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DF-5;北約代號:CSS-4 Mod 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一种两级液体燃料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飞行距离9070公里。改进型“东风-5甲”型洲际导弹,在基本型基础上,增加了射程和打击精度[1]。增强型“东风-5乙”,则在改进型“东风-5甲”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分导式弹头功能[6]。最新型“东风-5丙”型,则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以19倍超高音速再入大气层,并且可做机动变轨躲避反导防御系统,精度大幅提高[7]

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
2015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中压轴出场的东风5乙型
类型洲际弹道导弹
原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81年至今
使用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生产历史
研发者屠守锷(总设计师)
生产商首都航天机械公司(211廠)
基本规格
重量183公噸(180長噸;202短噸)
长度32.6米(106英尺11英寸)
直径3.35米(11英尺0英寸)
弹头
  • 东风-5甲型单弹头
  • 东风-5乙型4-6枚分导式弹头[1]
  • 东风-5丙型10枚分导式弹头[2]
爆炸当量4百万吨核弹头[3]

发动机两级液體燃料發動機
作战范围
  • 东风-5基本型12000公里[4]
  • 东风-5甲改进型13000公里[1]
  • 东风-5乙增强型15000公里[1]
制导系统慣性導引+內建電腦修正
精度50米[5]~800米(2,600英尺) CEP
发射平台發射井、野戰發射台

歷史

1960年代開始中共中央日趨發覺中蘇交惡的影響讓蘇聯的敵友狀態發生變化,必須加強自身戰略核威攝能力將美蘇同時視為潛在對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發開始提上日程。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受文革影响,研制工作受阻,方案论证数年未果。1969年,珍宝岛事件使研制需求更加迫切,各项研制任务加紧上马、缩减流程。[8]

1971年9月10日,东风五号首次试射,一二级按时分离,但二级发动机提前6秒关机,致使导弹未落在目标区域。次年第二次飞行试验中,一级发动机点火过程中发生电爆管短路,导弹自动紧急关机,发射中止,此后更换了发动机。1973年4月,第三次飞行试验,发射42秒后,控制系统突然断电,导弹因失稳自毁。[8]

1980年5月9日,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进行“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试验代号“580”。5月18日以“远程运载火箭”名义顺利发射至南太平洋预定海域的公海上,行程8000公里。[8]

1981年後服役。1983年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射程達1萬3千公里,並完成分導多彈頭能力,命名為东风-5A型。东风5号的民用版本后也用于发展中国大量使用的直径3.35米的各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而变成中国太空计划的基础。

东风-5的戰略意義在於是中國第一種能攻擊美國的核武[9],改變了国际戰略格局,并使当时的国内经济得以从备战备荒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伴随着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大批生产轻武器的小型军火国企被关停,较有实力的大中军火国企“军转民”或开展常规武器出口业务,并于1988年向沙特出口常规东风3导弹大量创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時的1984年10月第一個东风-5打擊旅成軍,第803旅位於湖南省的深山。最初计划以发射井(silo)部署,并少量构筑了发射井。后因近200吨的弹体过大且为热发射,抗核加固的发射井造价将会超过导弹本身造价,且经济上不允许形成类似苏美的数百座规模,最终仅少量采用了同为使用液体燃料的150吨级美国Titan II(热发射)和200吨级苏联SS 9/18(冷发射)的发射井部署方式,承担第一次核打击任务;大部分以隧道贮藏,在核战时推出隧道,于土地发射场起竖及加注燃料后发射,反应速度较慢,发射准备时间1-3小时,作为对美苏的第二次核打击威胁。至使用固体燃料,反应时间短的DF 31成军、DF 41完成,弥补了发射井式及土地发射场发射式DF 5B之间的空缺。在开放之前亦有美方将圆形的福建土楼误认为东风5号发射井事件,开放后经与中方协商,在中方伴同下,中情局派员经实地考察确认不是发射井,考察过程军方全程跟拍录像。1995年中国媒体报道用于中国战略导弹的地底长城计划,最后在10年之后完成了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间的太行山隧道網,大量东风-5能在其中儲存或機動,並從預置的洞口推出後發射或直連隧道的許多發射井發射,地底长城计划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液態燃料飛彈生存率低的問題,因為液態飛彈發射前有漫長準備工作和燃料加注的冒煙,若是露天狀況下進行極易被他國衛星發現後先制攻擊[10]。然而,若導彈的移動和發射準備都在巨大的山中洞穴進行,則不易被發現攻擊意圖。

东风-5乙型後段燃料倉

2000年左右,第二炮兵已知的三个旅(801旅、803旅、814旅)已经全換裝改进型的东风-5甲。

2015年8月11日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中国在8月5日试射一枚“东风-5甲”型洲际弹道导弹,同日还试射了一枚最新型的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11]

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东风-5乙”型洲际导弹亮相[12],解说员的播报中提到此型号具有“分导式弹头”功能[13]

2015年9月29日,国内军事媒体报道:二炮部队成功夜间试射一枚“东风-5乙”型洲际弹道导弹[14]

2017年1月,中国进行了一次洲际导弹试射,测试了新的东风-5丙型导弹[15],这枚导弹携带了10个分导式弹头[16]

改進

在新一代导弹全面部署之前,“东风-5”仍然要支撑起核威慑的重任,因此对“东风-5”导弹的改进工作一直持续进行。为了面向新的要求,“东风-5甲”(DF-5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应运而生。相对于“东风-5”原型,“东风-5甲”主要改进的是发动机性能和打击精度,弹头也有所改进。“东风-5甲”的射程应明显大于12000千米,根据载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千米之间,真正实现了全球覆盖的能力。在“东风-5甲”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东风-5”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脚步。

分导式多弹头可以显著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在导弹防御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坚固的盾牌需要越来越锐利的长矛予以制衡。由于“东风-5甲”是较为成熟、内部空间最大的洲际导弹,因而选择其为平台发展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型号应当是明智之举。在“东风-5甲”基础上又研制出了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乙”(DF-5B)。“东风-5乙”的弹体基本与“东风-5甲”相同,国外根据“东风-5”的载荷推算大约能够携带4~6枚分导式弹头,也有个别媒体推测能够携带9枚弹头。2006年,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东风-5乙”导弹试射成功,并已于近年投入现役[17]

2017年1月31日 ,美国《自由灯塔报》记者比尔·格茨的文章称,两名熟悉情况的五角大楼官员分别证实,本月早些时候中国进行了一次东风-5丙型导弹试验,试验中导弹携带了10个分导式再入飞行器,即MIRV(分导式弹头),美国情报部门对此次试验密切关注[18];根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的报道:“美方认为,东风5丙可以搭载10个高超音速机动弹头,弹头再入后的最大突防速度为19马赫,可以多次进行变轨和大过载的拐弯机动,再入后的弹道根本无法预测,是目前的反导技术根本无法拦截的。”[19]

根据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分析专家推测,东风-5丙导弹具备运载单个当量达数百万吨级核弹头,最远射程可达14000公里,在携带10个当量在15-30万吨TNT的小型化核弹头时,射程也可达9000公里,并可供单个弹头在200公里的半径内自由选择目标,分导多弹头CEP(圆概率误差)仅50米[20]

参考文献

  1.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2. .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1).
  3.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 The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Chinese Nuclear Forces and U.S. Nuclear War Plann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 202
  4.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5. .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6.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7. .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8. 中国航天报.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集团公司网站60年丰碑专题. [2021-02-02].
  9. .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4).
  10. .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
  11. .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3).
  12.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13.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14. .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15. .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16. .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1).
  17. . [2015-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18. .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1).
  19. .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20. .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