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年2月27日-1882年3月24日),美國詩人翻譯家爐邊詩人之一。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肖像,由茱莉亞·瑪格麗特·卡梅隆拍攝於1868年
出生(1807-02-27)1807年2月27日
 美國波特蘭 (緬因州)
逝世1882年3月24日(1882歲-03歲-24)(75歲)
 美國劍橋
職業詩人
教授
文學運動浪漫主義

簽名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手稿

生平

其父親是個律師,母親尤愛誦讀詩歌。他們養育了四男四女,亨利排行第二,其性格秉承父母的氣質。

在家庭氣氛薰陶下,亨利自小喜愛詩歌和語言,後來入緬因州鮑登學院攻讀語言和文學(納撒尼爾·霍桑是其同班同學),並兩度赴歐學習法、義、德、丹麥、瑞典和荷蘭等語言,二十八歲即任哈佛大學現代語言教授。

世界上第一首譯為中文的英語詩是朗費羅的《人生頌》。時任大清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全權大臣董恂曾將《人生頌》書於扇面,並轉交給遠在波士頓的朗費羅,此扇現存於朗費羅故居

代表作

  • 《夜吟》
  • 《奴役篇》
  • 《伊凡吉林》
  • 《海華沙之歌》
  • 《基督》
  • 《路畔旅舍故事》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

出處

其餘相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