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血暴 (第一季)

冰血暴第一季英語:)於FX自2014年4月15日播至2014年6月17日。2014年7月21日,FX宣布續訂第2季10集。[1]

《冰血暴》第一季
主演
国家/地区 美國
集数10
播映
首播频道FX
播出日期2014年4月15日 (2014-04-15)-6月17日 (2014-06-17)

本劇首播後,廣受好評,更入圍了58項大獎並獲得15座獎項肯定。

故事

背景設定於2006年,講述從聖保羅綁架了一名男子的職業殺手羅恩·馬佛(比利·鮑伯·松頓 飾演),在經過明尼蘇達州伯米吉時發生車禍並來到醫院,而在醫院裡他遇見了中年失意的保險業務員萊斯特·奈嘉(馬丁·費里曼 飾演)。在羅恩與萊斯特接觸時,羅恩漸漸的影響奈嘉,並導致後來一連串的殺人事件。與此同時,莫莉·沙佛森副官(艾莉森·托爾曼 飾演)與葛斯·格林利警官(柯林·漢克斯 飾演)得想盡辦法,來釐清所有真相並將馬佛與奈嘉繩之以法。

卡司

比利·鮑伯·松頓飾演羅恩·馬佛
馬丁·費里曼飾演萊斯特·奈嘉
艾莉森·托爾曼飾演莫莉·沙佛森
柯林·漢克斯飾演葛斯·格林利

主要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登場
集數
比利·鮑伯·松頓羅恩·馬佛
职业杀手,手法娴熟高效残忍,接人待物温文尔雅。10
艾莉森·托爾曼莫莉·沙佛森
小镇警察局副官,业务能力强、办事认真,后升任警察局局长。10
柯林·漢克斯葛斯·格林利
杜鲁斯警察局动物管制官,后辞职改做邮差。10
馬丁·費里曼萊斯特·奈嘉
寿险业务员,因家庭不和、工作不顺、颜面尽失走而走上不归路。10

常設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登場
集數
鮑伯·奧登柯克比爾·奧斯華
季中接任小镇警察局局长,莱斯特同窗,胆小怕事,见到尸体惨状容易呕吐。9
凱斯·卡羅汀路·沙佛森
莫莉之父,前任明尼苏达州州际巡警,目前经营一家咖啡店。8
凱特·華許吉娜·赫斯
山姆·赫斯之妻,前任脱衣舞俱乐部舞者。4
喬書·克羅斯查斯·奈嘉
莱斯特之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总认为莱斯特使他丢脸。6
羅素·哈佛倫奇先生
黑幫聾啞打手,與搭檔前來伯米吉找尋並了結殺山姆的兇手。7
亞當·戈德堡納伯斯先生
倫奇的搭檔,一同來到伯米吉找尋並了結殺害山姆的兇手。5
格倫·哈沃頓當·強夫
史塔佛斯妻子的私人教練,充滿慾望並試圖敲诈史塔佛斯。5
喬伊·金葛莉塔·格里姆
葛斯之女8
孝恩·杜伊爾維恩·瑟曼
前任警局局長,意外發現珍珠遇害,逮捕萊斯特時被馬佛槍殺。2
凱莉·霍登·巴夏
珍珠·奈嘉
莱斯特之妻,特別看不起他。某日因洗衣機問題例行諷刺萊斯特,使他惱羞成怒而遭其殺害。2
湯姆·馬斯格雷夫
博·芒克
保險公司老闆,萊斯特的上司。5
史蒂芬·路茲伯特·坎頓
馬佛的目標,最後慘遭馬佛槍決。2
茱莉·安·艾茉莉艾妲·瑟曼
維恩之妻,有孕在身。4
瑞秋·布蘭查德琪蒂·奈嘉
查斯之妻,曾獲哈伯德縣小姐殊榮。5
蘇珊·朴琳達·朴
保險公司員工,萊斯特的同事。5
貝瑞·弗萊特曼 沃利·賽曼奇寇
「鳳凰農市」安全組長、史塔佛斯的左右手,對馬佛充滿敵意和鄙視。5
彼得·布萊特邁爾班·施密特
隸屬杜魯斯警局,葛斯的上司。4
埃提卡斯·米契爾米奇·赫斯
山姆·赫斯長子3
連恩·格林
莫·赫斯
山姆·赫斯次子,總是重覆他哥哥的話,智商略低於常人。3
蓋瑞·瓦倫丁肯努德森
警局副官6
基根-麥可·奇比爾·巴奇
聯邦調查局()特別探員,目前正在追查一跨州黑幫組織。4
喬登·皮爾韋伯·派珀
特別探員,巴奇的搭檔。4
奧利弗·普萊特史塔佛斯·米洛斯
「鳳凰農市」所有人,小鎮當地鼎鼎有名的超市大亨。5
史賓賽·德萊佛葛多·奈嘉
查斯與琪蒂之子,冷酷且不懂禮節的小孩子。4
戈登·S·米勒
迪米崔·米洛許
史塔佛斯之子,喜歡講冷笑話,身心障礙人士。4

