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布留洛夫

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俄語:1799年12月12日-1852年6月11日)是俄国著名画家,俄国19世纪上半期学院派的代表大师[2]新古典主義浪漫主义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

卡尔·布留洛夫
1848年自画像
原文名
出生Charles Bruleau[1]
(1799-12-12)1799年12月12日
圣彼得堡
逝世1852年6月11日(1852歲-06歲-11)(52歲)
意大利曼齐亚纳
墓地意大利罗马
国籍俄罗斯帝国
教育程度彼得堡美术学院
母校彼得堡美术学院(1821年)
知名于雕版绘画
运动浪漫主义东方主义
奖项彼得堡美术学院金质奖章

生平

1799年12月12日(旧格里历12月23日[1])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一个艺术世家[3]。祖父是应聘到俄国瓷器厂工作的法国雕刻匠,父亲也从事雕刻工作。到了他这一代,一家人已经归化为俄国人,在家族的法国姓氏“布留洛”后加上了一个俄文字母[4]

布留洛夫幼年多病,5岁起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绘画等艺术训练,9岁时被彼得堡美术学院录取,1821年以金质奖章的优异成绩毕业[5]:29。1823年至1835年在意大利深造,1835年返回彼得堡,1836年开始担任彼得堡美术学院教师。1849年居住在馬德拉群岛,1850年移居意大利[6]。1852年6月11日(格里历6月18日)在意大利罗马附近的曼齐亚纳逝世[1]

作品

布留洛夫最著名的作品是绘于1830至1833年间的《庞贝城的末日》。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果戈里对这幅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其与彼得·保羅·魯本斯安东尼·范戴克的作品相提并论。作品的主题洋溢着深刻的浪漫主义色彩,布留洛夫在描绘历史事件的同时,还着力表现出了每个人物内心的感情世界[5]:30

图集

纪念

参考文献

  1. 卡尔·布留洛夫在《大英百科全书》在线版的页面 (英文)
  2. . 凤凰网. 2013-09-02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3. 黃永暢. . 華滋出版. 2017年: 196. ISBN 9789869438308.
  4. 李思孝. .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4年: 2-3.
  5. 瓦尔塔尼扬茨. 由李湧翻译 . . 世界美术. 1990年, (第03期). ISSN 1000-8683.
  6. 夏野. . 外国文学. 1984年, (第10期). ISSN 1002-5529.
  7. 杨晶. . 北京文艺网. 2014-01-02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扩展阅读

  • С. Н. Кондаков. 2. 1915: 25 (俄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卡尔·布留洛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