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贝尔托西

卡罗琳·露絲·贝尔托西英語:1966年10月10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会员,斯坦福大学Anne T.和Robert M. Bass人文和科学教授。[1]此外,贝尔托西还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纳米科学研究中心「分子铸造」的前主任。[3] 她在33岁时就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4]。在2010年,她成为首位获得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的女性。2014年,贝尔托西成为美国化学会首个同行评审开放获取期刊 《ACS中心科学》的主编。[5]

Carolyn R. Bertozzi
卡罗琳·贝尔托西
出生 (1966-10-10) 1966年10月10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母校哈佛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知名于生物正交化学
奖项麦克阿瑟奖 (1999)
美国化学会国家奖(纯化学领域) (2001)
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 (2010)
海因里希·维兰德奖 (2012)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学
机构斯坦福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生活与事业

贝尔托西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父亲威廉·贝尔托西是物理学家[6],姐姐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家安德里亚·贝尔托西.[7]。她获得哈佛大学化学最高荣誉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她参加过多个乐队,还曾与讨伐体制乐团的吉他手汤姆·莫雷洛同一个乐队。[8]毕业之后,她曾在贝尔实验室麻省综合医院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

贝尔托西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在Mark Bednarski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寡糖类似物的化学合成[9] 随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史蒂文·罗森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在1996年,她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职教员。[10]自2000年起,她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3]

贝尔托西的研究兴趣是糖生物学,她在(与细胞识别细胞通讯密切相关的)细胞表面寡糖方面的研究处于学科前沿。 她在生物正交化学领域的工作广受好评。[3][11]

在学术研究之外,她还获得了2007年的LGBT科学家年度奖。[12]

发表的著名论文与书籍

参考文献

  1. Adams, Amy. . Stanford News. [19 July 2015].
  2. . UC Berkeley News. 27 February 2007 [8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1).
  3. . HHMI. [8 February 2013].
  4. . MacArthur Foundation. [3 February 2015].
  5. Wang, Linda. . cen.acs.org. [2015-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6. . [4 June 2012].
  7. . [4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8. . NIGMS. [8 February 2013].
  9.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January 31, 2000, 78 (5): 26–35.
  10. Davis, T.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6 February 2010, 107 (7): 2737–2739 [24 October 2015]. PMC 2840349. PMID 20160128. doi:10.1073/pnas.0914469107.
  11. . MIT. [13 May 2014].
  12. Cassell, Heather. . Bay Area Reporter. February 22, 2007 [24 October 201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