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棒球總會

亞洲棒球總會英語:,簡稱:BFA),成立於1954年5月7日,創始會員為 中華臺北 日本  菲律賓,目前已有24個會員和1個非會員觀察員國( 越南[1],會址設於中華民國台北市

亞洲棒球總會
原名Baseball Federation of Asia
簡稱BFA
成立時間1954年5月7日
類型體育運動
目標體育管理組織
總部 中華民國台北市
服務地區
亞洲
會員
24個會員國
會長
彭誠浩
上級組織
國際棒球總會
網站BFA Baseball Federation of Asia

亞洲棒球總會在亞洲辦理的比賽有亞洲少棒錦標賽亞洲青少棒錦標賽亞洲青棒錦標賽亞洲盃棒球賽亞洲棒球錦標賽等亞洲棒球賽事。

歷史

亞洲棒球聯合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54年。當時中華台北日本韓國菲律賓舉辦了一個委員會,旨在建立「亞洲棒球聯合會」,並於同年5月7日見證了亞洲棒球聯合會的開始。

菲律賓籍的查爾斯·奇克·帕森斯(Charles Chick Parsons)獲選為亞洲棒球聯合會的第一任主席。

亞洲棒球聯合會的活動在1975年第11屆亞洲棒球錦標賽之後已經暫停了八年。

1980年,在東京舉行世界棒球錦標賽,亞洲棒球聯合會的高階主管已經對恢復該聯合會的活動進行討論。

1982年,中國棒球協會加入亞洲棒球聯合會。同時亞洲棒球聯合會選定韓國為1983年第12屆亞洲棒球錦標賽的主辦國。

1985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第13屆亞洲棒球錦標賽,中國棒球隊首次參賽。1993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第17屆亞洲棒球錦標賽,朝鮮棒球隊首次參賽。

2005年,緬甸加入亞洲棒球聯合會,亞洲棒球聯合會達到20個成員國。2009年,柬埔寨和伊拉克被接納為新成員。[2]

2016年9月,亞洲棒球總會在會議中決定於隔年(2017年)創辦第一屆「亞洲盃女子棒球賽」,首屆賽事於香港舉行。這項賽事的名字,是呼應亞洲盃棒球賽世界盃女子棒球賽等賽事而命名。

會員國名單

◆東亞地區(fst Asia)

◆東南亞地區(South-East Asia)

  • 菲律賓
  • 泰國
  • 印尼
  • 马来西亚
  • 文莱
  • 柬埔寨
  • 緬甸
  • 新加坡
  • 老挝

◆南亞地區(South Asia)

◆中亞地區(Central Asia)

  • 阿富汗

◆西亞地區(South-West Asia)

  • 伊朗
  • 伊拉克

1 中華民國(台灣)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壓力,被迫使用 中華臺北的名稱參加國際運動賽事,而國際組織,如國際棒球總會國際大學運動總會也因政治因素稱呼中華民國為中華台北(詳見中華台北),至今兩岸對於主權仍有爭議,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

已退出會員名單

國家/地區加入時間退出時間退出原因
澳大利亚1969年11月14日(觀察員)
1971年(正式會員國)
1994年4月8日參與成立大洋洲棒球聯盟
關島1981年12月18日1994年4月8日參與大洋洲棒球聯盟

排名

2020年3月18日的男子排名[3]
BFA
排名
WBSC
排名
隊伍積分
11 日本6167
23 4648
34 中華臺北4385
422 中國695
527 巴基斯坦323
630 香港279
732 菲律賓231
837 斯里蘭卡156
943 印尼131
1053 泰國80
1162 伊朗51
1266 印度39
1375 尼泊爾21
1479 14
1581 新加坡11
1684 伊拉克5
17NR 阿富汗NR
文莱NR
柬埔寨NR
NR
老挝NR
马来西亚NR
蒙古NR
緬甸NR
NR

主辦賽事

當前頭銜

Competitions Champion Title Runner-up
Asian Baseball Championship 日本 18th 中華臺北
Asian Baseball Cup East Division 菲律賓 4th 印尼
West Division 巴基斯坦 4th 伊朗
Asian City Baseball Tournament Saitama 1st Taichung
Asian 18U Baseball Championship 5th 中華臺北
Asian 15U Baseball Championship 日本 2nd 中華臺北
Asian 12U Baseball Championship 中華臺北 7th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2. . Baseball Federation of Asia. [28 January 2016].
  3. . www.wbsc.org. 18 March 2020 [17 Ma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