万城目正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万城目正(,1905年1月31日-1968年4月25日),是日本昭和時期的作曲家。

經歴・人物

北海道十勝支廳中川郡幕別村(現幕別町)出生。

舊制初中畢業後進京,武藏野音樂大學學習。此後返回北海道一段時期,再次進京進入松竹電影公司

1938年發行的電影『愛染桂』(愛染かつら)的主題歌「旅之夜風」是他親自動手創作的許多電影音樂之一。

戰後擔任了電影『微風』(そよかぜ)的音樂創作。主題歌「蘋果的歌」(リンゴの唄)由並木路子唱紅。此後為高峰三枝子、美空雲雀、島倉千代子等人大量地作曲。1957年松竹大船攝影所附近的「萬城目正歌謠音樂院」建校。

リンゴの唄 ( 蘋果之歌 )更先由台灣改編為"南都之夜"(台語)、台灣小調 - 葛蘭 (電影"空中小姐"插曲 1959)、星星愛月亮 - 周聰 + 許艷秋 1961(粵語)、好難相識意中人 - 譚炳文(粵語)、 舊歡如夢 - 譚炳文(粵語)。

有許多流行歌和電影音樂的作品傳世。

據說一方面作為人氣作曲家度過很忙的每一天,全家一年兩次外出旅遊,平素愛好飲酒和棒球。

1968年4月25日去世。得年六十三歲。

墓地在宮城縣仙台市的龍雲寺。

主要的作品

  • 「旅之夜風」(旅の夜風/西條八十作詞; 1938年):電影『愛染桂』的主題歌
  • 「愛染夜曲」(西條八十作詞; 1939年)
  • 「純情二重奏」(西條八十作詞; 1939年)
  • 「純情的丘」(純情の丘/西條八十作詞; 1939年)
  • 「愛染草紙」(西條八十作詞; 1940年)
  • 「蘋果的歌」(リンゴの唄/佐藤八郎作詞; 1945年):戰爭結束之後的大熱門歌曲
  • 「悲哀的口哨」(悲しき口笛/藤浦洸作詞; 1949年)
  • 「東京的孩子」(東京キッド/藤浦洸作詞; 1950年)
  • 「熱情的倫巴」(情熱のルンバ/藤浦洸作詞; 1951年)
  • 「越過那個山嶺」(あの丘越えて/菊田一夫作詞; 1951年)
  • 「哀愁日記」(西條八十作詞; 1954年)
  • 「人世的花」(この世の花/西條八十作詞; 1955年):島倉千代子的初次亮相之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