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英

吳美英香港粵劇演員,原名潘桂妹。籍贯番禺,出生地點香港。自1994年11月至今,她是鳴芝聲劇團的當家花旦。曾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日本,中國,新加坡,澳門等國家演出。吳美英的俏艷扮相及嬌美身段赢得「古典美人」之稱號。[1]

吳美英
女演员
本名潘桂妹
英文名May
昵称古典美人 林家聲御用出埠花旦
籍贯廣東番禺
出生香港
职业粤剧演員
父母吳尚英
出道日期60年代末

她亦是當今香港粵劇界四大名旦之一,其餘三位是陳好逑尹飛燕南鳳[2]

她曾經參與大型粵劇交流演出,如在第三十四屆香港藝術節 2006中, 她和蓋鳴暉演過《龍鳳爭掛帥》和《俏潘安》,[3]2008紐約香港節演出《牡丹亭驚夢》,《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等,[4]又在第二十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2010和蓋鳴暉演出精華版粵劇《紫钗记 》。[5]同時也經常為東華三院及香港公益金等慈善機構籌款演出。

簡歷

吳美英出身於戲劇世家,養父吳尚英是粤劇生角演员,叔父吳漢英是武生。[6]她初時師承許君漢師傅學習古典舞蹈,並且隨他在夜總會獻藝。及後跟随父親學南派粵劇,唱功師傅是廖森,北派師傅是許君漢。

60年代末吳美英初出道時,在澳門賭船 (俗稱賊船)演粵劇,做二幫花旦。三個月後便升上正印花旦。[7]回港後,她曾在啟德遊樂場粵劇場演出,任正印花旦和阮兆輝梁漢威等文武生拍檔。

1975年,她自組大英华劇團,夥拍文千歲[8]名劇《白龍關》是她與文千歲、梁醒波的開山戲寶。[9]

1978年4月28日,林家聲提攜她任頌新聲劇團正印花旦,演茶果嶺神功戲;之後還有八次和聲哥共结台缘。香港聲迷俱樂部會刊「逸林」內的林家聲粤劇年表有詳细記載。

70年代,吳美英與梁漢威多次到新加坡演街戲(即神功戲)。也曾在新加坡新世界百老匯台和牛車水人民劇場演出.[10]70年代至80年代,她跟梁漢威合作最多,在啟德遊樂場、新加坡、漢英粵劇團演過很多劇目。

1981年1月1日至22日,吳美英隨林家聲劇團到新加坡演出25場。1993年9月17日,「頌新聲劇團:林家聲藝術精選匯演」美加巡回演出24場,正印花旦亦是吳美英。

在1980至1993年間,林家聲出埠演出,正印花旦多數是吳美英。在2015年1月林家聲的82歲壽宴上,他談及在座的四大花旦時,稱吳美英是他的「出埠花旦」。[11]故吳美英有 “林家聲御用出埠花旦” 之稱。

從藝五十年,吳美英已和所有香港著名文武生合作過。自1994年11月加盟鳴芝聲劇團至今,她和蓋鳴暉無間斷拍檔了廿三載,創粵劇生旦合作記錄。

刀馬旦出身

初出道時,她是專工刀馬旦行當,以武打見稱。出道不久,便得到伶王新馬師曾另眼相看。伶王反串演「穆桂英」,给她擔任穆瓜一角,同場演出,讓吳美英有機會觀看他穿大靠的台步,領悟個中竅門。[12]

《紮腳劉金定斬四門》是吳美英當年的耍家戲。至於她的大靠戲,《粵劇曲藝月刊 1997年 第42期》曾有此形容:「穿上大靠的吳美英,身段輕盈,圆台妙美。背旗紮實稳重,很有氣派」。

2001年9月,鳴芝聲外借吳美英给春暉劇團與阮兆輝演出《紅菱巧破無頭案》、《白蛇傳》、 《紮腳劉金定斬四門》、 《白龍關》及《英雄掌上野荼薇》。她在這五齣戲大顯身價,因为都是她的拿手好戲。[13]

《戲曲品味》第12期有以下評論:「……她的《紅菱巧破無頭案》本已馳名,原來真的不愧為全行演此劇花旦之冠,不慍不火,恰到好處,《白蛇傳》中,刀馬旦本色表露無遺,以她现時的年齡演來這般出色,可見內底之紮實,《劉金定斬四門》亦顯露出她的一流踩蹻功,……」[14]

