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灭后蜀之战

宋灭蜀朝之战
北宋創國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964年-965年
地点
蜀朝东部、北部
结果 蜀朝君主孟昶战败投降,后蜀灭亡
参战方
北宋 蜀朝
指挥官与领导者
王全斌
崔彦进
王仁赡
刘光义
曹彬
王昭远
高彦俦
赵崇韬
韩保正
李进
兵力
步兵骑兵共计六万 不详

宋灭蜀朝之战,為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针对蜀朝发起的一場創國战争,以蜀朝灭亡而告终。[1]

战役背景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北宋平定荆湖一带[注 1][注 2],基本切断了蜀朝与中原地区其他各国的联系。而此时的蜀朝君主孟昶,在一心想要立功来给自己树立威信的知樞密院事王昭远的怂恿下,派兴州义军裨校赵彦韬、兴国军讨击使孙遇杨蠲等人前往北汉,准备联兵伐宋[注 3],过度的自大轻敌,使得蜀朝完全忽视了北宋随时可能攻伐而来的危险。

同时因蜀朝的地理位置使得蜀朝长期远离战火,四川地区局势较为太平。虽然蜀朝君王孟昶自登基以来立志吸取(前)蜀朝败亡的教训,并使蜀朝很快走向繁荣富裕,但在长时期和平后,统治者也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朝廷也日渐奢靡[2]

战役准备

北宋

乾德二年十一月,太祖赵匡胤派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崔彦进、樞密副使、左衛大將軍王仁赡率步騎兵三萬自凤州翻越秦岭入蜀;同时派遣侍衛親軍馬軍司都指揮使,江寧軍節度使刘光义、左神武將軍、樞密院承旨曹彬率軍自归州沿长江西进,两部步兵骑兵合计六万人。同时以給事中沈义伦、均州刺史曹翰负责战时物资转运。[注 4]

蜀朝

相比起北宋方面,蜀朝方面的准备略显仓促,蜀主孟昶在得知宋军来袭之后,派知樞密院事王昭远、武定軍節度使赵崇韬、山南西道節度使韩保正、李进四人率军抵抗,王昭远和赵崇韬率軍三萬自成都北上,扼守廣遠、劍門關,韩保正和李进率軍數萬駐守興元府。[注 5]

战役过程

兴州之战

十二月,王全斌部攻克后蜀军的乾渠渡、万仞、燕子等据点,直接攻克兴州,获取大量军需物资。后蜀守军退保西县,宋军顺势继续前进,攻克石圌、鱼关、白水阁等二十余个后蜀军据点。[注 6]

率军赶来的韩保正发现兴州失守之后,直接退保西县。此时宋军将领史延德已经率军抵达西县,韩保正不敢出战,布阵自守。宋军发动攻击,击破韩保正部,生擒韩保正和李进。[注 7]

嘉州之战

崔彦进部率军越过三泉山,抵达嘉州,在此大败后蜀军。后蜀军烧掉了栈道,并撤退至葭萌[注 8]

利州之战

嘉州之战后,王全斌采取康延泽的计策,分兵前进,一小部分兵力由崔彦进率领,修复了被后蜀军烧掉的栈道,随后进击并攻破了金天寨和小漫天寨;而大部队则由王全斌等率领,经罗川抵达深渡,在此与崔彦进会师。后蜀沿嘉陵江布阵,被宋军将领张万友击溃。后蜀军队撤退回大漫天寨,并于次日被宋军攻破。后蜀将领王昭远、赵崇韬率军来拒,三战三败,逃至利州北部,从桔柏津渡过嘉陵江,并随即烧毁浮桥,撤退至剑门关防御。王全斌率部随即进入利州,获取大量军粮。[注 9]

剑门之战

抵达成都

剑门之战后,蜀朝君主孟昶见大势已去,遂派趙國公、司空、尚書省左僕射、門下侍郎、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文館大學士李昊撰写降书。[注 10]王全斌率部赶到魏城时,降书由后蜀通奏伊审征交予宋军。[注 11]六天后,孟昶于升仙桥正式向宋军投降。[注 12]

夔州之战

夔州之战过后,刘光义部溯江而上,沿江各州望风而降。[注 13]

抵达成都

刘光义部在王全斌部进入成都几天之后抵达。[注 14]

战役结果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蜀朝此役过后灭亡,北宋共取得四十六个州、二百四十个县、五十三万四千零二十九户。整个战役历时仅六十六天。[注 15]此役过后,王全斌原准备顺势攻取云南,被宋太祖制止。[注 16]

战役影响

此次战役使得北宋得到了当时颇为富庶的巴蜀地区,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为后来的灭南汉灭南唐战争打下了基础。

同时,留守蜀地的王全斌骄奢淫逸,欺压当地百姓[注 17],并且克扣后蜀降军装备及钱财,导致后蜀降军哗变,公推全师雄为首领。王全斌在招抚时犯下重大失误,导致哗变愈演愈烈,[注 18]使得当地仍然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动乱。

