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企業集團

六和企業集團,台灣企業集團,由宗祿堂宗圭璋宗仁卿三兄弟於1948年在台灣創立六和紡織廠開始,逐步發展而成。現任集團董事長為孫照臨,旗下企業包括六和機械、六和實業及九和汽車,此外與美國福特汽車合資建立福特六和汽車

六和集團旗下大部份企業都沒有上市,由宗氏家族持有股份。

歷史

創辦人宗祿堂,最早為中華民國山東省青島市增泰厚綢緞莊的學徒,其弟宗圭璋與宗仁卿隨後也到青島當學徒謀生。1931年,因原業主不想經營,宗仁卿買下其工作的內衣工廠,改名三和成家庭工業社。在中日戰爭期間,青島受日本政府控制,日本商人買下三和社,改名三和棉織廠,擴大經營。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經營權回到宗家兄弟手中。因國共內戰,1947年宗仁卿至台灣考察,決定把紡織廠遷到台灣。1948年4月,紡織廠設備遷台,宗家三兄弟及工廠幹部也遷居台灣。他們將三和紡織廠改名為六和紡織廠,成為六和企業的開端。

1960年,六和紡織公司開始將成衣外銷美國。

1965年,在宗仁卿主導下,以六和紡織公司的資金,創辦六和汽車公司,成為繼裕隆汽車之後,台灣第二家汽車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簽定技術合作,1958年開始生產Corona轎車及美力士小貨車。此外,也成立六和機械公司,負責生產六和汽車公司需要的零組件。1970年,成立七和實業公司,為三富及英國路寶汽車在台灣的代理經銷商。

在台日斷交與台灣退出聯合國後,六和汽車與豐田汽車結束合作關係。1972年,在經濟部長孫運璿的協助下,美國福特汽車收購了六和汽車的七成股份,改名福特六和汽車。1973年,六和企業集團取得福特汽車在台灣的代理權,創立九和汽車,成為福特汽車在台灣的經銷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改革開放後,兩岸情勢趨緩,六和集團於1992年開始至中國投資,除了六和機械在中國設廠外,在上海創立九華汽車公司,代理福特汽車在中國的經銷。1995年,在山東青島建立六和食品公司[1]

註釋

  1. 徐蘊康. . 今週刊. 1998-11-05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