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拉普朗虛

让·拉普朗什(Jean Laplanche,1924年6月21日-2012年5月6日),是一位法国作家精神分析学家及酿酒师。拉普朗什以其对精神性欲发展以及弗洛伊德诱惑理论的研究而闻名,并且还写了十余本精神分析著作。《激进哲学》杂志将拉普朗什描述为“他那个时代最具原创性以及最通晓哲学的精神分析学家”[1]。自1988年直到去世,他都在法国大学出版社安德烈·布吉尼翁皮埃尔·库特弗朗索瓦·洛贝一起指导将《弗洛伊德全集》从德文翻译为法文[2]

尚·拉普朗虚
出生1924年6月21日
 法國巴黎
逝世2012年5月6日
 法國博讷
国籍 法國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精神分析学葡萄栽培
受影响于雅各·拉岡加斯东·巴舍拉莫里斯·梅洛-庞蒂
施影响于科内利乌斯·卡斯托里亚迪斯朱迪斯·巴特勒

早年

让·拉普朗什于1924年6月21日出生于巴黎第四区,卒于2012年5月6日,是一位哲学家以及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拉普朗什在法国科尔多地区长大。年少时期,他曾活跃于天主教活动,并且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分子[3]。拉普朗什于1940年代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哲学,师从让·伊波利特加斯东·巴舍拉梅洛·庞蒂。1943年维系政府执政期间,拉普朗什加入了法国抵抗组织,并且活跃在巴黎和勃良第。1946年到1947年之间,拉普朗什在哈佛大学访问了一年。但他并未加入哈佛大学哲学系,反而加入了社会关系学系,并且开始对精神分析理论感兴趣。回到法国之后,拉普朗什开始参加雅克·拉康的讨论班,并且接受拉康的分析。在拉康的建议下,拉普朗什开始学习医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且成为了一个分析家,加入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直到去世,他都一直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会员。

拉普朗什于1947年开始接受雅克·拉康的分析。在拉康的建议下,拉普朗什首先开始接受医学训练,随后接受分析训练。拉普朗什之后进入精神病医院,并于1959年完成其医学博士论文,这篇论文随后于1961年以《荷尔德林与父亲问题》为题发表。1960年秋,拉普朗什于博纳瓦举办研讨班,在此研讨班当中,他与塞尔日·勒克莱尔做出了一篇报告:《无意识——一种精神分析式的学习》。1962年末,拉普朗什受丹尼尔·拉加什之邀进入索邦大学教学。

在拉康提出“回到弗洛伊德”之后,拉普朗什开始反对拉康的“父亲之名隐喻”以及“无意识像某种语言般被结构”,对此拉普朗什在1960年博纳瓦的研讨会《无意识》中进行了批判。 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中,拉普朗什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普遍诱惑理论。

拉普朗什继续着他的政治活动。1948年,在托洛茨基主义破灭之后,拉普朗什和其他人创建了社会主义或野蛮主义组,但由于受科尼利厄斯·卡斯托里亚迪斯的影响,他注意到这个组织团体的“环境已经不可能再存在了”。然而直到1968年,拉普朗什依然对“社会主义或野蛮主义这个问题很感兴趣”[1]

晚年

波尔玛地区酿酒

拉普朗什同妻子纳蒂尔一起经营波玛酒庄很多年。波玛酒庄乃是勃良第一片50英亩的酒庄,并且乃是科尔多地区持续时间最长的酒庄。拉普朗什在此定居并酿酒多年。2003年,拉普朗什夫妇出售了他们的地产[4]。一直以来,他们夫妇的葡萄酒都被公认为“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拉康的弟子酿造的葡萄酒”[5]

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拾穗者和我》当中介绍了拉普朗什和其妻子,既关于葡萄酒,又关于精神分析。纳蒂尔于2010年去世,而让·拉普朗什于两年之后离世。

精神分析家、科学人士和学者

让·拉普朗什乃是法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并于1969年到1971年担任其主席职位。之后他同让·庞塔利斯盖伊·侯硕极都成为学会的荣誉会员。 洛桑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以及雅典大学都授予拉普朗什名誉博士头衔。他还赢得过玛丽·西格妮奖