製作

2012年3月23日,據傳FX有意開發《冰血暴》電視劇版本。[2]9月24日,FX正式宣布將改編曾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1996年電影《冰血暴》,原電影導演柯恩兄弟將擔任執行製作,由《非凡女警》、《我們這一代》主創諾亞·霍利執筆並身兼執行製作,沃倫·理托菲爾德亦將共同擔任執行製作,由米高梅電視公司FX製作公司共同製作。[3]

2013年3月28日,FX正式預訂本劇作為電視網首部有限劇集,預計將有10集集數。[4][5][6]5月29日,宣布《超級製作人》、《絕命毒師黃金時段艾美獎得主亞當·伯恩斯坦將執導首集。[7]2013年秋天,本劇正式進入製作,並於艾伯塔卡爾加里展開拍攝。[8]

本劇與原電影的背景(1987年的明尼阿波利斯布雷納德)設定在同一個虛構世界。第一季裡埋贖金的片段與電影相呼應,此外也有許多小地方與電影有所連結。[9][10][11]

選角

2013年8月2日,宣布奧斯卡得主比利·鮑伯·松頓將飾演無根性的反派男主角。[12]9月26日,宣布《新世紀福爾摩斯馬丁·費里曼也將出任男主角。[13]10月2日,宣布《夢魘殺魔柯林·漢克斯將飾演身為單親爸爸的葛斯·格林利警官。[14][15]10月9日,宣布凱特·華許喬伊·金喬書·克羅斯加入演出陣容,奧利弗·普萊特亦已加入劇組。華許將飾演花瓶嬌妻兼不稱職的母親吉娜,金將飾演格林利警官的女兒葛莉塔,至於克羅斯則飾演由費里曼飾演之萊斯特·奈嘉的弟弟。[16]10月11日,宣布演員陣容再添鮑伯·奧登柯克格倫·哈沃頓;奧登柯克將飾演莫莉·沙佛森警官(艾莉森·托爾曼 飾演)的搭檔比爾·奧斯華副官,哈沃頓則飾演私人教練當·強夫。[17]11月21日,宣布《痞客二人組瑞秋·布蘭查德加入配角群,飾演萊斯特·奈嘉的弟妹琪蒂·奈嘉。[18]

