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斗恶龙 神剑 假面女王与镜之塔

勇者斗恶龙 神剑 假面女王与镜之塔(日语:,英语:)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专为任天堂游戏平台Wii开发的第一人称冒险游戏[3]。游戏是勇者斗恶龙系列的一个衍生作品。

勇者斗恶龙 神剑 假面女王与镜之塔
    类型角色扮演
    平台Wii
    开发商Genius Sonority8ing
    发行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设计师堀井雄二
    美术鸟山明
    音乐Manami Matsumae
    系列勇者斗恶龙系列
    模式单人游戏
    多人小游戏
    发行日
    • 日本:2007年7月12日[1]
    • 北美:2008年2月19日
    • 澳洲:2008年5月8日
    • 欧洲:2008年5月9日[2]

    游戏玩法

    《勇者斗恶龙 神剑》使用了第一人称战斗系统。然而代替使用手枪,《勇者斗恶龙 神剑》使用了Wii遥控器作为剑和盾。挥剑的方向由玩家挥动Wii遥控器的方向决定。为了防御过来的攻击,玩家需要使用Wii遥控器阻挡对敌人的攻击。

    开发

    游戏最初计划开发于Wii平台[4],《勇者斗恶龙 神剑》于2007年7月12日在日本发行。游戏于2008年2月19日在北美发行。在E3 2006游戏展上,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首次展示了为任天堂开发的软件——将发行于Wii的游戏《勇者斗恶龙 神剑》和《Final Fantasy Crystal Chronicles: The Crystal Bearers》[5]。在一份公司新闻稿中,执行制作人三宅优称[3]

    自1986年勇者斗恶龙系列开始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成为电子邮箱产业的一个主要部分。我们相信它的出现在于任何人可以简单享受,以及成为宏大冒险主角的兴奋。有了任天堂(Wii),我们相信勇者斗恶龙的这些经验将会被带入一个全新水平的乐趣和互动。

    《勇者斗恶龙 神剑》开发团队包括许多艾尼克斯旗舰系列的原设计师。作者堀井雄二是和任天堂总裁岩田聪接洽革命控制器的设计者之一。堀井为任天堂的2005东京电玩展新闻发布会贡献了一份视频采访。其中他谈到接触游戏可以接触到更大的市场,以及为了“乐趣”的本质儿进行削减[6]。当被问及任天堂的Wii遥控器,堀井答道“我同意许多有趣的游戏可通过这个控制器创作,但我仍然认为任天堂将可能制作最好的游戏”[7]。加入游戏的除了堀井还有以创作《七龙珠》而知名的鸟山明和被称为“电子游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椙山浩一[5]

    据电子游戏网站IGN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代表称《勇者斗恶龙 神剑》是动作感应连接TV游戏剑神勇者斗恶龙》的续作[8]。再一次《勇者斗恶龙 神剑》的详细预展中,IGN推测游戏机制将和《剑神》的那些性质相似[8]。在一个显示第一人称战斗场景的简短预告片中,屏幕上的主人公仿照遥控器的挥动进行挥剑战斗。IGN关于游戏猜测得到证实[9]。此外,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新闻稿中称“正在开发中的游戏始终考虑到Wii硬件所独有的各个方面”[3]。它还宣称北美版会有回放模式和四个隐藏头目等额外特性[10]。英文本地化延续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当时所发行勇者斗恶龙游戏的风格。其中英文翻译团队和《勇者斗恶龙VIII》的相同。此外还有被列入游戏结尾职员表中的阿尔法翻译。

    音乐

    由松前真奈美作曲的原声发行于2007年8月22日。游戏使用了四个椙山浩一为之前勇者斗恶龙创作的音乐,但没有收录到原声碟中。

    评价

    据Media Create统计,游戏在日本发售首周售出305,000份[11]。截至2008年8月8日,游戏在日本售出490,000份,在美国售出110,000份[12]

    Fami通》为游戏打了33/40分(8,8,8,9)[13]。游戏在MetaCritic的上43个评价的汇总得分为65/100,在GameRankings上41个评论的汇总得分为66%[14][15]

    参考文献

    1. . GameFront. April 10, 2007 [200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5).
    2. Star, Rising. . Amazon.co.uk. [2011-10-10].
    3. . Square Enix. 2006-05-08 [200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4. Daemon Hatfield. . IGN. 2006-06-22 [200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4).
    5. . IGN. May 8, 2006 [200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8).
    6. Tim Rogers. . Next Generation. August 18, 2006 [200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7. Alex Fraioli and Sam Kennedy. . 1UP.com. 2005-12-02 [200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7).
    8. Anthony Willsey. . IGN. 2006-05-22 [200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5).
    9. Brad Shoemaker. . Gamespot. 2006-05-08 [200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10. .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1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8).
    11. . Cubed3.com. [201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12. (PDF). Square-Enix.com. August 8, 2008 [2008-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06).
    13. . Nintendo-Online.de. [201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6).
    14. . Metacritic.com.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6).
    15. . GameRankings.com.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