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致公黨

中華民族致公黨,簡稱致公黨,前称中國台灣致公黨,是中華民國的一个政黨,政黨編號98號。支持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大陸各黨派有較多交流。2018年11月,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一次參與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中華民族致公黨
英語名称For Public Good Party
主席陳柏光
成立(2000-12-18)2000年12月18日(20年64天)
总部 中華民國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21號6樓之1
党员不詳
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主义
政治立场中間偏右
立法院席次
0 / 113
直轄市長人數
0 / 6
縣、市長人數
0 / 16
地方議會席次
1 / 912
鄉鎮市區長人數
1 / 204
鄉鎮市區民代表選舉結果
2 / 2,149
村里長
1 / 7,754
官方网站
fpgparty.org
中華民國政治
政党 · 选举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国致公党同樣起源自洪門致公堂

歷史

中華民族致公黨的前身為洪門致公堂。2000年,洪門華台山山主王瑞陞在台灣成立中國台灣致公黨,任首任黨主席。2015年,陳柏光接任中國台灣致公黨黨主席。2017年12月16日,中國台灣致公黨改名中華民族致公黨。

時間軸事件
2000年12月開始籌備成立「致公黨」
2002年4月21日「中國台灣致公黨」奉內政部核定成立,政黨編號98號,由王瑞陞擔任第一任黨主席。
2015年12月13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十五週年黨慶暨新任黨務幹部就職典禮,陳柏光接任黨主席
2016年5/27-6/2日第一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6年9月24-30日第二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6年12月2-7日第三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6年12月18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致公黨建黨十六週年黨慶活動
2017年2月19日於台中葳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丁酉年新春晚會(2000餘黨員代表出席)
2017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2週年,王蜀虹副主席率百餘黨員代表於國父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
2017年3月29日陳柏光主席率百餘黨員前往國民革命忠烈祠祭拜革命先烈
2017年4月1-17日主席陳柏光率團赴舊金山,拜訪五洲致公總堂、國父紀念館、華盛頓安良工商會、中華會館、雙橡園、休士頓洪門致公黨、哈佛大學、紐約五洲至孝篤親總公所、美國華人社團聯合總會。
2017年4月7-13日第四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7年5月1日共同參與各個勞工團體組成“2017五一行動聯盟”勞動節遊行,向政府與資方團體表達“反對勞基法改惡” 、“反對年金改惡”的訴求
2017年6月9-11日於貴州舉辦第三屆貴州省青年創新創業投資博覽會開幕式暨海峽兩岸(貴州)青年創新創業高峰論壇
2017年6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成立
2017年9月3日主席陳柏光率黨員百餘人於台北圓山忠烈祠祭拜革命先烈
2017年10月24-30日台桂兩地青年創業交流團訪問廣西桂林
2017年11月7-13日第五期青年幹部研習營—福建
2017年11月26日致公黨黨員代表大會於圓山飯店舉行
2017年11月25-26日海峽兩岸(福建)人才交流合作年會(台北 台中各一場)
2017年12月2-3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黨務幹部研習營
2017年12月16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十七週年黨慶並正式更名為「中華民族致公黨」
2017年12月21-25日第六期青年幹部研習營—遼寧
2018年1月19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1「勞基法修法大失望 台灣人才大出走?」民調記者會
2018年1月27-28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一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主席陳柏光親自主持始業式、結業式,並與來自全台參加的年輕學員暢談致公黨的願景與發展
2018年2月12日2月6日花蓮深夜發生6.4級的強震,釀成重大災害。副主席王蜀虹與副秘書長蘇梅率致公黨幹部前往災區,與本黨花蓮駐地的新住民委員會副主委沈小玲,探望受災戶並送上愛心。
2018年2月13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國政建言」調查系列 2 「台灣政經生活歲末年終大調查,總檢討與展望未來」民調記者會
2018年3月3日台商黨部主委陳玉山於江蘇崑山舉辦台商黨部新春團拜活動
2018年3月9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國政建言」調查系列3「開年最新政經議題: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整體施政滿意度、民眾對於農曆年後內閣改組幅度的滿意度、蔣中正陵寢爭議、物價上漲、中共惠台政策」民調記者會
2018年3月12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3週年,主席陳柏光率領幹部及黨員前往台北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致敬
2018年3月29日忠烈祠春祭活動,由倪國緯秘書長帶領黨內幹部一行參加
2018年3/31-4/1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二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
2018年3/26-4/2日第七期青年幹部研習營—湖南
2018年4月28-29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三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
2018年5月11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4「蔡英文總統就任兩週年總統領導力大調查」民調記者會
2018年5月12日副主席王蜀虹等人出席菲律賓中國和統會舉辦的【中國和平統一亞洲論壇】
2018年5月17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台南分會成立
2018年5月19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台中分會成立
2018年5月31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5「能源政策與兩岸議題」民調記者會
2018年6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桃園分會成立
2018年6月28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6「年金改革、兩岸農業合作相關政策、死刑存廢」民調記者會
2018年6月30日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五屆第一次黨代會在圓山飯店舉行,陳柏光連任第五屆黨主席
2018年6月30日為協助台灣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主席陳柏光協調大陸企業主和台灣各界人士購買百噸農產品,並將部份所購之農產品捐贈給台灣相關社福團體
2018年7月2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金門分會成立
2018年7月19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7「台北市長施政評價與整體選情評估」民調記者會
2018年8月6日舉辦致公青年改變市政研習營
2018年8月16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8「族群融合、教育政策與鐵路建設議題」民調記者會
2018年8月23日中華民族致公黨金門黨部成立大會
2018年8/28-9/3日第八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8年8月30日中華民族致公黨首次參選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提名之議員參選人、鎮民代表參選人及里長參選人正式登記參選
2018年9月1日主席陳柏光參加美國舊金山五洲洪門致公總堂170周年慶典
2018年9月3日忠烈祠秋祭活動,由倪國緯秘書長帶領黨內幹部一行參加
2018年10月11日本黨提名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候選人王鴻芸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2018年11月6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9「臺灣民眾對年底大選與政府處理普悠瑪翻車事件看法」民調記者會
2018年11月14-20日第九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廈門
2018年11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一次參與台灣地方選舉,共有22名黨員當選民意代表
2018年12月20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10「九二共識與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走向」民調記者會
2018年12月24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中華民族致公黨建黨十八週年黨慶活動
2019年2月26日於台北世貿三館舉辦新春團拜,3000餘黨員代表出席
2019年3月2日台商黨部主委陳玉山於江蘇崑山舉辦台商黨部新春團拜活動
2019年3月12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4週年,主席陳柏光率領幹部及黨員前往台北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致敬
2019年3/28-4/3日第十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9年3月29日忠烈祠春祭活動,主席陳柏光率黨員百餘人參加
2019年3月12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4週年,主席陳柏光率領幹部及黨員前往台北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致敬
2019年3/28-4/3日第十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2019年3月29日忠烈祠春祭活動,主席陳柏光率黨員百餘人參加