集數

總集數集數
(季)
標題導演編劇首播日期製作
代碼
美國收視
(18–49歲)
美國收視人數
(百萬)
11鰐魚的困境
The Crocodile's Dilemma
亞當·伯恩斯坦諾亞·霍利2014年4月15日 (2014-04-15)XFO010010.802.654[19]
馬佛駕著車行駛在農村公路上,卻因撞上突如其來衝到馬路上的鹿而發生車禍,而後,一名被馬佛綁架的男子從後車廂逃出,並躲進樹林中。珍珠總是冷嘲熱諷萊斯特,這讓萊斯特很鬱卒,而萊斯特也在保險業績上處處碰壁。萊斯特在路上遇見曾霸凌自己的同窗山姆,而山姆領著兩個兒子讓萊斯特出糗,更使得萊斯特不小心撞斷鼻梁。來到醫院的萊斯特認識了馬佛,而在與馬佛的談話中,萊斯特說出了山姆的種種惡行,於是馬佛問萊斯特是否要幫他殺死山姆,這句話讓萊斯特非常驚嚇。莫莉發現了馬佛駕駛的車,並與維恩在樹林中發現被凍死的男子屍體。萊斯特與珍珠來到查斯家,而查斯的事業蒸蒸日上,反觀萊斯特卻依舊止步不前,這使珍珠諷刺萊斯特更加強烈。查斯給萊斯特看他私藏的槍,而萊斯特卻不小心將槍摔到地上,這讓查斯非常生氣而脫口說出自己覺得萊斯特很丟臉,氣憤的萊斯特便揍了查斯一拳,而珍珠卻責難萊斯特的不是。馬佛跟蹤山姆來到脫衣舞俱樂部,並在山姆偷歡時,將刀子刺進山姆的腦袋,使其致死。吉娜對於山姆偷腥一事感到氣憤,卻又因山姆死亡而崩潰,此時,馬佛刻意打電話給米奇,告訴他山姆的遺產將全數繼承給莫,這讓米奇很生氣欲打死莫,最後被莫莉發現並制止。萊斯特得知山姆死亡,因此追問了馬佛,而馬佛表示萊斯特並未答應也未制止他殺害山姆,同時對萊斯特洗腦,並要萊斯特別再忍受各種屈辱。莫莉來到醫院調查,並得知一名出車禍頭部受傷的男子與萊斯特曾談論到山姆,因此莫莉認為公路旁的車與山姆事件有關,於是維恩決定前往萊斯特家詢問萊斯特。萊斯特維修了洗衣機,但卻以失敗告終,珍珠對此感到生氣而冷嘲熱諷萊斯特,而生氣的萊斯特拿起了一旁的榔頭向珍珠的頭上一敲,珍珠血流如注,面對此景的萊斯特又向珍珠的臉上敲了幾下導致珍珠死亡。驚慌的萊斯特向馬佛求救,並計畫要嫁禍給馬佛,此時,維恩來到萊斯特家,並發現了珍珠的屍體,正當維恩欲逮捕萊斯特時,馬佛現身並朝維恩開了兩槍使其致死。而後,莫莉來到萊斯特家並發現了維恩的屍體而向警局呼叫支援,不知所措的萊斯特發現馬佛已不見蹤影,於是決定撞昏自己來製造自己是受害者的假象。葛斯攔下高速駕車欲離開伯米吉的馬佛,而馬佛威脅葛斯只要放他走,葛斯將會慶幸自己仍活著並待在女兒身邊。
22公鷄王子
The Rooster Prince
亞當·伯恩斯坦諾亞·霍利2014年4月22日 (2014-04-22)XFO010020.652.037[20]
倫奇與納伯斯來到伯米吉找尋殺害山姆的兇手,而赫斯的律師邁斯·戈德懷疑兇手即為馬佛,因此將馬佛的長相告訴了倫奇與納伯斯。萊斯特對於自己殺害珍珠一事感到不可置信而有些崩潰,與此同時,莫莉一心想從萊斯特那得到更多線索,但萊斯特卻以腦震盪為由蒙混過去,並利用比爾的同情心來使莫莉的調查受阻。倫奇與納伯斯來到脫衣舞俱樂部並找到一名與馬佛極為相像的男子,經邁斯的確認,得知該男子非馬佛,因此倫奇與納伯斯將該男子扔進了冰釣洞裡。馬佛來到杜魯斯接洽新客戶史塔佛斯,而史塔佛斯要馬佛找出暗中威脅他的人,於是馬佛喬裝成律師,與史塔佛斯的妻子海倫娜接觸,並發現海倫娜的私人教練強夫是勒索者的嫌疑人。莫莉仍不放棄,想從萊斯特口中追問中真相,這讓萊斯特作賊心虛而要莫莉別再煩他。比爾從萊斯特那得知莫莉的行徑,這讓比爾很生氣而要莫莉從維恩與珍珠案中抽手,並要莫莉專心調查公路旁的車的事件。杜魯斯警局收到伯米吉殺人事件的通知,因此班要警員們多加留意可疑人物,而這讓葛斯想起盤查馬佛的那晚。
