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佛教

佛教,在印度尼西亞歷史悠久,與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印度教和儒教一起,被認為是印度尼西亞的六種正式宗教之一。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印度尼西亞有0.8%人口是佛教徒,人數約為170萬。大多數佛教徒集中在雅加達廖內群島挽卡勿里洞北蘇門答臘西加里曼丹。然而,這些總數可能被誇大了,因為在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中,道教和中國民間宗教的信徒(不被視為印度尼西亞的正式宗教信徒)很可能宣布自己是佛教徒。今天,印度尼西亞的佛教徒大多數是華人,但也有少數本地佛教徒(例如爪哇族薩薩克人)。

佛教是在二世紀時由印度傳入,始於一世紀初的貿易活動,並成立了若干強大的佛教帝國。

在13世紀,伊斯蘭教進入了群島,並開始在沿海港口城鎮立足。15世紀末,满者伯夷帝國淪陷,標誌著印尼達摩文明統治地位的終結。到16世紀末,伊斯蘭教已取代印度教和佛教成為爪哇和蘇門答臘的主要宗教。大多數當地人已改宗伊斯蘭教,只有少數人從事佛教活動,其中大多數是印尼華人。

參考

Buddhism in Indonesia". Buddha Dharma Education Association. Buddha Dharma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5. Retrieved 2006-10-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