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英語:),简称登记公约英語:),是1975年联合国制订的国际公约。公约订于美国纽约,于1976年9月15日生效,保存人是联合国秘书长。[2][3]

登记公约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簽署日1975年1月14日
地點美国纽约
生效日1976年9月15日
簽署者3
締約方69(2020)[1]
保存處联合国秘书长
語言英文
法文
中文
俄文
西班牙文
阿拉伯文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
登记公约

背景

各缔约国承认人类为和平目的促进探索及利用外层空间的共同利益,盼望拟定由发射国登记其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规定还盼望设置一个射入外层空间物体总登记册,也盼望为各国提供方法程序借以帮助辨认外空物体,各缔约国制订本公约各条款。[4]

内容

公约[4]规定发射国应登记外空物体,并将其设置此种登记册情事通知联合国秘书长,登记册应包括下列情报:

  1. 发射国国名;
  2. 外空物体标志或其登记号码;
  3. 发射日期、地域或地点;
  4. 基本轨道参数,包括:
    1. 波节周期;
    2. 倾斜角;
    3. 远地点
    4. 近地点
  5. 外空物体的一般功能。

参考文献

  1. (PDF).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2020-12-16] (中文(简体)‎).
  3. .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英语).
  4.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2020-12-16]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