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亭

何松亭(1901年6月2日-1986年2月25日)辽宁昌图人,辽宁大学首任校长。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的倡议者。[1]

何松亭
性别
出生(1901-06-02)1901年6月2日
逝世1986年2月25日(1986歲-02歲-25)(84歲)
配偶佟挽新

生平

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何家洼子村一个贫农家庭。11岁才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到西安县(今辽源市)裕盛祥银号当学徒。1921年到东三省银行当练习生。在基督教青年会商业夜校读书。1925年进入边业银行奉天分行工作。1926年3月由郭尊三介绍入党,参加“满洲银行党小组”活动。1929年考取东三省官银号官费留学生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金融业务。转入英国共产党的汉语小组活动。1934年夏在伦敦银行学院修完学业,受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回东北联络地方组织

1937年春何松亭派妻子佟挽新回奉天,介绍在寻找组织的张为先南汉宸见面。南汉宸指示由何松亭单线领导张为先在东北组网。 1949年初,调天津市任天津军管会金融管理处处长、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2]1951年春筹建农业合作银行,任经理(行长)。1952年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处工作,后任总行教育司司长,创建银行干校。1956年下半年调东北财经学院任院长。1958年8月,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院、俄语专科学校合并为辽宁大学,首任校长。1960年4月调任轻工业部教育司司长。文革结束后任轻工业部教育司顾问(副部长级)。

参考文献

  1. .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
  2. 赵东阜:“在中国人民银行诞生前后——记银行专家何松亭”,《党史纵横》, 2001(4):33-3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