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皂苷

人蔘皂苷(Ginsenoside)又稱人蔘皂甙,「皂甙」一詞由英文Saponin 意譯而來,源於拉丁語的 Sapo(肥皂)。人蔘皂苷是一種固醇化合物三萜皂苷。其只在人蔘属植物中可發現到。人蔘皂苷被視為是人蔘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為研究的目標。因為人蔘皂苷影響了多重的代謝通路,所以其效能也是複雜的,而且各種人蔘皂苷的效能是難以分離出來的。

人蔘皂苷 Rg1
IUPAC名
6,20-Bis(β-D-glucopyranosyl)-(3β,6α,12β,20S)-3,6,12,20-tetrahydroxydammar-24-ene
别名 Ginsenoside A2
Panaxoside A
Sanchinoside C1
识别
CAS号 22427-39-0 ?
ChemSpider 390498
InChI
EC编号 244-989-9
性质
化学式 C42H72O14
摩尔质量 801.01 g·mol¹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各國使用

美國到世界各地,一般大眾對草藥的熱衷及另類醫療的成長,使得有非常多針對人蔘皂苷的研究。在美國,人蔘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而佔有草藥市場的15%至20%,所以人蔘是美國消費者最常用的中草藥之一。 [1]

在美國,人蔘製劑被列為飲食補充劑;但在歐洲,尤其是德國人則把人蔘當作藥品。在幾個歐洲國家,人蔘及其他草藥被醫生當作處方籤藥物,植物醫藥原理也再次在醫學院中被講授。在設定醫療性草藥安全及療效的E委員會專刊中,德國政府認可人蔘可作為疲勞和乏力時的補品。

化學特性

人蔘皂苷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都含有由17個碳原子排列成四個環的gonane類固醇核。他們依醣苷基架構的不同而被分為兩組:達瑪烷型和齊墩果烷型。[2]

達瑪烷類型包括兩類:人蔘二醇類和人蔘三醇類。人蔘二醇類包含了最多的人蔘皂苷,如人蔘皂苷Rb1、Rb2、Rb3、Rc、Rd、Rg3、Rh2及醣苷基PD,二醇類皂苷Rh2、CK及Rg3與癌細胞的增生和轉移的抑制有關,已在臨床上應用。人蔘三醇類包含了人蔘皂苷Re、Rg1、Rg2、Rh1及醣苷基PT,其中Re及Rg1可促進DNARNA的合成,包括癌細胞的遺傳物質[3]。人蔘皂苷亦被用於癌症、免疫反應、壓力、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的研究,探討人蔘皂苷對不同機制的促進或抑制作用。

高丽参含有34种人参皂苷成分,远高于花旗参(13种)和三七参(15种)。[4][5][6] 另外人参皂甙Ra、Rf、Rg3、Rh2高丽参独有成分。[7]

Rb1族

  • Rb1:花旗蔘的含量最多,具影響動物睪丸的潛力,亦會影響小鼠的胚胎發育[8]抑制血管生成。
  • Rb2:DNA, RNA 的合成促進作用、腦中樞調節
  • Rc:人蔘皂苷-Rc是一種人蔘中的固醇類分子。在一項乳癌與不同人蔘皂苷作用的研究中發現,人蔘皂苷-RC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功能[9]。在另一項以線蟲為動物模式的實驗中,將線蟲培養於膽固醇缺乏和添加人蔘皂苷-Rc的培養基中,原本的假設為線蟲的生命期會減短,但實驗結果發現線蟲的生命期拉長[10]。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人蔘皂-Rc可增加精蟲的活動力[11]
  • Rd:

Rg1族

  • Re:腦中樞調節、DNA, RNA 的合成促進作用、加強血管新生作用、抗高血脂
  • Rf:
  • Rg1:常見於高麗蔘。在小鼠實驗中發現,Rg1可增進小鼠的空間學習和海馬突觸素的濃度,亦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
  • Rg2:亦常見於高麗蔘,在有血管型失智症的小鼠上實驗發現,Rg2可經由抗凋亡的機制,保護記憶損傷[12][13]Rg2作用在肝臟,可降低GOT、GPT,降低肝臟負擔、恢復肝臟機能。

注释

  1. Gillis CN; 等. . Biochem Pharmacol. 1997, 54 (1): 1–8. PMID 9296344.
  2. Tansakul P; 等. . FEBS Lett. 2006, 580 (22): 5143–5149. PMID 16962103.
  3. 認識人蔘皂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華民國身心靈健康關懷協會
  4. 崔光泰 “高丽参的功效、药理和生理活性成分”,《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5年5月15日 Vol.5 No.3
  5. 黄月纯 席萍,“高丽参注射液中人参总皂甙含量测定”《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第07期
  6. 高丽参花旗参之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国网
  7. 2008 北京高丽人参研讨会,新华网
  8. .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9. Joon-Hee, L. E. E.; Sun-Hye, CHOI; Oh-Seung, KWON; Tae-Joon, SHIN; Jun-Ho, L. E. E.; Byung-Hwan, L. E. E.; In-Soo, YOON; Kyung, PYO Mi; RHIM, Hyewhon; Yoong-Ho, L. I. M.; Yhong-Hee, SHIM; Ji-yun, A. H. N.; Hyoung-Choon, K. I. M.; Joseph, CHITWOOD David; Sang-Mok, L. E. E.; Seung-Yeol, N. A. H. .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7-11-01, 30 (11): 2126–2134 [2018-12-17]. doi:10.1248/bpb.30.2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CiNii.
  10. . archive.is. 2012-05-30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11. .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12. .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