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彪

刘延彪1942年),男,青海湟中人,盲人曲艺演员,被称为“青海阿炳”、“河湟阿炳”,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下弦代表性传承人,1942年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区总寨镇谢家寨村,为天生视力障碍,幼时随常来谢家寨卖艺的陈姓艺人学习,1955年开始走街卖艺。1960年参加青海省盲人培训班,并与同班的青海贤孝盲艺人学艺,同时同盲文教师任治平学习乐理盲谱、乐器发音原理及乐器部位的名称与相互作用,毕业后加入宣传队。2014年4月,其学生李光荣向谢家寨村委会请求到了一间文化室,由青海省文化馆配发乐器,并取名为谢家寨文化曲艺室,成立大金钱曲艺队,以供刘延彪及其徒弟在此练习技艺[1][2][3][4][5]

刘延彪
曲艺家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籍贯青海湟中
出生1942年10月16日
 中華民國青海省西宁县谢家寨村
(今 中国青海省湟中区总寨镇谢家寨村)
职业曲艺演员
语言汉语
母校青海省盲人培训班
父母刘文平
音乐类型青海下弦西宁贤孝青海越弦青海平弦青海关弦打搅儿眉户小调道情灯影戏
演奏乐器三弦二胡板胡洋琴
代表作品《尕女婿抬水》
《满天星》
《河湟两岸风光好》
《椒香飘浮黄河源》
《林冲卖刀》
《社员都是向阳花》
《鸿雁捎书》
《樊梨花征西》
《薛仁贵征东》
《馍馍渣造反》
《李翠莲上吊》

奖项

  • 1966年中国残疾人文艺比赛三等奖
  • 1983年西北五省区盲人录音评比创作一等奖、演奏二等奖
  • 1989年第二届全国盲人艺术调演大赛西北地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参考资料

  1. 《青海日报》. . 青海羚网. [2020-06-19].
  2. . 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3. 马金瑜. . 《文史精华》. 2014, (18): 65–69.
  4. 张德生; 鲁占奎. (PDF). 《海东日报》. 2019-06-12.
  5. 张德生; 鲁占奎. (PDF). 《海东日报》. 2019-06-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