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起源与历史
明朝晚期,八角鼓从东北地区流传到北京。8个角,8面鼓墙,或谓象征着清代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或谓象征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个角里有1个孔,在每孔中镶3枚铜片,意謂满洲、蒙古、汉人的八旗。8个孔24个铜片,意謂24位固山。没开孔的1面安着1个直穿鼓内、锥形圆顶的铜钉,外有3个铜片以作固定,意謂是“定罢干戈”,為希望天下太平的含义。在鼓墙外铜钉下挂有铜环,环上有两条丝绳,下缀两个穗子,象征“谷秀双穗”,希望丰收的意思。二穗颜色不同,一說為杏黄、鹅黄,象征内八旗与外八旗;穗长3尺,暗合三才。一说原为黄、蓝二穗,黄穗者为皇室所用,蓝穗者为平民所用。八角鼓上蒙蟒皮,意为,内外蒙古,象征中国统一。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满洲八旗入关,八角鼓正式进入关内。乾隆年间,八角鼓逐步发展成为坐唱形式的曲艺音乐,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出现了该行业的专业演员。使其逐渐在北京、直隶、山东等关内地区流行。
自乾隆末年以后,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