33泥濘之路
A Muddy Road
藍道爾·艾因霍恩諾亞·霍利2014年4月29日 (2014-04-29)XFO010030.591.874[21]
莫莉從聖保羅那獲知被被凍死在樹林裡的男子的身分,並從監視錄影器上擷取到馬佛的錄像。萊斯特帶著保單來到赫斯家,而吉娜一心想快點領到保險金,因此有意誘惑萊斯特,這一切都被倫奇與納伯斯看在眼裡。倫奇與納伯斯懷疑殺害山姆的兇手即為萊斯特,於是來到芒克保險審問萊斯特,此時,莫莉現身,使得倫奇與納伯斯只好作罷走人。莫莉假裝想要投保,並故意將自己的調查資料弄掉,而萊斯特看見莫莉手上有馬佛的照片後感到吃驚,面對此景的莫莉心中更加確定萊斯特與馬佛有所關聯。莫莉向比爾報告自己的調查進度,同時也說出萊斯特看到馬佛錄像的表情很可疑,這反倒讓堅信萊斯特是無辜的比爾對莫莉感到生氣。馬佛與強夫攤牌,慌張的強夫也向馬佛坦承自己就是勒索者,而馬佛表明要反威脅史塔佛斯,並要強夫聽從他的指示。馬佛提高了勒索金,並殺害了史塔佛斯心愛的狗、更換史塔佛斯的藥物、放置了新的勒索信,更將動物血灌進水塔,使得史塔佛斯洗了一場「血澡」。葛斯查了馬佛駕駛的車的資料,並發現是受害者萊斯特的車,於是葛斯稟報給了班,而班對於葛斯放走馬佛一事感到生氣而要葛斯親自與伯米吉警局聯絡並由葛斯負起全責。葛斯與葛莉塔來到伯米吉警局,而莫莉接洽了葛斯,並確認萊斯特稱自己的車在維修廠是謊話,同時也確認開走萊斯特車的人就是綁架男子的馬佛,而莫莉為了了解更多資訊而邀葛斯與葛莉塔共進晚餐。
44各噬其咎
Eating the Blame
藍道爾·艾因霍恩諾亞·霍利2014年5月6日 (2014-05-06)XFO010040.501.704[22]
1987年,史塔佛斯攜家帶眷來到伯米吉重新開始時,在汽車拋錨的半路,他從雪地中發現了一個裝滿金錢的皮箱,因此將其納為己有。現在,馬佛決定利用此點,來讓史塔佛斯精神崩潰並乖乖吐出勒索金。葛斯正準備調查狗狗死亡案件時,發現了馬佛的身影,因此將馬佛帶回警局,並打給莫莉。正當莫莉欲前往杜魯斯時,比爾阻止了莫莉並表示該案非由莫莉掌管,並獨自前往杜魯斯警局。馬佛喬裝成法蘭克·彼得森,並成功的製造了不在場證明,而無能的比爾與班只好放走馬佛,與此同時,莫莉從馬佛曾經居住過的旅館的女主人那得知馬佛的真實姓名。倫奇與納伯斯綁架了萊斯特,故萊斯特打電話給查斯求救,就在查斯欲報警時,萊斯特想起自己從查斯那偷走了電擊器,同時也不想惹禍上身而謊稱自己是在跟查斯開玩笑。就在倫奇與納伯斯決定將萊斯特扔進冰釣洞時,萊斯特電擊了納伯斯並逃走,而後萊斯特遇見了警察,並偷襲了警察好讓警察載自己回鎮上。葛斯來到路的咖啡店,並告訴莫莉警方放走了馬佛,故莫莉決掉抓住萊斯特這條線索。倫奇與納伯斯刻意在酒吧打架,並一同被帶回警局,此時,他們再度與萊斯特碰面。
55六不收
The Six Ungraspables
科林·布克西諾亞·霍利2014年5月13日 (2014-05-13)XFO010050.511.597[23]
