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蟬
北埔蟬(学名:[3])为蟬科暗蟬屬[5]的單一个种,因公蟲有傍晚與黎明時分鳴叫特性,所以稱為「暗蟬」[4]。[6]主要棲息臺灣西部平原(以沿海木麻黃防風林較為常見),如新竹北埔鄉、臺中港、彰化鹿港、嘉義及臺南(如台江國家公園等地)等,臺灣特有種[1][7],每年5至10月可常見,舊名「北埔蜩[註 1]」,公蟬體長約31~34(1.2~1.3英寸),母蟬體長約20~23(0.79~0.91英寸)。[2][4]
北埔蟬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半翅目 Hemiptera |
科: | 蝉科 Cicadidae |
属: | 暗蟬屬 Taiwanosemia |
种: | 北埔蟬 T. hoppoensis |
二名法 | |
Taiwanosemia hoppoensis Matsumura, 1907[1][2][3][4] | |
参考來源
- 文献
- Allen F. Sanborn. . Elsevier. 31 October 2013 [2013]. ISBN 978-0-12-416638-7 (英语).
- 陳振祥. 張蕙芬 , 编. . 臺北市: 天下遠見出版. 2007-06-29 [2007]. ISBN 978-986-417-958-9 (中文).(繁體中文)
- 腳注
- 引用
扩展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