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地鐵

基輔地鐵烏克蘭語:;拉丁字母轉寫:Kýivskyi metropolitén;俄語:)是烏克蘭的第一個地铁系統,它亦是继莫斯科地鐵聖彼得堡地铁後前蘇聯所建造的第三個地下鐵路系統。載客量為每天170萬人次,佔基輔市公共運輸服務人次的34%。2005年基輔地鐵的年度統計服務人次累積有6億人次,2003年為5.978億人次,有支付車費的乘客約有3.886億人次。

基輔地鐵
Ки́ївський метрополіте́н
概覽
營運地區 烏克蘭基辅
服務類型地铁系統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66.1(41.1英里)
正線數目3
車站數目51
軌距1,520毫米/4英尺11 2732英寸
寬軌
開通營運1960年6月11日
日乘客量约138万人
網站www.metro.kyiv.ua
基辅地铁线路图

路線與車站

#路線名稱通车年份全長站數
1 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
196022.8公里18
2 奧波隆-特列姆基線
197619.4公里17
3 希列兹-佩切拉线
198923.9公里16
總數: 66.1公里51
日托米爾()站單拱頂月台
軍械廠()站出口
基輔地鐵的第一代列车

基輔地鐵是首3个前蘇聯建築的地鐵系统之一,它和莫斯科地铁聖彼得堡地鐵在設計上可以找到許多共同之處,最典型的是首3條路线的车站都在市中心三角地点交汇,路線的命名方式亦是數字編號加原計劃終點站服務區域,但一般情況下不會使用數字來稱呼路線。

基輔地鐵站中39个站都是地底站,其中一半的月台的整體深度相比另一半的地底站為淺。頂篷的設計多為典型的蘇式三柱橋塔設計(),5個為單拱頂設計,另外1站采用了不對稱二柱拱型設計。

較深的地底站的定義嚴格來說是其月台與對上地表的垂直差,有些地下路線因為是沿著山坡爬行因此其沿線站的月台雖然離地表「深」但實際位置比水平線要高,這類較深月台的設計多採用橋塔型,另外3站為圓柱型,兩站為牆柱型。其他6個站是非地底站,4站月台位於地面上,两站建於「Estacade」(軍用測敵堤壩)上。除了少數幾個站例外,基輔地鐵月台全為島式月台

基輔地鐵目前的兩座車廠分別位於奥波隆()区及达尔尼察()区,總共能容納617列車,以每5組成1列,共109班列車每天從上午6時到晚上0時服務乘客。

歷史

基輔快速運輸系統的最初方案是在1916年開始的,俄國的北美商業公司投資建設地鐵。最初是由沙皇政府實施的,後來則由短促的烏克蘭政權實施這個項目。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內戰裡取得勝利,地鐵的工程被擱置。到1936年,烏克蘭的首府已由哈爾科夫遷至基輔,基輔的蘇維埃高層分析過莫斯科運輸工程協會提交的地下運輸系統重建計劃後,籌備資金準備開展工程。1938年,俄國須備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工程暫且擱下。

基輔受到戰火摧殘,1949年八月,地鐵工程再次展開,作為戰後重建計劃的一部分,首段5.2公里長、共五個車站的鐵路在1960年開通(由火車站至第聶伯)。

這些車站是現今基輔地鐵的中心部分,是基輔地鐵1號線的一部分,基輔地鐵1號線由西至東橫跨整個城市。1965年,基輔地鐵1號線的建設已伸延到第聂伯站,經過最近完工的鐵路橋,橫渡第聂伯河,分別在1968年及1971年擴建到東面河岸的大型住宅區。同時,基輔地鐵1號線西端的擴建分別在1963年、1971年及2003年進行,伸延到斯维亚托申及日托米爾的住宅區。

南北線的鐵路工程在1970年代早期開展,首三個完工的車站在1976年通車,這是基輔地鐵2號線,並繼續朝南面及北面擴建。經過兩個階段的擴建工程後(1980年及1982年),鐵路延伸至基輔北部最大的住宅區噢波龍,站名以俄語顯示,附有烏克蘭語。1991年八月,烏克蘭宣佈獨立,站名改為以烏克蘭語顯示,附帶俄語。蘇維埃政權倒台後,牌匾及聲效都摒去俄語,然而,俄語名稱仍可見於俄語文學,一些飾物仍有雙語文字。