倫奇與納伯斯逼問萊斯特,要萊斯特說出殺害山姆的真凶是誰,而萊斯特最後供出馬佛的名字。莫莉將旅館女主人所說的話告訴了比爾,並推敲出萊斯特有可疑之處,這讓比爾漸漸相信莫莉所說的話,於是兩人決定追問萊斯特,而萊斯特因在謀殺案當晚遭到馬佛射擊維恩的子彈波及,導致右手中彈感染而昏厥。史塔佛斯瀕臨精神崩潰而決定付出高額勒索費,並要馬佛安靜地離開杜魯斯,免得此事被發現。葛斯一直猶豫究竟是否要摻入案件,還是為了家庭與自身安全而撒手不管,最後葛斯還是決定要理出頭緒來,與此同時,馬佛盯上了葛斯。艾妲產下了一女,同時也希望莫莉可以快點找出殺害丈夫的兇手。
66布里丹之驢
Buridan's Ass
科林·布克西諾亞·霍利2014年5月20日 (2014-05-20)XFO010060.601.799[24]
馬佛在利用強夫打勒索電話給史塔佛斯後,敲昏了強夫並將其綁了起來、封住其口,而後馬佛把槍黏到強夫的手上,並向窗外開槍讓人誤以為是強夫所為。萊斯特發現自己的病房外有警察而感到恐慌,前來探望萊斯特的查斯也開始懷疑萊斯特的清白,並對萊斯特說了一些難聽的話。而後,萊斯特將自己與隔壁床病患對調以溜出醫院,回到自家取走了殺害珍珠的兇器以及珍珠的照片、內褲來到查斯家,並將這些東西放在查斯家,同時擺了一把槍在葛多的書包裡。就在萊斯特要離開查斯家時,琪蒂與葛多回到家中,而葛多撞見了萊斯特卻視而不見。警方觸動了馬佛的裝置,導致槍自動掃射,使得警方誤以為強夫具危險性,最後,警方發出攻擊導致強夫死亡。馬佛刻意利用強夫來引開警察的注意,並在離開的半途被倫奇及納伯斯攔截,就在三人發生槍戰時,莫莉與葛斯趕到,並發現了納伯斯的屍體,而因暴風雪緣故,葛斯開槍誤射了莫莉。史塔佛斯決定將勒索金放在當初自己不勞而獲大筆鈔票的地方,與此同時,駕著車準備回鎮上的沃利與迪米崔,突遇因風暴影響所下起的魚雨而發車禍死亡,這讓史塔佛斯非常崩潰。最後,萊斯特成功地避開耳目,並回到病床上,就像一切都沒發生一般。
77誰爲理髮師理髮?
Who Shaves the Barber?
史考特·懷南特諾亞·霍利2014年5月27日 (2014-05-27)XFO010070.461.515[25]
校方發現葛多書包裡有槍,因此警方來到查斯家盤查,故發現了沾血的榔槌以及珍珠的內褲與相片,這讓琪蒂唾棄查斯,而查斯則來不及反應。比爾偵訊了萊斯特,而萊斯特謊稱查斯與珍珠有染,並且在珍珠與其分手後殺害了珍珠與維恩,而因查斯是自己的弟弟,故他才未將事實說出,比爾聽了萊斯特的話後相信了萊斯特,更為萊斯特感到同情。在莫莉中槍前,莫莉看見了馬佛,卻因發現倫奇而開槍射擊了倫奇,而後馬佛便消失無蹤,接著自己便被葛斯射中了脾臟而昏倒。馬佛得知倫奇等人隸屬的集團,並來到位在法戈的犯罪集團,並殺死了所有人,這讓偵辦犯罪集團案件的巴奇與派珀摸不著頭緒。莫莉認為沃羅許及納伯斯與法戈犯罪集團有關,而山姆亦牽涉法戈犯罪集團,至於倫奇會知道馬佛的所在位置是因為萊斯特,而萊斯特與馬佛又曾在醫院接觸,因此莫莉與葛斯都認為一切證據都回到萊斯特身上。芒克告訴萊斯特赫斯家的保險理賠因山姆多年未繳保險金故無法支付,於是萊斯特來到赫斯家,並刻意隱瞞保險金的事,同時暗示自己有辦法讓吉娜拿到錢,並因此與吉娜發生關係。莫莉出院後回到警局,卻得知查斯成了殺害珍珠與維恩的兇手,這讓莫莉非常震驚,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88悖論
The Heap
史考特·懷南特諾亞·霍利2014年6月3日 (2014-06-03)XFO010080.571.863[26]