让·拉普朗什还是巴黎大学的退休教授,自1970年到1993年他都一直在巴黎大学执教:拉普朗什在巴黎七大的“临床人文科学系”教授并且研究精神分析。同时还指导学生们的论文,这些学生如今也在法国和其他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教授“大学中的精神分析”。

拉普朗什第一部著作出版于1961年。随后一年,他受丹尼尔·拉加什之邀进入索邦大学。自那开始,拉普朗什一直定期有作品出版。拉普朗什于1967年与其同事让·庞塔利斯一起出版了《精神分析的语音》,此书已经成为了精神分析界的标准参考读物。此书于1973年翻译成英文,1997年此书法文第十三版正式出版。拉普朗什于1969年到1971年之间担任法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之后由庞塔利斯继承其职位。拉普朗什的研讨班出版在七册《问题》系列当中,而他本人最重要的论文则出版在《未完成的哥白尼式革命》中。

思想理论

诱惑理论

拉普朗什对精神分析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包括普遍诱惑理论(théorie de la séduction généralisée)。拉普朗什对弗洛伊德的诱惑理论进行研究时,说到:

我的工作已经展现出了,为何弗洛伊德在这个理论中丢失了某些很重要的要点。但是说这个之前,我们必须回顾一下诱惑理论,我们必须了解诱惑理论。而且我认为忽视诱惑理论会致使人们回到前分析的某些事物上去。我们通过讨论诱惑理论来公正评判弗洛伊德,也许这比弗洛伊德自己所做的评判更加公正。弗洛伊德忘记了他理论的重要性,及其特殊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外在事件的重要性。[6]

拉普朗什提出重构弗洛伊德的优诱惑理论,将之作为一种真正的受压抑无意识起源的普遍理论,而不仅仅是神经症症状的病原学假设[7]。这个理论的目标是解释人类无意识的正常发展,同时这个理论也带来了转移理论,以及一般精神分析过程的理论[8]

拉普朗什强调“神秘的能指”通过父母的信息传递给他者,并且是作为无意识发生的关键元素:用拉普朗什的话来说,“神秘性在其自身当中是一种诱惑,而其机制是无意识的[9]。”因此拉普朗什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把成人他者的侵入性影响,和创伤性的登记、复现表象或者说他者在场的登记联系在了一起[10]

托勒密和哥白尼:未完成的革命

随着普遍诱惑理论的提出,拉普朗什以“未完成的哥白尼革命”为题发表了一个论文集,这些论文主要是谈论的是精神分析的“对象”——无意识,普遍诱惑理论强调这种革命是“未完成的”。

弗洛伊德不断地把精神分析的发现比作是哥白尼的革命,对拉普朗什而言,弗洛伊德既是“他自己的哥白尼,又是他自己的托勒密”。在哥白尼方面,对无意识的发现与诱惑理论紧密相连,诱惑理论保留了“他性”的意义;在托勒密方面,弗洛伊德的”回到自我理论“存在着误导。因此”拉普朗什所谓弗洛伊德的误入歧途“,就是从哥白尼式的精神概念灾难性转变为托勒密式的概念,这正是弗洛伊德用一个定位在个体中心的理论,取代了诱惑理论,而诱惑理论中的性欲正是作为一种“他性”去精神中心的[11]。拉普朗什将这种世界观错觉称之为托勒密式的,这种错觉就是自我觉得它自己占据了核心位置[12]

性别

让·拉普朗什说,性别范畴在弗洛伊德那里总是“缺席的或是没有得到关注”。成人在场时,儿童会产生疑问,这个疑问就是存在于成人身上差异是什么。性别指认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其延伸到了儿童的重要他人,以及儿童周围人群的语言和行为中”。儿童受到一些“指定”信息的“冲击”,而这些信息儿童必须将之进行翻译并理解,所有这些性别指认的信息都是由儿童身边的成人提供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这些人的幻想、他们无意识或前意识的期望都包含了这些信息[13] 。因此对于让·拉普朗什而言,“性别现行与性,然而性别并未组织起性,反而是性别受到性的组织。”父母身上的“性”元素是首要的,其在性别指认时制造混乱,因为成人身上的儿童性欲会在儿童出生时再次激活。

驱力或是客体?

