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簡稱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設在臺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地震博物館。全館座落地震遺址之上,沿斷層而建,以充滿特色的建築與遺址做藝術化的結合;並將部分地震後留下的樑柱土壤完好如初地作為教材展示,僅作部分安全性的補強。 展示內容包括地震科學、地震體驗與防災教育,做為以後專家研究跟教學使用,及幫助一般大眾建立正確的地震防災觀念。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921 Earthquake Museum of Taiwan
舊名地震博物館
成立日期2001年2月13日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坑口新生路192號
經緯度24°2′34.8″N 120°41′58″E
網站www.nmns.edu.tw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的內部
原光復國中隆起的跑道
光復國中校舍被九二一地震震毀後模樣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親水池
(由震毀之光復國中游泳池改建)

歷史

園區土地在九二一地震前是臺中縣立光復國民中學(今臺中市立光復國民中小學)校地,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震造成操場部分隆起,也造成校舍及校園毀壞;一線之隔,復興國小卻全然無損。經許多專家評估後,決定以光復國中校地為地震博物館,保存震後地震遺址及蒐集相關文物、圖像、圖書等資料,作為認識、暸解及體驗大自然力量的活教材。2001年2月13日,正式定名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2004年9月21日,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全部對外開放參觀。

園區第一期工程由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認養規劃興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負責之後的規劃與營運。

場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依附著原操場興建,全館沒有樑、柱系統,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整體為圓弧形,組成複雜,其特殊性及困難度均屬國內外首見。2004年遠東建築獎入圍、2004年榮獲台灣建築獎、2006年榮獲第三屆WA中國建築首獎等獎項。展示主題 — 「地球科學」、「車籠埔斷層」、「地震科學」、「照片紀實」、「蓋亞劇場」。

地震工程教育館:真實情境讓觀參觀者正視建築物結構與樓房安全的重要,展示主題 — 「毀壞教室展示區」、「安全的家」、「先進樓房減震技術」、「公共安全」、「遊戲角」。

影像館:利用原本光復國中活動中心改建成的影像館,集結了921地震相關照片及影音資料展示主題,展館內還有地震體驗屋,展示主題 — 「震起的台灣」、「重返九二一」、「人間溫情」、3D「劇場區」、「地震之前因後果」、「重建與新生」。

防災教育館:可了解救災及避難知識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展示主題 —「洪災審判庭-環境變遷·防洪思維特展」 、「防災西遊記特展」。

重建記錄館: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展示主題 — 「驚心動魄921」、「政策與法制」、「安置」、「重建」、「省思與變革」、「視聽區」。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