莫莉仍覺得萊斯特的嫌疑重大,但比爾認為該案已破獲,故要莫莉別再堅持下去。吉娜得知未獲保險理賠,氣憤的她帶著兩個兒子到芒克保險找萊斯特理論,就在莫與米奇欲霸凌萊斯特時,萊斯特向莫與米奇反擊,使得吉娜、莫與米奇無能為力而氣憤走人,而撞見此景的琳達認為萊斯特的表現非常英勇。因巴奇與派珀的任務失敗,導致兩人被上司調到檔案室做文書工作。馬佛殺死了守在倫奇病房外的警察,並將手銬鑰匙交給了沃羅許,並要倫奇康復後再來找他報仇。一年後,莫莉與葛斯結婚,並懷上了孩子,同時莫莉仍鍥而不捨地想要找出案件的真相。萊斯特與琳達再婚,並成了年度保險王,就在頒獎當晚,萊斯特遇見了喬裝成醫生的馬佛,這讓萊斯特極度不安。
99狐、兔、菜過河問題
A Fox, a Rabbit, and a Cabbage
麥特·薛克曼諾亞·霍利2014年6月10日 (2014-06-10)XFO010090.641.902[27]
萊斯特向馬佛打招呼,而馬佛想裝作不認識萊斯特,但萊斯特仍認為是馬佛毀了自己的人生而鍥而不捨,最後,馬佛因身分曝光而殺害了與他同行的3友人,這讓萊斯特非常驚嚇,而用獎盃砸了馬佛後,帶著琳達盡速離開拉斯維加斯。巴奇與派珀得知莫莉知道馬佛是誰,而決定聯絡莫莉,與此同時,莫莉接到拉斯維加斯警局的電話,並要莫莉偵訊拉斯維加斯3人命案的目擊者-萊斯特。慌張的萊斯特決定帶著琳達離開伯米吉,然而就在這時,莫莉登門拜訪,欲對命案錄口供,而萊斯特謊稱自己並未知情有人死亡。馬佛來到伯米吉欲找尋萊斯特,並到處詢問萊斯特的下落。巴奇與派珀來到伯米吉見莫莉,並認為莫莉對案件的推斷非常有助於釐清案件,這讓一直駁回莫莉的比爾有些不知所措。雖然莫莉要萊斯特在案件查清前不得離開伯米吉,但感到害怕的萊斯特騙了琳達,並帶著琳達出走。就在萊斯特欲回到公司拿護照時,他感覺到馬佛的蹤跡,於是他要琳達至店內拿護照,並讓琳達穿上自己外套,就在琳達取得護照時,馬佛誤認琳達為萊斯特而一槍斃了琳達,這讓在遠處看著的萊斯特感到驚嚇。
1010莫頓之叉
Morton's Fork
麥特·薛克曼諾亞·霍利2014年6月17日 (2014-06-17)XFO010100.611.980[28]
萊斯特刻意來到路的咖啡店,以製造不在場證明,並利用公共電話報警,而後警方趕到,便發現琳達的屍體。萊斯特想起自己的外套裡有機票,故想盡辦法要靠近琳達的屍體好拿走外套裡的機票,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路來到警局告訴莫莉馬佛曾到自己的店裡詢問萊斯特的下落,故警方認為馬佛即涉及拉斯維加斯案的真兇,另一方面,萊斯特依舊矢口否認認識馬佛。葛斯得知馬佛回到了伯米吉而要莫莉別親自出動,就在這時,他發現了馬佛藏匿的小木屋。馬佛查到巴奇與派珀的身分,並打給FBI取消了後援。莫莉決定利用萊斯特引出馬佛,而巴奇與派珀則守在萊斯特家門外,此時馬佛利用汽車銷售員來引開巴奇與派珀的注意,並殺害了巴奇與派珀。萊斯特發現巴奇與派珀死亡,因此向警方求救,此時,馬佛現身欲槍殺萊斯特,卻遭到萊斯特設下的狩獵陷阱給夾住,在兩人槍戰後,受傷的馬佛離開了萊斯特的家。回到小木屋的馬佛欲移回骨折的骨頭,此時葛斯現身並槍殺了馬佛。莫莉趕到小木屋後,取得了萊斯特在殺害珍珠當晚與馬佛通話的帶子,一周後,當萊斯特正於冰川國家公園旅遊時,警方現身並欲逮捕萊斯特,慌張的萊斯特逃至薄冰區並墜入冰河中。最後,葛斯獲頒英勇勳章,而莫莉成為了伯米吉警局局長。