初次反串文武生

2002年11月22至28日,鳴芝聲十二週年在新光戲院演出時,《鳳閣恩仇末了情》一劇中,蓋鳴暉飾演郡主,而吴美英則反串文武生。文武生花旦身分互調,一新耳目。[15]

在鳴芝聲改演文場戲

鳴芝聲劇團一向的演出都以文場戲為主。擅長武打戲的吳美英,初加入時,很努力去學習如何演繹文場戲,尤其是苦情及淒涼的橋段。[16]

這23年内她演出的劇目主要是任白戲寶、林家聲名劇和李居明的新編劇,如《蝶海情僧》、《聊齋驚夢》、《俏孔明》、《相如追夢》、《英烈孔雀王》、 《花海红樓》和《漢王天嬌》等。[17]

演《聊齋驚夢》受傷

2015年2月23日,吳美英演出《聊齋驚夢》,在第三幕「焙衣誘情」時出意外。生旦一起摔倒,蓋鳴暉傷右手韌帶,吳美英則右腳嚴重骨裂,鑲上七顆螺絲釘接骨。傷患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完全復原。[18]

影音作品

吳美英曾和鄧寄塵(諧劇大王)灌錄黑膠唱片如《呆佬拜壽》、《阿福行正桃花運》、《後母教女》、《串燒諧趣粵曲》。她亦曾與尹光 (廟街歌王)合作過幾首粤語小曲如 《娥姐買粉果》 (1979),《夫妻相敬》 (1980),《求你將將就》 (1980),《賭徒世家》(1981),《大笙地》 (1981),《新潮光緒皇夜會珍妃》 (1981), 新潮諧趣歌劇《天子風流宰相嬌》(1982) 及 《新潮遊龍戲鳳》(1982)。

她早期的唱片還有《桃花扇》(合唱:梁漢威、梁醒波 1975),《信陵君》(合唱:文千歲 1976),《文天祥之舍身赴義》 (合唱:文千歲 1976),《步步高陞》之祝婚曲和祝壽曲(合唱:文千歲 1978),《牡丹亭之遊園驚夢/幽媾冥誓》(合唱:文千歲 1979),《遊龍戲鳯》 (合唱:文千歲 1981),《玉釵盟、陽關別》(合唱:文千歲 1982),《神女會襄王》(合唱:林家聲 1982),《鳳閣恩仇未了情》(合唱:文千歲 1983),《蔡锷與小鳳仙》 (合唱:梁漢威 1983)等等。

她和蓋鳴暉合作的粵曲專輯CD及粵劇卡拉OK VCD/DVD之多創記錄。此外,她也曾同大陸著名文武生(如羅家寶、彭熾權、梁耀安等)錄製粵劇影音產品。上述的唱片和錄影可以在YouTube/Tudo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找到,但畫面不清。

吳美英在2013年成为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之成員,为期兩年。2015年連任,任期至2017年7月止。[19][20]

她也曾是香港八和會館第廿二屆(1984 – 1986),第廿五屆(1990 – 1992)及 第廿六屆(1992 - 1994 )理事之一。[21]

參考資料

  1. 東周刊. .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Eastweek.com.hk.
  2. 明周. . 明周 (香港: OneMediaGroup). 2015-01-24 (中文).
  3. 2006年香港藝術節。
  4. 香港鳴芝聲劇團10/11皇后劇院公演。
  5. 第二十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
  6. 素云, ["戲曲品味第7期 p.4"],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1 6月.
  7. 素云, ["戲曲品味第7期 p.5"],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1 6月.
  8. 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
  9. 馬龍, ["粵劇曲藝月刊第112期"], 鄧氏兄弟资料研究出版公司, 2003.
  10. 許永順. 1 初版. 新加坡: 許永順工作厅. 2006 9月: 77,81 & 82 (中文).
  11. 明周. . 明周 (香港: OneMediaGroup). 2015-01-24 (中文).
  12. 東周刊. .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Eastweek.com.hk.
  13. 宇軒, ["戲曲品味第12期 p.51"],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1 11月.
  14. 宇軒, ["戲曲品味第12期 p.52"],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1 11月.
  15. 红菱, ["戲曲品味第24期 p.22"],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2 11 月.
  16. 素云, ["戲曲品味第7期 p.4"], 懿津出版企劃公司, 2001 6月.
  17. 蓋鳴暉
  18. 成報. . 成報 (香港: Sing Pao Media Enterprises Limited). 2015-03-07 (中文).
  19. .
  20. .
  21. 香港八和會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