拉普朗什的精神分析取向,与大多数英语世界的精神分析取向——如: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和克莱因派思想,最关键的差异在于拉普郎什坚持将驱力(Trieb)和本能(Instinkt)进行区分。与英语精神分析学派相反,拉普朗什—有点类似于拉康—消除了人类性欲之中的生物学残余[1]

作品

  • 《荷尔德林与父亲问题[14][15]》Hölderlin et la question du père [16]
  • 《问题讨论班第四:无意识和它我》Problématiques IV L'inconscient et le Ca
  • 《幻想的起源与原初幻想》Fantasme originaire Fantasmes des origines Origines du fantasme
  • 《精神分析中的生与死》Vie et mort en psychanalyse
  • 《问题讨论班第一:焦虑》Problématiques I : L'angoisse
  • 《问题讨论班第二:阉割,象征化》Problématiques II: Castration, symbolisations
  • 《问题讨论班第三:升华》Problématiques III : La Sublimation
  • Problématiques IV : L'inconscient et le ça, Paris, PUF, 1981, (ISBN 2-13-036714-3) (Quadrige, 1998).
  • 《问题讨论班第五:转移的先验性》Problématiques V : Le baquet-transcendance du transfert
  • 《给精神分析的新基础》Nouveaux fondements pour la psychanalyse
  • 《翻译弗洛伊德》Traduire Freud
  • 《未完成的哥白尼式革命》La Révolution copernicienne inachevée
  • 《弗洛伊德那里性欲的生物学困境》Le fourvoiement biologisant de la sexualité chez Freud
  • 《诱惑与启发之间:人类》Entre séduction et inspiration : l'homme,
  • 《扩展到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性欲》Sexual. La sexualité élargie au sens freudien

参考资料

  1. Fletcher and Osborn
  2. Roudinesco, Élisabeth. . Le Monde. [7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8) (法语).
  3. "Jean Laplanche"
  4. "Burgundy's Château de Pommard to Be Sold to Couple"
  5. "Saturday 29 September 2001"
  6. "An Interview with Jean Laplanche"
  7. E. S. Person et al.,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Textbook of Psychoanalysis (2005) p. 431
  8. Person, Psychiatric p. 431
  9. Anthony Elliott, Psychoanalysis in Contexts (London 1995) p. 44
  10. Anthony Elliott, Social Theory since Freud (London 2004) p. 64
  11. Larry O'Carroll, in A. Gaitanidas/P. Curk eds., Narcissism (London 2007) p. 94
  12. Lesley Caldwell , Sex and Sexuality: Winnicottian Perspectives (London 2005) p. 37
  13. Laplanche, quoted in L. G. Fiorini/G. A. Rose, Femininity (London 2010) p. 182
  14.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ainer Nägel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uke Carson
  15. .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
  16. About Hölderlin and the psychoanalysis, i.e. about the book of Jean Laplanche, cf. Roseline Bonnellier : « De Hölderlin et la question du père à la théorie de la séduction généralisée de Jean Laplanche : Avancée paradoxale de la traduction d'Œdipe en psychanalyse ». Württembergische Landesbibliothek Hölderlin-Archiv. Internationale Hölderlin-Bibliographie online Id.-Nr.: 26088052007.0170-1.2. 2007.0171-1/3- Elektronische Ressource. - Paris : [Bonnellier], 2007. - 1 CD-ROM (1041 S.) + Exposé [Ausdr., 18 S.] Zugl.: Paris, Univ. Paris XIII, Diss., 2007. - Systemvoraussetzungen : MS Word Textdatei. - Im HA auch als Papierausdruck (3 Bände) [HA2007.0171-1/3].Thèse également reproduite par l'Atelier National de Reproduction des Thèses (Diffusion ANRT) 59046 Lille Cedex France, ISBN 978-2-7295-7070-5 ; and Roseline Bonnellier, Sous le soleil de Hölderlin: Oedipe en question - Au premier temps du complexe était la fille, Paris, L'Harmattan, Collection "Études psychanalytiques", février 2010, 358 pages, ISBN 978-2-296-1041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