注释

  1. 《续资治通鉴·宋记三·乾德元年》:继冲大惧,遂尽籍其三州,十七县,十四万二千三百户,奉表来归。
  2. 《续资治通鉴·宋记三·乾德元年》:湖南平,凡得州十四,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二百八十八。
  3.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会蜀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说知枢密院事王昭远曰:“公素无勋业,一旦位至枢密,不自建立大功,何以塞时论!莫若通好并门,令发兵南下,我自黄花、子午谷出兵应之,使中原表里受敌,则关右之地可抚而有也。”昭远然其言,劝蜀主遣孙遇、赵彦韬、杨蠲等以蜡丸帛书间行遗北汉主,言已于褒、汉增兵,约北汉济河同举。遇等至都下,彦韬潜取其书以献。
  4.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十一月,甲戌,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武信节度使大名崔彦进副之,枢密副使王仁赡为都监,宁江节度使范阳刘光义为归州路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合步骑六万分路进讨,给事中沈义伦为随军转运使,均州刺史大名曹翰为西南面转运使。
  5.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蜀主闻有北师,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招讨使,帅兵拒战。
  6.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十二月,辛酉,王全斌等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等寨,遂取兴州,败蜀兵七千人,获军粮四十余万斛,蜀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全斌又攻石圌、鱼关、白水阁二十馀寨,皆拔之。
  7.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蜀韩保正闻兴州破,遂弃山南,退保西县。马军都指挥使吏延德以先锋至,保正懦惧不敢出,遣兵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延德击走之,追擒保正及其副李进,获其粮三十馀万斛。
  8.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崔彦进与马军都监康延泽等逐北过三泉山,遂至嘉州,杀虏甚众。蜀军烧绝栈道,退保葭萌。
  9.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王全斌以蜀人断栈,大军不得进,议取罗川路入蜀。康延泽潜谓崔彦进曰:“罗川路险,众难并济,不如分兵修栈,约会大军于深渡可也。”彦进遣白全斌,全斌许之。不数日,阁道成,遂进击金山寨,又破小漫天寨,而全斌亦以大军由罗川至深渡,与彦进会。蜀人依江而阵,彦进遣步军都指挥使张万友等击之,夺其桥。会暮夜,蜀人退保大漫天寨。明日,彦进、延泽、万友分兵三道击之,蜀人悉其精锐来拒,又大破之,乘胜拔其寨,擒寨主义州刺史王审超、监军赵崇渥及三泉监军刘延祚。大将王昭远、赵崇韬引兵来战,三战三败,追奔至利州北,昭远等遁去,渡桔柏津,焚浮梁,退保剑门。壬申晦,全斌等入利州。获军粮八十万斛。
  10.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蜀主知剑州已破,元喆亦奔还,惶骇不知所为,问左右:“计将安出?”有老将石奉頵者对曰:“东兵远来,势不能久,请聚兵坚守以弊之。”蜀主叹曰:“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吾东向发一矢,今虽欲闭壁,谁肯效死者!”司空、平章事李昊劝蜀主封府库以请降,蜀主从之,因命昊草表。己卯,遣通奏太原伊审征奉降表诣军前。
  11.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乙酉,王全斌等次魏城,伊审征以蜀主降表至。
  12.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辛卯,王全斌至升仙桥,蜀主备亡国之礼,见于军门;全斌承制释之。
  13.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刘光义等发夔州,万、施、开、忠、遂等州刺史皆迎降。
  14. 全斌等入成都后数日,刘光义等始至,孟昶餽遗光义等,及犒师之礼并如初。
  15.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自全斌等发京师至昶降,才六十六日,凡得州四十六,县二百四十,户五十三万四千二十九。
  16. 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全斌及崔彦进、王仁赡等日夜宴饮,不恤军务,纵部下掳掠子女货财,蜀人苦之。
  18.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诏发蜀兵赴阙,并优给装钱,王全斌等擅减其数,仍纵部曲侵挠之。蜀兵愤怨,行至绵州,遂作乱,劫属县以叛,推蜀旧将全师雄为帅,众至十馀万,号兴国军。全斌遣马军都监朱光绪往招抚之,光绪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师雄怒,遂无归志,引众急攻绵州,不克,攻破彭州,入据之,成都十县皆起兵应师雄。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开幕府,置节度二十馀人,分据要害。崔彦进、高彦晖等分道攻讨,为师雄所败,彦晖战死,贼众益炽。师雄分兵断剑阁,缘江置寨,声言欲攻成都。自是随师雄为乱者一十七州,邮传不通,全斌等大惧。

参考资料

  1. 全文翻译并整理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及《续资治通鉴·宋纪四》。
  2. 路德. . 新浪历史网. 2015-05-13 [2016-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