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屯赤金

共屯赤金,中国战国中晚期的一种青铜铸币,属圜钱,圆形圆孔,无周郭,正面铸有“共屯赤金”四字,背面平坦无文。该币铸行于魏国,流通于魏国、赵国韩国西周国东周国等地区,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古钱。[1]

共屯赤金圜钱

面文中的“共”为地名,与共字圜钱铸造于相同的地方,共地在今河南辉县西,西周时为共国,后来共国灭亡成为城邑,战国时共邑属于魏国,前240年后被秦国所占据。“屯”通作“纯”,“赤金”指铜。钱文的含义为共邑铸造的纯铜货币。[1]

尺寸参数

资料来源外径/钱径
(厘米)
内径/孔径
(厘米)
肉径/环宽
(厘米)
币重
(克)
备注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3.9-4.30.5-0.7/10.2[1]
中国历代钱币大系·先秦货币///11-13[2]
三晋货币4.30.91.719.8[3]

参考

  1. 朱活主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611. ISBN 9787101012415.
  2. 汪庆正主编.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31. ISBN 9787208003095.
  3. 朱华. .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11. ISBN 720303173X.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