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瓣帽天囊水母

八瓣帽天囊水母学名Maotianoascus octonarius)是澄江动物群中的一种动物,发现于云南澄江县帽天山,由侯先光等人描述。动物体呈卵形,辐射对称,也可两侧对称,口位于身体下部中央,表面有从上到下的摆列均匀的八条栉板列,故名。分类上属于栉水母动物门硬骨綱未定,也有分入腔肠动物门的。[1]八瓣帽天囊水母类似于现生的栉水母,但栉板数目比现生种要多,有16条。[2]

八瓣帽天囊水母
化石时期:525–520 Ma
PreЄ
寒武纪早中期
八瓣帽天囊水母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栉水母动物门 Ctenophora
纲: 硬骨纲 Scleroctenophora
属: 帽天囊水母属 Maotianoascus
种: 八瓣帽天囊水母 M. octonarius
二名法
Maotianoascus octonarius
Chen et Hou, 1997

注释

  1. 侯先光 等:澄江动物群—5.3亿年前的海洋动物,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52页
  2. 陈爱林 李红梅 章新:澄江动物群与动物多样性的起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4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