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坝古墓群
万家坝古墓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村,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葬,年代约为公元前5世纪前后。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家坝古墓群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云南省楚雄市 |
分类 | 古墓葬 |
时代 | 周 |
编号 | 7-0660 |
登录 | 2013年3月5日 |
特点
1973年3月,当地民众在农田建设中发现遗址。197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尝试挖掘,同年10月至1976年1月正式挖掘。发现墓葬80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大墓和小墓两种形制。其中大墓一般长5米、宽2米、深5米以上,在墓壁上发现有盗墓挖掘痕迹[1]。部分墓有二层台、腰坑、边桩、垫土等复杂格局。墓穴均有木棺,按式样的不同可分为带盖独木棺、带盖复合木棺、船形无盖木棺三种类型[2]。小墓较小,一般长2-3米、宽1米、深2米,通常无葬具[3]。
随葬品主要出自万家坝大墓,共有1078件[4]。以青铜器为主,其中矛、戈、剑、钺等兵器数量最多,还有锄、凿等生活工具,鼓、编钟等乐器,镯牌饰等饰品。此外,考古队发现少量陶罐、木盘、玉镯、玛瑙珠、管状锡器等。其中发现23号墓出土的早期铜鼓,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690±90年,为现存发现世界上最早的铜鼓[5],因此以其为标准件,定为万家坝型铜鼓。此外在万家坝1号墓出土6件羊角编钟[6]。其出土器物兼具洱海地区与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特点,体现出当时文化交汇与势力此消彼长[7]。
1986年7月11日,楚雄市人民政府将万家坝古墓群遗址,定为楚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雄市文化局在城南万家坝办事处南侧建起“铜鼓魂”石碑[8]。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图库
相关
参考
- 黄恩德主编;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03: 281–285. ISBN 7-222-03033-6.
- 崔志勇编著.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01: 197–198. ISBN 978-7-5639-3319-8.
-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编.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5: 1268. ISBN 978-7-80211-611-5.
- 楚雄州乡镇企业局编. .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6.11: 55–56. ISBN 7-80525-965-8.
-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云南省水利水电厅编.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10: 358–359. ISBN 7-222-02064-0.
- 郭思九等主编;云南国际华人总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19. ISBN 7-222-02152-3.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洲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07: 368–369. ISBN 978-7-5614-4444-3.
- 黄恩德主编;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03: 293. ISBN 7-222-03033-6.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编. .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12: 567. ISBN 7-81108-045-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