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银行

冀南银行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存在于太行冀南地区的一家银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建立,为发钞行。发行冀南银行币,称为冀币冀钞冀南币,分为太岳版、太行版、平原版。[1]

历史

1939年10月15日八路军前敌总部后勤部在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和河北省南宫县后索泸村同时成立,对外均称“总行”,形成了“双总行制”(山西黎城小寨的“路西行”是实际上的总行,“路东行”是冀南区银行),形成了“灾难备份”机制。印钞厂大多分布在险峻隐蔽的“二道沟三道梁”,平原地区的印钞厂则设在地道中,分散生产。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总行机关、主要领导和各印钞厂对外一律称代号,总行代号为“伦敦”,首任行长高捷成代号为“伦敦7号”。1939年10月“上党银号”并入冀南银行。1941年9月晋冀豫边区政府成立,冀南银行归属边区政府领导。 1943年2月,太行、太岳、冀南各大战略区实行货币分区管理,各区冀币分别加盖“太行”、“太岳”、“平原”字样,不得跨区流通。[2]

1945年11月10日鲁西银行并入冀南银行。1945年12月1日,随着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胜利,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指示,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四个区的银行由冀南银行统一领导。1946年1月1日起,边区内各种版别的纸币,包括太行、太岳、平原版及鲁西票,一律等价流通。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晋察冀边区银行停止发行“边币”,冀南银行的冀币在晋察冀流通发行,冀南钞1元折合边币10元。1948年4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一元等于冀南银行钞票一百元。

参考文献

  1. 魏晓锴 李娜:“无声硝烟:冀南银行的金融斗争”,《军事历史研究》,2018(3).
  2. .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