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樂靜

姜樂靜1962年),是台灣台中市第二位開業的女性建築師,九二一地震後,致力推動學校重建之「新校園運動」。[1]

姜樂靜出生於台灣台中市,曉明女中傑出校友,求學期間受到修澤蘭王秋華等女性建築師的影響,選擇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系[2]。1988年畢業,次年考取取建築師執照後,1991年開立姜樂靜建築事務所,第一個公共工程案為台中20號倉庫。2002年,東海建築研究所畢業[3]

姜樂靜獲得多座建築設計獎項:2001年因重建設計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校舍,獲得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傑出獎;2010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另也曾獲得內政部傑出建築師獎、遠東建築獎校園特別獎首獎、綠建築獎、傑出建築師獎等。代表作有台中火車站20號倉庫、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仁愛國中、親愛國小、二林高中、馬公高中、新民國小、大墩國小等校園設計案等[4]

姜樂靜的設計理念承襲了東海大學關懷社會的取向,認為建築應該與人充分的溝通,並運用當地的文化、環境特質來形塑適切的空間[3];她也是台灣「山海城鄉校園」的重要推手,透過建築與文化的結合,消弭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距離[5]。在重建校園的同時,她也與跨領域的文化團隊合作編寫了「潭南四書」,傳承部落文化[4]

參考文獻

  1. .
  2. Rani. . [2016-11-17].
  3. 張豪心. . 2014-04-30.
  4. 黃國治. . [2008-02].
  5. 趙曉慧. . 2005-11-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