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俄語:1929年10月29日-2015年6月26日),俄罗斯政治家,日本法政大学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曾任俄罗斯总理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
Евгени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римаков
第3任俄羅斯總理
任期
1998年9月11日-1999年5月12日
总统鲍里斯·叶利钦
前任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
继任谢尔盖·斯捷帕申
第2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
任期
1996年1月10日-1998年9月11日
总统鮑利斯·葉爾辛
前任安德烈·科濟列夫
继任伊戈爾·伊萬諾夫
第1任对外情报局局长
任期
1991年12月26日-1996年1月9日
总统鮑利斯·葉爾辛
前任首任
继任维亚切斯拉夫·特鲁布尼科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
任期
1989年6月3日-1990年3月31日
前任尤里·赫里斯托拉德诺夫
继任伊万·拉普捷夫
个人资料
出生1929年10月29日
 蘇聯乌克兰基辅
逝世2015年6月26日(2015歲-06歲-26)(85歲)
 俄羅斯莫斯科
国籍 俄羅斯
政党苏联共产党
(1950s–1991)
无党籍
(1991–1998)
祖国-全俄罗斯
(1998–2002)
统一俄罗斯
(2002–2015)
母校莫斯科东方研究所
莫斯科国立大学
获奖

早年

普里马科夫生于基辅俄罗斯族人。童年在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度过[1]。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56年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是经济学博士。日本法政大学名誉博士。

工作

1953年至1962年在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工作,1962年至1970年担任《真理报》评论员和副主编(负责亞非国家),1970年至1977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77年至1985年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89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情报局任职

1989年4月被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9年6月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2]。在1989年9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3]。1991年普里马科夫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10月国家安全委员会解散,同年11月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他任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

政府总理

1992年4月至1996年7月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1996年1月任外交部长,同年7月25日被任命为俄联邦国防会议成员(国防会议于1998年3月3日取消),7月31日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1998年5月成为俄政府主席团成员,同年9月11日任政府总理,9月30日任俄白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1999年5月被免去总理职务,同年6月免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职务。

竞选总统

普里马科夫是俄罗斯“祖国-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1999年5月被免去总理职务后,12月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前 夕,普里马科夫正式宣布参加竞选总统,成为代总统普京问鼎克宫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000年2月4日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在解释退出总统竞选的原因时,普里马科夫含蓄地说,俄罗斯距离真正的民主还很远,而且这一状况在几个月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00年7月普里马科夫出任俄罗斯处理德涅斯特河沿岸问题委员会主席。2001年9月3日,辞去在“祖国—全俄罗斯”杜马议会党团领导人的职务。

逝世

普里马科夫于2015年6月26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5岁[4]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刘延东于6月30日下午专程赴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吊唁[5]

參考资料

  1. 刘刚. . 人民日报. 1998年9月12日: 第3版.
  2. . 人民日报. 1990年4月6日: 第5版.
  3. . 人民日报. 1989年9月22日: 第3版.
  4. . 生意人报. 2015-07-26 [2015-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俄语).
  5. 赵明昊. . 人民日报. 2015年7月1日: 第2版 [2019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7日).
官衔
前任者:
安德烈·科濟列夫
俄罗斯外交部長
1996年1月-1998年9月
繼任者:
伊戈爾·伊萬諾夫
前任者:
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
俄罗斯总理
1998年9月-1999年5月
繼任者:
谢尔盖·斯捷帕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