評價

《冰血暴》第一季獲得了廣大的好評。於爛番茄整合的評論中,本劇獲得97%新鮮度、8.44/10分(49位評論家),評論家共識:「僅基於同名電影的氣氛、風格與地點,《冰血暴》呈現更多奇特人物與新故事線,熟練地執行黑色幽默與怪奇轉折。」[29]Metacritic整合的評論中,本劇獲得85分(滿分100;40名評論家),屬極佳的讚譽。[30]IGN評論家洛斯·寇納()給予本劇第一季9.7/10分,並讚揚演員的演技、與電影的關聯以及劇本的表現。[31]影音俱樂部將第一季列為2014年最佳電視劇中的第6名。[32]

評論家前十大電視節目排名[33]
  • No. 4 國家郵報
  • No. 6 紐約每日新聞
  • No. 6 新聞日報
  • No. 1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艾瑞克·德格根斯)
  • No. 5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大衛·比安庫利
  • No. 5 奧馬哈世界先驅報
  • No. 1 俄勒岡報
  • No. 3 Paste
  • No. 10 人物雜誌
  • No. 1 匹茲堡郵報
  • No. 2 羅傑·埃伯特網
  • No. 5 鹽湖城論壇報
  • No. 1 聖荷西信使報
  • No. 1 蘇城報
  • No. 1 聖路易斯郵報
  • No. 1 明星紀事報
  • No. 9 坦帕灣時報

