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仁濟院

台北仁濟院從清代時期起從事各項恤貧救苦的行動,社會救助經驗已逾百年,許多貧困家庭因受病痛所苦,透過施醫、醫療費用補助、收容、救濟等措施,協助老弱廢疾者。

現狀

台北仁濟院的社會救助服務,包含下列各項:

仁濟食堂:提供經濟弱勢者免費餐食,希望弱勢民眾不因經濟困難陷入三餐不濟,提供經濟弱勢者免費餐食。

食物銀行:協助貧困或近貧家庭得到溫飽,辦理「食物銀行-弱勢家庭食物供給計畫」,定期提供給弱勢家庭米、麵、奶粉、麥片等食物,減輕近貧家庭的生活負擔。

急難救助:提供經濟及物資支持,協助遭受急難或災害之個人或家庭度過短期危機。

獨居老人送餐:提供65歲以上失能老人送餐及關懷問安,營養評估等服務,使失能或備餐有困難的長者得到照顧。[1]

老人服務/身心活化站:為協助長者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為長者設計系列老人身心活化課程,充實並豐富長者生活,建立友善高齡生活環境。除高齡體適能班、生活文字班、銀髮心能量、傳承藝術…等課程外,更新增肌力有氧、阿卡貝拉、音樂活化大腦以及樂活學3C,對長者身心成長皆有助益,有效延緩老化。

生活文字班:透過基礎ㄅㄆㄇ注音教學,並讓學員學習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文字問題,如搭乘公車、捷運、以及識別各類指示牌等,讓學員可以將所學帶入日常生活中。

高齡體適能:對年紀較長者,不適宜一般激烈型運動,透過此課程設計教學,讓高齡者能動的開心,動的健康。

傳承藝術: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一本故事書,透過引導及志工協助,讓參加長都能開心的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完成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書。

樂活學3C:隨著時代的進步,3C智慧型手機已是國人不可或缺的物品,許多長者擔心自己年紀已長,無法順利學習,透過此課程,用最簡單的方式,讓長者不再害怕智慧型手機,人人都是[2]3C智慧長青族。

歷史

台北仁濟院之源起可追溯至清治時代的窮民救助機構。最早是由枋橋林家林維源1866年邀集地方士紳所共同創立之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社會慈善基構。

  • 「保嬰局」初期救養女棄嬰,後改為救濟貧苦幼童。
  • 「育嬰堂」收容、撫養棄嬰、孤兒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嬰兒。
  • 「回春院」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 「養濟院」收容孤苦無依老人。
  • 「同善堂」做為來台官商勇客死而無力殯殮之停柩所,後亦嘉後惠於渡台窮民。

1866年(同治五年),由當時之地方士紳所共同募資,共同設立的私人慈善組織。其中之一為由板橋士紳林維源所創立之保嬰局,為一系列之地方慈善機構中最具規模者。

1895年04月17日(清光緖21年),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將台、澎等地割讓予日本,進入日治時期。日本為統治台灣,統治初期皆延用清國時期之舊有習慣及律法,簡稱"舊慣"。

1899年5月3日(民治32年),日本政府為管理民間之慈善單位,而頒佈慈善規則,故由與數個私人慈善單位,共同組織公益慈善團體,而成立台北仁濟院

1923年1月1日(大正12年),日本政府頒佈敕令406號,宣布台灣地區適用日本民法(廢除延用清國律法及習慣之"舊慣")。台北仁濟院即依日本民法規定登記設立"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即依國民政府頒佈實施民法、社會救濟法等之規定,於1950年(民國39年)完成辦理"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登記。

1971年(民國60年),因中央主管機關改隸為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為配合主管機關之要求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登記。

1979年(民國68年),台灣省政府社會處表示名稱中有"救濟",有損受救濟人之自尊,經奉准刪除"救濟"二字,而更名登記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登記。迄今。

附設機構

台北仁濟院現今設立之附設機構:

創設於1866年(同治年)台北仁濟院前身,是由板橋士紳林維源等地方人士所捐建的保嬰局。到了日治時期,依台灣總督府所發佈的慈惠規則,登記設立為公益慈善團體。

早期均為地方士紳所捐設的農地,隨著都市發展而成為市區。1945年台灣光復,台北仁濟院依國民政府所頒佈的法令規定,登記為財團法人,首任董事長游彌堅,直到民國62年,始禮聘連震東先生為第十屆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為原捐助者之後裔林明成

註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