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伟

吴宏伟(英语:Charles Wang Wai Ng),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香港科技大学中电控股可持续发展冠名教授、土木及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第17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主席(2017-2021),吴教授是该学会自1936年成立以来首位华人主席[1][2]

吴宏伟
母校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
雇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组织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席
研究领域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机理;非饱和土状态相关的力学特性及其理论;泥石流及边坡稳定性问题;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网站https://charles-ng.hkust.edu.hk/

生平

吴教授成长于香港,后赴英求学,于1993年取得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博士学位,随后在1993至1995年间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1995年返回香港并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1年被提升为讲座教授。 期间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岩土离心机实验室主任(2001年-2015年)、工学院副院长(2007年-2011年)、协理副校长(2013年-2020年)、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2020年至今)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科研水平评估委员会建设环境评审组(Built Environment)召集人(2006年)。吴教授先后当选为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2005年)、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0年)、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020年)[3]

吴教授曾获多家权威组织颁发的资深会员荣衔,包括英国土木工程学会(FICE)、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FASCE)及香港工程师学会(FHKIE)[4] 。吴教授曾当选2017年纪念黄文熙讲座主讲人(第20讲)[5],2010年曾国熙讲座主讲人(第四届)[6]

研究方向

吴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及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包括: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机理、非饱和土状态相关的力学特性及其理论、边坡稳定性、泥石流防治、土与结构相互作用规律及机理、环境岩土和能源等领域。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3本英文学术专着,包括2004年由Thomas Telford出版的《Soil-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Deep Foundations, Excavations and Tunnels》、 2007年和2019年分别由Taylor & Francis出版的《Advanced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和《Plant-Soil slope Interaction》[7]

主要成就

吴教授创立了香港科技大学非饱和土研究组,完备了世界一流的非饱和土实验室,研发了一套全新的非饱和土体积变形测定系统,并与英国GDS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允许生产和销售该系统的专利许可协议。与长江科学院合作,成功开展了系统的非饱和膨胀土渠坡现场、室内试验和离心机模拟,并用于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路段的建设。吴教授与沈智刚教授、李相崧教授共同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岩土离心机实验室,研创了世界第一座离心机上的二维振动台,可完成复杂的地震模拟;离心机配备4轴机器操作手,可在离心机运转过程中模拟施工过程。

吴教授迄今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350余篇SCI论文以及25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编写了英文学术专著3部,并受邀在六大洲近30个国家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作特邀演讲和主题报告80余次[8][9][10][11]

他曾获颁多个国际奖项以表彰他在业内的卓越贡献,这些奖项包括2018年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最佳论文奖、2017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尔福德优质奖(Telford Premium Prize)、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的亨利·亚当斯奖(Henry Adams Award)以及东南亚工程技术学会首个Tan Swan Beng奖。 他于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先后3次获得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R. M. Quigley最佳论文奖。 基于吴教授多年来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2002年被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授予茅以升青年奖, 2007年获得国家杰青(海外), 以及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了2018-19学年香港科技大学教学卓越奖(Teaching Excellent Appreciation Award)。

吴教授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一项卓越学科领域计划(Areas of Excellence Scheme)的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并曾主持一项跨学科主题研究计划(Theme-based Research Project)及两项跨学科协作研究基金(Collaborative Research Fund),他曾参与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并担任其中一个重点跨学科研究项目的主任[12]。 多年来,吴教授指导并培养了超过55名博士生以及60名硕士研究生[13]

參考文獻

  1.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2. 黎忞. . 文匯報. 2017-10-23.
  3.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4.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 [202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6. 欧美大地. .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7. 香港科技大学. .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8. Scopus. . [2021-01-06].
  9. ICE Virtual Library. . Authors: Charles W. W. Ng, Noel Simons and Bruce Menzies.
  10. Taylor & Francis Group. .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11. Taylor & Francis Group. .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12. 香港科技大学. . [2021-01-06].
  13.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