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乳突病毒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該類病毒感染人體的表皮黏膜組織,目前約有170种類型的被判別出來,有些时候入侵人體後會引起甚至癌症,但大多数时候則沒有任何临床症狀。

人類乳突病毒
()
電子顯微鏡下的 HPV
病毒分類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單鏈DNA病毒域 Monodnaviria
界: 稱徳病毒界 Shotokuvirae
门: 科薩特病毒門 Cossaviricota
纲: 乳多空病毒綱 Papovaviricetes
目: 楚爾豪森病毒目 Zurhausenvirales
科: 乳头瘤病毒科 Papillomaviridae
二名法
human papilloma viruses
  • Alphapapillomavirus
  • Betapapillomavirus
  • Gammapapillomavirus
  • Mupapillomavirus
  • Nupapillomavirus

大概有30到40類型的會透過性行為傳染到生殖器及周邊皮膚,而其中又有些會引起性器疣(俗稱菜花)。若反覆感染某些高危險性,且又沒有疣等症狀的類型,可能發展成為癌前病變,甚至是侵襲性癌症。經研究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所造成[1]。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統計指出子宮頸癌HPV病毒主要為16/18型,感染比例合計近 7成。[2]

此外,HPV病毒傳染率與性行為人數正相關。美國2014年研究指出,全體女性平均超過 “8成” 曾感染HPV病毒,單一性伴侶也近6成感染HPV病毒。[3]九成婦女感染該病毒後會自動痊癒,僅少部分人會因持續感染,長期刺激細胞進而引發其他致癌因子,導致子宮頸癌。

在近年,台灣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肺腺癌的原因之一。其團隊研究發現,HPV16型病毒所釋放的致癌蛋白E6會使人體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抑癌基因P53”失去功能。透過RNA干扰技術,移除E6病毒蛋白後,抑癌基因P53又能重新啟動,發揮其抑制癌細胞的功能。[4][5]

人乳頭瘤病毒16型的基因組結構,已知會導致子宮頸癌的亞型之一。(E1-E7早期基因,L1-L2:晚期基因病毒殼體)。

病毒分類

按感染部位分類

上皮型
1,5,8,14,20,21,25,47型
黏膜型
6,11,16,18,31,33,35,39,41,45,51,52,56,58,59,68,70型
乳頭狀瘤

按發癌性分類

低危險群
6,11,41,42,43,44,70型
高危險群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

依照危險度來分,像是HPV-6、HPV-11、HPV-41、HPV-42、HPV-43、HPV-44,這些為低危險型HPV;至於HPV-16、HPV-18、HPV-31、HPV-33等高危險型HPV,易造成子宮頸癌。雖然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但不是所有的HPV都會發展成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和子宮頸癌。根據研究顯示,有60%以上的人在六個月後能夠靠著自身的免疫將HPV排除,而有30%以上的人會進展到高度的上皮病變,只有不到10%的人才會變成子宮頸癌。

疫苗

嘉喜(Gardasil 9 MSD) 嘉喜(Gardasil MSD) 保蓓(Cervirax GSK)
預防的HPV類型 6, 11, 16, 18, 31, 33, 45, 52, 58 6, 11, 16, 18 16, 18
預防疾病 癌症、濕疣 癌症、濕疣 癌症
佐劑 鋁硫酸鹽 鋁硫酸鹽 氧化砷

WHO 2019年6月最新研究顯示13-19歲女性接種公費疫苗5-8年,HPV感染率下降83%。[6]

國際醫學期刊Lancet 2016年研究模型預測,當全體HPV疫苗覆蓋率達到8成,將可消滅16/18型子宮頸癌。[7]

蘇格蘭公費HPV疫苗政策2008年起12歲女性施打HPV疫苗,其HPV追蹤檢測報告現為全世界最佳,數據顯示,施打HPV疫苗後癌前病變檢測相差6倍,從7.2% ->1.2% 。[8]

調控基因

中指上的兩個病毒疣,用酸的混合物(如水楊酸)治療以消除他們,有白色沉澱物形成在擦藥的地方,動畫。

人類乳突病毒HPV包括了六個早期調控基因,分別為E1、E2、E4、E5、E6、E7和兩個L1、L2晚期基因。早期基因被用來做病毒基因的複製,而晚期基因是用來製造結構蛋白。其中E6和E7兩個早期基因被認為和導致子宮頸癌最有關係,他們抑制了p53以及Rb兩個腫瘤抑制基因。大部分HPV可以在體內自動清除,但體內不能清除時,可能造成子宮頸癌。

参考文献

  1. Walboomers JM, Jacobs MV, Manos MM; 等. . J. Pathol. 1999, 189 (1): 12–9. PMID 10451482. doi:10.1002/(SICI)1096-9896(199909)189:1<12::AID-PATH431>3.0.CO;2-F (英语).
  2. Bosch, F. Xavier; de Sanjosé, Silvia. . JNCI Monographs. 2003-06-01, 2003 (31): 3–13 [2020-01-03]. ISSN 1052-6773. doi:10.1093/oxfordjournals.jncimonographs.a0034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英语).
  3. Chesson, Harrell W.; Dunne, Eileen F.; Hariri, Susan; Markowitz, Lauri E. .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14-11, 41 (11): 660–664 [2020-01-03]. ISSN 0148-5717. PMC 6745688. PMID 25299412. doi:10.1097/OLQ.0000000000000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英语).
  4. . 自由時報. 2006年3月8日 [2006-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25日).
  5. . 蘋果日報. 2006年3月8日 [2006-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6. Drolet, Mélanie; Bénard, Élodie; Pérez, Norma; Brisson, Marc; Ali, Hammad; Boily, Marie-Claude; Baldo, Vincenzo; Brassard, Paul; Brotherton, Julia M L. . The Lancet. 2019-08, 394 (10197): 497–509 [2020-01-03]. doi:10.1016/S0140-6736(19)3029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英语).
  7. Brisson, Marc; Bénard, Élodie; Drolet, Mélanie; Bogaards, Johannes A; Baussano, Iacopo; Vänskä, Simopekka; Jit, Mark; Boily, Marie-Claude; Smith, Megan A. .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6-11, 1 (1): e8–e17 [2020-01-03]. PMC 6727207. PMID 29253379. doi:10.1016/S2468-2667(16)300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英语).
  8. Pollock, K G J; Kavanagh, K; Potts, A; Love, J; Cuschieri, K; Cubie, H; Robertson, C; Cruickshank, M; Palmer, T J. .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4-10, 111 (9): 1824–1830 [2020-01-03]. ISSN 0007-0920. PMC 4453734. PMID 25180766. doi:10.1038/bjc.2014.4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