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是全球互联网相关研究重镇[1],集教授、访问学者、法律工作者以及业内人士在内的多元研究力量,专业从事涵盖社会、文化、技术、商业以及政策等多个领域的问题研究,隶属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由乔纳森·齐特林[2]于1997年创立[3],其创立初衷是为了探索和推动网络空间研究,致力于研究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边界,2008年升格为校级研究机构,是世界上较为活跃和颇负盛名的互联网研究机构[4]

历史和使命

该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由Jonathan Zittrain和Charles Nesson教授担任的“法律和技术中心” 。这是建立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之上的,包括1994年关于早期互联网的法律问题的研讨会。Arthur Miller教授和学生David Marglin和Tom Smuts也参与了该研讨会和相关讨论。1997年,伯克曼家族承担了该中心的职责,劳伦斯莱斯格作为第一位伯克曼教授加入。1998年,该中心更名为“哈佛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5] [6] [1]从那以后,它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小项目发展而来到哈佛大学的一个主要跨学科中心。[7]伯克曼克莱因中心旨在了解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何受到其所嵌入的社会背景以及这些技术的使用如何影响社会的启发。它试图利用从这项研究中汲取的教训,为互联网相关法律的设计提供信息,并开创互联网本身的发展。[8]伯克曼克莱因中心赞助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和会议,并接待了许多客座讲师和研究员。[9]

该中心的成员教授,撰写书籍,科学文章,使用RSS 2.0提要的博客(中心持有规范[10])和播客(其中第一个系列在伯克曼克莱因中心举行)。它的新闻通讯“ The Buzz ”在网上发布,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获得,它还有一个由哈佛大学教师,学生和伯克曼克莱因中心分支机构组成的博客社区。[11]

伯克曼克莱因中心的教职员工还对紧迫问题进行了重要的公共政策审查。2008年,John Palfrey领导了一项名为互联网安全技术工作组的在线儿童安全评估。[12] 2009年,Yochai Benkler领导了对美国宽带政策的审查。[13] 2010年,Urs Gasser与Palfrey及其他人一起领导了对互联网治理机构ICANN的审查,重点关注透明度,问责制和公众参与。[14]

项目和举措

伯克曼克莱因中心的主要研究课题是青少年和媒体,监控,隐私,数字艺术,互联网治理,云计算和互联网审查。伯克曼克莱因中心支持有关互联网的活动,演示和会议,并邀请科学家分享他们的想法。

数字媒体法项目 数字媒体法律项目(DMLP)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主办的一个项目。它以前被称为公民媒体法项目。DMLP的目的是:

为了提供资源和其他援助,包括法律援助,[15]截至2009年,[16]对从事网络及公民媒体的个人和团体。 “确保网上记者,媒体组织及其来源被允许检查和辩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漏洞而不受刑事处罚,以便向公民和立法者通报网络计算机安全问题。” [15] 促进公民参与网络媒体。 保护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17] [18] 2014年,伯克曼克莱因中心宣布将“剥离其最有效的举措,并停止作为伯克曼克莱因中心的独立项目”。[16]

互联网与民主项目 伯克曼克莱因中心运营着现已完成的互联网和民主项目,该项目将自己描述为:

这项倡议将探讨互联网如何影响民主规范和模式,包括其对民间社会,公民媒体,政府透明度和法治的影响,重点是中东。通过美国国务院中东伙伴关系倡议拨款150万美元,伯克曼中心将与其扩展的社区和机构合作伙伴合作,在未来两年内开展这项研究。与其所有项目一样,伯克曼中心在其研究和此项拨款项下的其他工作中保持完全独立性。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支持公民获取,发展和分享独立信息来源,负责任地提倡,加强在线网络以及与民间社会和政府自由讨论想法的权利。这些科目将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进行审查,其中新技术和在线资源影响了民主和公民参与。该项目将包括原创研究以及支持项目目标的创新基于网络的工具的识别和开发。由项目总监布鲁斯·埃特林(Bruce Etling)领导的团队将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社区,重点关注中东地区。[19]

StopBadware 2006年,该中心与牛津互联网研究所,谷歌,联想和Sun Microsystems合作,建立了非盈利组织StopBadware,旨在阻止病毒,间谍软件和其他对开放互联网的威胁。[20] 2010年,StopBadware成为Google,PayPal和Mozilla支持的独立实体。[21]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旨在使所有人都能访问大型数字公共图书馆的项目。

研究课题

  • 法律、技术和知识创新;
  • 互联网、民主于公民社会推进;
  • 技术、法律与社会发展。[4]

參考文獻

  1. . 维普网. 201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2. . TechWeb. 2009-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3. . 新浪科技网. 2009-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4. . CNKI. 2011-02-03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