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联盟 (马来西亚)

人民联盟,简称民联馬來語,缩写),是马来西亚一个已解體的政党联盟,曾被支持者视为唯一一个能够与国民阵线抗衡的政治力量。国民阵线是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就在马来西亚执政的政府联盟。2013年5月,民联在国会下议院222席中贏得89席,並在馬來西亞十三州中的吉兰丹槟城雪兰莪州执政,其中吉兰丹由伊斯蘭黨執政。

人民聯盟
Pakatan Rakyat
People's Pact
ڤاكتن رعية
பக்காத்தான் ராக்யாட்
簡稱PR、民联
顧問安华
林吉祥
哈迪阿旺
成立2008年4月1日 (2008-04-01)
注册(未正式注册)
解散2015年6月17日 (2015-06-17)[1](7年77天)
前身替代阵线
继承者 希望联盟
和谐阵线
总部八打灵再也人民公正党
吉隆坡民主行动党伊斯兰党
党报公正之声
火箭报
哈拉卡
党员 人民公正党
民主行动党
伊斯兰党
意识形态社會民主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進步主義
政治立场中间偏左
口号人民联盟
Berpadu, Berubah, Berkat
选举标志
马来西亚政治
政党 · 选举

由於伊斯蘭刑法爭議,成員三黨之一的伊斯蘭黨於2015年6月15日決定與民主行動黨斷交。6月16日,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宣佈民聯不復存在。[2]17日,公正党承认民联瓦解,并推动个别与行动党及伊党结盟合作的“双联盟”模式[1]

成立

人民联盟的原型出自于替代阵线(Barisan Alternatif)。在1998年,马来西亚爆发“安华事件”。当时的副首相安华被時任首相馬哈迪革职。安华被革职后成立公正党,接着公正党与民主行动党,伊斯兰党组成替代阵线与国民阵线抗衡。在1999年大选,替代阵线无法到达打破国民阵线2/3议席绝对优势的目标,而行动党也取得有史以来最差的选举成绩。接着由于在伊斯兰教為国教及的课题与伊斯兰党不和,行动党退出替代阵线。替代阵线宣布瓦解。

在2008年大选,各反对党达成协议,在各选区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国民阵线竞选。结果意外打破打破国阵过去在国会长期拥有超过三分之二议席的垄断局面。之后,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泛马回教党在2008年4月1日正式宣布组成联合阵线,定名为“人民联盟”。当时人民联盟共取得五个州属(吉打、槟城、霹雳、吉兰丹及雪兰莪)的执政权,三党在国会共有82位议员,足以和国阵分庭抗礼。人民联盟的成立让两线制在马来西亚看见雏形。

在2013年大选,民联成功保住雪兰莪、槟城以及吉兰丹政权,但却失去了吉打州政权;霹雳州普選票勝出,但只差两席才可過半執政,即民联28席,国阵31席。而全国的国会议席得到89席(总数222),比上一届多了7席,为目前民联獲最多席次的一次。

命名

起初,人民联盟只有巫文名称(),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称,不旷几日,三党在记者会上公布正式的中英文命名,“人民联盟”一名才尘埃落定。三党弃之前所采用的非正式称号“人民阵线(人阵)”不用,取“人民联盟”,别有其一番用意。人民联盟要彰显它与国阵的区别,所以弃用类似“阵线”一词的人阵。人民联盟号称三党平起平坐,有别于国阵的一党独大模式。

政策

民联的政策基本框架:

  • 透明民主
  1. 宪政国家与法治
  2. 权力分立
  3. 自由、干净、公平的选举制度
  • 推动高绩效、可持续和公平的经济
  1. 高技术经济
  2. 美国的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和授权
  3. 基于需求的肯定政策
  4. 劳动
  5. 社会保障网络
  6. 住房
  7.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8. 环境
  • 社会公正与人的发展
  1. 团结与社会正义
  2. 宗教
  3. 教育类
  4. 妇女和家庭机构
  5. 青年
  6. 安全
  7. 健康
  8. 文化
  • 联邦与州的关系和外交政策
  1. 联邦系统
  2. 沙巴和砂拉越州
  3. 外交政策

民联进一步政策通过“橙皮书”的推出,勾勒出政策与民。

领导人

选举领袖

号码.姓名就职离职
1旺阿兹莎2008年4月1日2008年8月28日
2安华2008年8月28日2015年6月16日

反对党领袖

号码.姓名就职离职
1旺阿兹莎2008年3月8日2008年8月28日
2安华2008年8月28日2015年3月18日
3旺阿兹莎2015年3月18日2015年7月16日

成员党

选举代表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