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選民理論

中間選民理論(又稱為中間選民定理中間選民模型)是一個理論,用來分析選民投票的行為。該理論模型的假設如下:在多數決的選舉中,所有選民的選擇偏好都可以在座標平面上找到對應的一點,這樣的政策偏好圖(也就是民意分布圖)呈現在座標平面上時大部分會是一個常態分配的鐘形曲線;且所有的選民都只會將他手中的選票投給所提政見與自己的政策偏好最接近的候選人(即單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並沒有雙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的情形[1];在一個選舉只有兩個候選人競爭的情況下,候選人要得勝出的方法,就是要得票數極大化;為了獲得更多的票數,候選人所提出的政見必須更往此圖的中間靠攏。如果雙方候選人為了勝選,皆採用將政見向中間靠攏的策略,在激烈的競爭下,會使得雙方所提出的政見最後都座落於選民政策偏好圖的中點之上,雙方所提的政見並不會有任何的差異,而使得雙方所獲得的票數都會一樣多(各獲得半數選民的票數);倘若候選人所提的政見有任何的偏離,而另外一方未偏離中點時,會導致自己可獲得的票數比對方少而落選。

如果候選人 A 及候選人 B 都想當選,他們所提的政策勢必會往中位數點M所在移動;圖中紅色及藍色的區域分別代表候選人 A 及候選人 B 可以得到的基本選票,白色區域以中間分開,會分別投給A,B,候選人A將取得含中間選民(M點)的票數而獲勝。

此理論首先由 Duncan Black 於1948年在名為 "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的論文中提出,稍後則因為Anthony Downs1957年出版的專書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而為人所熟知。

應用

註釋

  1. 所謂單、雙峰偏好者不同的地方是對於政策的偏好順序的不同:倘若雙方候選人的政見皆與自己不符時,單峰偏好者會選擇較接近自己一端的政見,而雙峰偏好者則會選擇另一較極端處的政見,其選擇不往中間方向移動。舉例來說,現有三個預算案政見,分別主張1000萬、2000萬、3000萬,有一選民認為300萬是最適合的數字,若該選民為單峰偏好者,則他會選擇1000萬,若該選民為雙峰偏好者,則當他認為1000萬太多時,可能會直接選擇極端的3000萬。

參考

  • Black, Duncan.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 56: 23–34.
  • Downs, Anthony. . Harper Collins. 1957.
  • Congleton, Roger (2002). The Median Voter Mod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In * C. K. Rowley (Ed.); F. Schneider (Ed.). . Kluwer Academic Press. 2003. ISBN 978-0-7923-8607-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