獎項

年度 大獎 獎項 入圍者 結果
2014 美國電影學會獎 年度電視節目獎 獲獎
電視評論家協會獎 最佳新節目獎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與特輯成就獎 提名
評論家選擇電視獎 最佳迷你劇獎 獲獎
最佳電視電影及迷你劇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獲獎
馬丁·費里曼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及迷你劇男配角獎 柯林·漢克斯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及迷你劇女配角獎 艾莉森·托爾曼 獲獎
Gold Derby電視獎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獎 獲獎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提名
馬丁·費里曼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男配角獎 柯林·漢克斯 提名
鮑伯·奧登柯克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女配角獎 艾莉森·托爾曼 獲獎
年度表現突出獎 獲獎
年度表現獎 馬丁·費里曼 提名
在線電影與電視協會獎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提名
馬丁·費里曼 提名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男配角獎 柯林·漢克斯 提名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女配角獎 艾莉森·托爾曼 提名
最佳迷你劇獎 獲獎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整體演出獎 提名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導演獎 提名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最佳編劇獎 提名
非系列影集最佳音樂獎 提名
非系列影集最佳剪輯獎 提名
非系列影集最佳攝影獎 提名
非系列影集最佳製作設計獎 獲獎
非系列影集最佳音效獎 提名
非系列影集最佳視覺效果獎 提名
黃金時段艾美獎 最佳迷你影集獎 獲獎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提名
馬丁·費里曼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柯林·漢克斯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艾莉森·托爾曼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電視電影及戲劇特輯導演獎 亞當·伯恩斯坦(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科林·布克西(第一季第6集《布里丹之驢》) 獲獎
最佳迷你影集、電視電影及戲劇特輯編劇獎 諾亞·霍利(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電視電影及特輯選角獎 瑞秋·坦納、潔姬·林德、史蒂芬妮·高蘭 獲獎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攝影獎 達納·岡薩雷斯(第一季第6集《布里丹之驢》) 提名
馬特·勞埃德(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最佳迷你劇及電視電影單鏡影片剪輯獎 雷吉斯·金寶(第一季第6集《布里丹之驢》) 提名
史奇普·麥當勞(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布莉琪·鄧福特(第一季第2集《公鷄王子》)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非義肢化妝獎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音樂創作獎 傑夫·魯索(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音效剪輯獎 提名
最佳迷你影集及電視電影音效混合獎 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提名
女性形象網路獎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獎 提名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女演員獎 艾莉森·托爾曼 提名
2015 奧提歐斯獎 電視電影及迷你劇獎 獲獎
美國電影剪輯艾迪獎 最佳迷你劇及電視電影剪輯獎 雷吉斯·金寶(第一季第6集《布里丹之驢》) 提名
藝術指導公會獎 最佳製作設計獎-電視電影及迷你劇 約翰·布拉奇、沃倫·艾倫·楊 提名
影音協會獎 最佳電視電影及迷你劇音效混合成就獎 第一季第2集《公鷄王子》 提名
金捲軸獎 最佳電視音效剪輯獎-短片:音樂 第一季第1集《鰐魚的困境》 獲獎
最佳電視音效剪輯獎-短片:聲效/擬音 第一季第6集《布里丹之驢》 提名
道林獎 年度電視戲劇獎 提名
美國製片人協會獎 電視長片最佳製作人大衛·L·沃爾泊 亞當·伯恩斯坦、約翰·卡麥隆、伊森·柯恩喬爾·柯恩、邁克爾·弗里斯列弗、諾亞·霍利、沃倫·利特菲爾德、查德·奧克斯、金·托德 獲獎
衛星獎 最佳劇情類影集 提名
最佳劇情類影集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提名
馬丁·費里曼 提名
最佳影集、迷你劇與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艾莉森·托爾曼 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 最佳迷你劇與電視電影類男演員獎 比利·鮑伯·松頓 提名
金球獎 最佳迷你劇及電視電影獎 獲獎
最佳電視男演員獎-迷你劇及電視電影類 比利·鮑伯·松頓 獲獎
馬丁·費里曼 提名
最佳電視女演員獎-迷你劇及電視電影類 艾莉森·托爾曼 提名
最佳男配角獎-影集、迷你劇及電視電影類 柯林·漢克斯 提名
皮博迪獎 娛樂類 獲獎
利奧獎 最佳劇情類影集選角獎 潔姬·林德(第一季第3集《泥泞之路》) 提名

參考資料

  1. Wagmeister, Elizabeth. . 綜藝雜誌. 2015-08-07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2. Cynthia Littleton. . 綜藝雜誌. 2012-03-23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3.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2-09-21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5).
  4. Lacey Rose. . 好萊塢報導. 2013-03-28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5.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3-03-28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6. Schwartz, Terri. . MTV. 2013-03-28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3).
  7.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3-05-29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8. Rackl, Lori. . Chicago Sun-Times. 2013-08-02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3).
  9. Ray, Amber. . 娛樂周刊. 2014-05-07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0).
  10. Nguyen, Hanh. . 電視指南. 2014-05-06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11. Ray, Amber. . 娛樂周刊. 2014-06-17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9).
  12. . CBS News. 2013-08-02 [201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13.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3-09-26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14.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3-10-02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15. Kenneally, Tim. . The Wrap. 2013-10-02 [201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6. The Deadline Team. . Deadline.com. 2013-10-09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17. Alison Willmore. . IndieWire. 2013-10-11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18.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com. 2013-11-21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19. Bibel, Sar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4-16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7).
  20. Kondolojy, Amand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4-23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21. Bibel, Sar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4-30 [2014-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2. Kondolojy, Amand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5-07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8).
  23. Bibel, Sar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5-14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5).
  24. Kondolojy, Amand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5-21 [201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2).
  25. Bibel, Sar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5-29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26. Kondolojy, Amand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6-04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27. Bibel, Sar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6-11 [201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28. Kondolojy, Amanda. . TV by the Numbers. 2014-06-18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29. . 爛番茄.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30).
  30. . Metacritic.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31. Cornet, Roth. . IGN. 2014-06-25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2).
  32. McNutt, Myles. . 影音俱樂部. 2014-12-11 [2014-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1).
  33. . Metacritic. 2014-12-09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