黨組織

2000年我國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政治風氣大為開放,成立政黨甚至比社團法人還容易,政黨紛紛創設,展現我國多元政治文化特性。曾經參與反清復明與國民革命的洪門組織,也在此民主轉型過程中成立政黨,卻因派別不同曾經有9個致公黨,物換星移迄今仍剩下4個致公黨,包括:中國台灣致公黨(後改名為中華民族致公黨)、中國洪門致公黨、忠義致公黨、中華博愛志工黨等。

2002年王瑞陞創立中國台灣致公黨,並於2015年延請陳柏光擔任主席。陳柏光接任後為避免統獨爭議而能致力為公,曾經舉辦多次研討會與國政建言之民調發布系列,並延請諸多藍綠學者專家(包括: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楊泰順教授、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系施政峰、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莊伯仲、國立海洋大學海法所教授謝立功、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趙建民...等人)提供政策建言。最終,在各界建議下於2017年11月26日召開黨員代表大會,修訂黨名與黨綱等,並延請議事學專家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黃靖麟,協助更名等各項法制作業,並擔任議事人員。當日,會中對政黨改名仍有許多不同意見,且陳柏光因交通阻塞晚到,未免流會,曾先請黃教授代理主持會議,嗣後通過中華民族致公黨改名一案。

現中華民族致公黨設黨主席一人,由全體黨員以無記名投票單記法選舉出來。任期為每四年一次。中央最高執行機關為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產生中央常務委員會,由黨主席兼任中常會主席,現任主席為陳柏光[1]

参考文献

  1. .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