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與變化

在哲學的形上學領域中,同一性與變化的關係是看似簡單卻複雜的議題。本條目是要探討「變化與同一性的問題」。

變化

當一個物體變化,它總是在某個特定方面變化。一個嬰兒成長,他是在尺寸和成熟這方面變化;一條蛇脫皮,它是在皮膚這一方面變化。因此,「變化」或許可以被如下定義:

一個物體,O,在某一性質,P,的方面變化,若且唯若,O在某一時間有P,並且在之後的時間,O卻沒有P。

這在某方面看起來像是在說,對一個事物的變化而言:它在某一時間點有某一性質,但在之後的時間它卻沒有該性質。如果一個香蕉變成棕色的,我們可以說:在某一時間,這個香蕉是黃色的;幾天以後,這個香蕉不再是黃色,而是棕色。這是非常直覺的觀點,而且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問題。

另一方面,對一個物體的變化而言,變化是指該物體的部件變化:

一個物體,O,在它的部件P這一方面變化,若且唯若O在某一時間有部件P,並在之後的時間沒有P。

有些哲學家相信一個物體不可能在其部件變化後續存。他們主張分體本質論的立場。

變化的問題

變化的問題在於,當一個物體毀滅以後,是何種變化發生了?當一個人死亡,我們不會說一個人的生命變化了。也不會在他周圍打轉說:「因為哈利死了,他再也不是同一種人。」反之,我們會說哈利的生命結束了。類似地,當一個建築物被拆毀時,我們不會說這個建築物「變化」了;而是會說它被毀滅了。如此一來,是什麼種類的事件,在一方面,僅僅導致變化?而又是什麼種類的事件,在另一方面,導致一個事物的毀滅—即不再存在?關於這一方面問題的討論,被稱之為「同一性與變化的問題」。

雷修斯的船

「變化與同一性」的問題通常以「忒修斯之船」的故事說明: 在古代,有艘叫「忒修斯」的船,因它的先前的持有者而得名。幾年過去了,雷修斯的船開始老朽脆弱。舊的甲板被移除並放入倉庫,並以新的甲板取而代之。之後,船桅開始晃動,不久之後就被放入倉庫並以新的取而代之。這種作法持續了五十年,現在這艘船已經換上全新的甲板、船桅以及任何其他部件。問題來了:港口停放的那艘船,現在叫S2,和五十年前停放在港口的那艘船,我們叫S1,是同一艘船嗎?換言之,S2真的是雷修斯的船嗎? 最快最簡單的回答是:「不,當然不是。」雷修斯的船已經變化很多了,因此它不是同一艘船。在你生命的盡頭:你不再與你是青年時的自己是同樣的人,你在這段時間變化很多。但這個答案並沒有完全切中問題要點。這個問題的要點在,當我們說一個老女人在她生命的盡頭和生命是開始時是同一人,這裡的詞語「同一」的意義是什麼。可以確定的是,詞語「同一」有如此意義。畢竟,當一個人說:「她已經變化很多了」已經蘊含了存在一個人且這個人經歷了變化。(或者可藉由說該物體過了這段時間其實沒有變化來否定這個觀點。)

回到「變化」的定義,一個物體在某一性質的方面變化,如果該物體在一時間有這個性質,但在之後的時間,這個對象沒有這個性質。變化的地方在於該對象有特定性質的事實。這個事實能夠變化的唯一方法是假設這個物體持續存在。一個人可能接著想到如果有變化的存在,那麼變化的根基,或者說變化發生的舞台,在於持續存在的物體。回到雷修斯的船,問題在於:雷修斯的船僅僅是變化很多,或者說雷修斯的船不存在了,被新的船取代了?

一個人可能說,「當然,它是翻新的雷修斯的船,當然可說是大變化,但它仍然是雷休斯的船。」如果一人以這種方式思考,那麼考慮以下延伸的故事。假設某個人買了所有儲存在倉庫的舊木板、舊船桅以及一切其他被換下來的部件,他並且將這些舊部件依照原先那艘船的平面圖組裝起來,並將其命名為「雷修斯」。這艘船,叫S3,下水並停泊在S2右邊的港口,試問S3和S2是同一艘船嗎?換句話說,這艘最近被組裝的船—考量到S3是根據與S1相同的平面圖以及相同的材質建造的—與原本被命為雷修斯的船是同一艘船嗎?

另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停止叫S1雷修斯號反之改稱S3為雷修斯號?S1有通過海洋的歷史軌跡,歷史軌跡或許可以用來追蹤船的跨時間的同一性而不用管船的修補或組成部件。要用歷史軌跡來識別船的同一性,那麼必須沒有其他的船有相同的歷史軌跡。或者S3也有這個歷史軌跡?

若將這個概念推得更遠點,不只是船的性質的變化而是船的主體材質。例如,如果放在倉庫的木板、船桅以及其他物質是用來建造完全不同於船的其他東西,像是一棟房子。相同的材質被使用;然而卻被拿去做成新的形式。這與重建VS.毀滅的概念相關。

不可避免的問題來了:一個人如何可能說S2和S3兩者都與S1是同一艘船?因為如果他們兩者都與S1是同一艘船,那麼S2和S3將是同一艘船。這是同一性的的傳遞性:如果X=Y並且X=Z,那麼Y=Z。但S2和S3明顯是不同的船,畢竟它們位於碼頭的不同位置。有各種可能:

  • S2與S1是同一艘船;
  • S3與S1是同一艘船;或者
  • S2和S3兩者與S1不是同一艘船:S1已經終止存在了。

如何決定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 每當做成同一性主張(換言之,主張哪一個才是是兩個事物相同的狀態),幾乎總是使用兩種不同的描述。有時候同一性主張可能是「X=X」,像是「我是我」,但如此主張並不特別有益或者有資訊。有益的同一性主張是主張兩個不同的描述是被使用於一個且相同的事物。例如,這兩個描述:「晨星」以及「暮星」。有時候,人們可以在天亮前,看見一個非常明亮的光點—被稱作晨星。並且,一個人可以在天黑前,看見一個非常相似的點—被稱作暮星。晨星事實上和暮星是同一顆星—都是金星。如此一來,他們在描述上是兩個事物,但實際上卻是同一事物在兩種不同的描述底下。

這與S1、S2與S3的案例相似,存在三種描述如下:

  • S1指涉到那艘五十年以前停在港口並被重新命名為雷修斯的船;
  • S2指涉到那艘現在停放在港口並被換上新木板的船;並且
  • S3只設到那艘停放在港口,最近才用舊木板所重新組裝起來的船。

當一個人接下來問像是「S2和S1是同一艘船嗎?」的問題,可以被理解成意思是:「那艘現在停留在港口並傳新換上新木板的船,與那艘五十年以前停放在港口並被重新命名為雷修斯的船是同一艘船嗎?」,這兩個描述是指涉到同一艘船,或者不是?

哲學家也許並不對雷修斯的船問題本身有興趣,但對於更普遍的問題:如何決定X與Y同一, 當X在一時間描述某樣東西,並且Y在之後的時間描述同樣的東西?這被稱作「跨時間的同一性同問題」,或稱「變化的問題」。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