一些古老的標記在近期被取締,那些標示留有烏克蘭名稱的拉丁譯名及英文,特別是轉車或出口處的標記,拉丁譯名則只被保留於路線圖中。

營運

管理

基輔地鐵由市政府擁有的市營公司Kyivsky Metropoliten被鐵路服務部在1990年早期私營化(前称Kievsky Metropoliten Ordena Lenina, Imeni V.I.Lenina)。鐵路公司聘請了數千員工負責於隧道、鐵道、車站及駕駛列車工作。除此之外,車費及廣告的收入成為了支持整個系統的營運的支柱(由一間子公司Metroeklama控制),而建造整個鐵路系統工程是由另一子公司Kievmetrostroy負責,工程項目包括分派員工到相關部門協助建造車站及挖掘隧道。Kievmetrostroy是直接由地铁的盈利及国家注资,而大部分来自国家的津贴则是由基辅市政局从预算中批出。

單程代币售票机
舊款0.5格里單程代币
現行2格里單程代币

票價

自從2008年11月4日起,基輔地鐵單程票價不管搭乘距離、轉線與否(通行轉線站的轉線行人管道時不用過閘)一律為2赫里夫尼亚(簡稱「格里」或「格」)。入閘(付款)方式有:

  • 於地鐵大堂從自動販賣機(部分舊機只接受舊版的1格或2格鈔票)或票務處購買綠色塑膠代幣,入閘時投進一枚通過;
  • 使用公共交通月票,入閘時將膠片月票的磁帶側掃過入閘機的讀取器通過,一個月(或半月)內無限量通行;
  • 持有有效長者證件者可從有職員管理的入閘處免費通過

月票可於車站大堂的票務處購買(學生可從就讀學校的辦事處購買)。一月票銷售日期限定於每月的22號到下個月的10號。半月票則為15號到下個月的2號。月票不適用於私營小巴。現有的磁帶月票的技術並不完美,乘客使用磁帶月票入閘時可能需要多次重掃後讀取器才能成功讀取。基輔地鐵方面正在開發一套非接觸式射频识别(RFID)智能卡系統以取替現有的塑膠代幣及磁帶月票。2006年初基輔地鐵公司已經逐步於各車站的現有入閘機上安裝了智能卡讀取器。

另一商討中的議題是於基輔地鐵新車站落成後是否應該引入新收費系統如,以搭乘距離或地鐵收費區的逗留時間等等計算收費。而基輔地鐵票價的調整是由基輔市政府擬定後再呈交到國家政府進行審批才能通過。

票價歷史

起初1960年基輔地鐵剛開幕時的收費為0.5盧布,但於1961年為了與蘇聯的貨幣單位統一,之後30年的單程票價都固定為0.05盧布(5戈比)。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各前加盟國都遭受到極端通貨膨脹的影響,基輔地鐵的票價亦漸漸地上漲到1996年的30,000盧布(karbovanets──舊烏克蘭盧布單位)。隨著1996年烏克蘭新貨幣──赫里夫尼亚的發行,30,000盧布的票價改寫為0.3格里(30戈比)。到了2000年至2008年11月,票價加價到0.5格里。

搭乘環境

新式列車

基輔地鐵因為歷史攸久,車站設計的實用性亦顯得落後。一般島式月台只有兩邊或其中一邊設置有階梯或扶手電梯連接到出口大堂,舊站亦欠缺升降機以照顧傷殘人士。因基輔地鐵的車廂經常維修及翻新而且比起其他西方的地鐵系統落後,因此塗鴉及破壞的情況比起西方的鐵路系統沒有那麼嚴重。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應付一些流浪漢及醉酒人士,因此每個車站均派有保安員及警察以維持公眾秩序。受到近期各地恐怖分子襲擊的威脅,各個車站均加裝了閉路電視等監察設備。

所有在乘客如攜帶行李,均受制於條款所規定的尺寸並需要繳付額外費用。單車及動物在不許攜帶之列。直至現在,在車站內拍攝及業餘攝影亦在禁止之列,令一些業餘攝影師大為不滿。整條鐵路除了少數的兩個新建的車站外,基本上仍然缺少一些方便傷殘人士使用的設施。

未來規劃

基輔地鐵未來發展圖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基輔地鐵

基輔地鐵2號線及基輔地鐵3號線計劃將會在2020年後加建新的車站。基輔地鐵2號線將會伸延至特莱姆基()的住宅區。基輔地鐵3號線將會向西北伸延至附近及鲍里斯皮尔站及左岸站之間的第聂伯河畔。

基輔地鐵4號線計劃於2009年或2010年通車。最初有三個車站,全部位於現存鐵路的交叉點,將來的基輔地鐵4號線會位於基輔地鐵1號線,並與基輔地鐵1號線平行。

基輔地鐵5號線將會在2009年發表,預計基輔地鐵5號線會沿聶伯河畔由南至北鋪設,與基輔地鐵4號線及基輔地鐵1號線交叉於左岸()站。基輔地鐵5號線將會為基輔最大的住宅區Troyeshchyna提供服務。

在更遠的未來,快捷運輸系統被期望能發展環市的地面鐵路及來往基輔機場的快線。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