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的波妞

崖上的波兒》(日语:)是由宮崎駿導演、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6]

崖上的波兒
《崖上的波妞》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宮崎駿
监制鈴木敏夫
编剧宮崎駿
原著宮崎駿
主演山口智子
長嶋一茂
天海祐希
所ジョージ
奈良柚莉愛
土井洋輝
柊瑠美
矢野顯子
吉行和子
奈良岡朋子
配乐久石讓
片尾曲崖上的波妞藤岡藤卷大橋望美
摄影奥井敦
瀨山武司
制片商吉卜力工作室
片长101分
产地 日本
语言日語
官方网站https://www.ghibli.jp/ponyo/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2008年7月19日 (2008-07-19)
2009年1月17日 (2009-01-17)
2009年1月23日 (2009-01-23)
2020年12月31日
发行商 東寶
中影股份
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
预算36億日圓(3400萬美金)
票房2.01億美金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澳门
臺灣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故事簡介

大海中一隻小金魚偷偷離開她的家,乘著水母來到外界的世界,卻不慎卡在海洋垃圾裡的玻璃罐內,這時救了她的是一個小男孩「宗介」。

宗介將金魚救出後把她取名為「波妞」,並決心要保護她。喜歡上宗介的波妞,開始想要變成人類。

登場角色

波妞()

藤本和格蘭曼瑪蓮的女兒。本名布倫希爾德
偷偷離開家時不小心讓自己的頭卡在玻璃罐裡,而這時救了她的就是宗介,宗介把她命名為「波妞」。
有著類似人類的臉而被辰奶奶稱為「人面魚」,因為舔了宗介的血液而成為半人魚。
對於不喜歡的人物會對著對方用嘴噴水,喜歡的食物是火腿,喜歡的人是宗介,最後為了他而捨棄魔法,變成人類。

宗介()

保育園「向日葵園」的5歲男孩。心胸寬廣又耿直,在懸崖下遇見波妞並決心要保護她,到最後則喜歡上她。
平時以名字來稱呼自己的父母(理莎、耕一)。
年齡雖僅5歲,但已能懂得如何發送摩斯電碼

理莎()

宗介的母親。在日間護理服務中心「向日葵之家」工作。
性格開朗明快,平時開著被稱呼為「理莎車」()的小汽車載著宗介到幼兒所及通勤,並有著豪邁的駕駛技術。

耕一()

宗介的父親。內航貨物船「小金井丸」的船長,因為工作緣故不常在家。常使用摩斯電碼和家人對話。

珂藍曼瑪蓮()

波妞的母親。官方設定為海洋之母。海上的船員們看到其閃亮的身姿稱其為「觀世音」。能自由改變自己的身體大小。

藤本()

波妞的父親。以前是人類,不過現在是住在海裡的魔法使。
在海中駕駛自製的姥鲨號」(),有操縱水魚等魔物的力量及張開結界的能力。平時住在海底的珊瑚塔。
過去曾為海底兩萬里中鸚鵡螺號的成員,因迷戀珂藍曼瑪蓮而自願捨棄人類的身份投入海中生活。[7]
自1907年開始,用魔法淨化、精製海水,從中抽出「生命之水」,儲存在珊瑚塔裡的井,藤本想利用「生命之水」的力量,使地球再度來到如寒武紀的「海的時代」(希望可以藉此來結束憎恨的人類時代),不過卻被波妞奪去全部的「生命之水」。
在陸地上時為了防止皮膚乾燥,必須在周圍灑海洋深層水,被理莎誤認為是噴灑除草劑的怪人。
最後與宗介握手言和。

婦人()

波妞和宗介遇到的帶著孩子的女性。穩重大方。

波妞的妹妹們()

非常喜歡姊姊。幫助波妞逃出。

&芳江&紀子()

三者皆為在「向日葵之家」裡坐著輪椅(故事最後不再需要坐輪椅)的老奶奶們。
芳江與紀子兩人都與宗介關係良好。辰雖常在宗介前一付態度冷淡的模樣;但實際上也關心著宗介。

製作

經緯

《崖上的波妞》最初的構想來自於2004年的作品《霍爾的移動城堡》完成後,當時製作人鈴木敏夫指出《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角色蘇菲、馬魯克、火魔卡西法三者之間的互動非常有趣;便希望能做出這種適合兒童欣賞的動畫。[8][9]

最初擬定的企劃為改編作家中川李枝子的童話作品《不不幼兒園》(),這是一部關於托兒所小孩的故事,這部作品宮崎駿曾在2001年時將其中一段章節製成短篇動畫《捕鯨記》(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用短篇動畫電影)。後續宮崎駿以之前在瀨戶內海福山市鞆之浦的員工旅行時所觀賞的港町景色為靈感,進一步將作品暫擬定為《崖上的不不幼兒園》()[10][9]宮崎駿2004年曾在那裡待過2個月[11],而當時他住的地方正是懸崖上的小屋子[12]。之後宮崎駿帶著擬定的構想,在2006年10月帶領吉卜力的工作夥伴開始製作[12]

原本預定使用和以前一樣的表現手法,但在製作前閱讀了夏目漱石的作品《草枕》後,前往英國倫敦的泰特美術館,欣賞了約翰·艾佛雷特·米萊的畫作後,深受《歐菲莉亞(Ophelia)》的感動而對作畫方式重新評估[13]。之後,宮崎駿「想再回去紙上作畫的動畫根源,再一次,自己划槳,拉起帆渡海」。只用鉛筆作畫」的意圖,使這部作品不使用電腦(CG)作畫,而全部使用手繪作畫(但之後的色彩、攝影是數位處理),在一年半內,大約有70名工作人員畫了17萬張圖[14]。製片人鈴木敏夫說宮崎駿想在表現手法上發起新的挑戰,尤其此作80%的場景是海水,而這也是他第一次以大海為舞台[15],宮崎駿親自畫所有的波浪,試圖找出最好的呈現手法[12]。而宮崎駿表示有意去做一部連5歲小孩都能看懂的電影[14]

作品設定

  • 故事融合了安徒生童話的《美人魚》,並除去基督教色彩[16]
  • 劇中的月亮比平時還大,顯示了地球平衡的崩潰。除此之外,月亮還有更深的涵義[13]
  • 部份設定受到理察·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影響[13]
  • 劇中出現類似泥盆紀的海中生物,但實際上這些生物是宮崎駿想像出來的[13]
  • 波妞的造型來源出自於該作品的作畫監督近藤勝也當時約3歲大的女兒。[17][18]
  • 「波妞」這個名字為宮崎駿所想的點子;他認為這聽起來就像是用來形容碰到柔軟東西時的擬聲詞[19]
  • 角色宗介是以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5歲時為藍本[20]
  • 「宗介」這個名字來自夏目漱石的小說《[13]
  • 藤本的模特兒則為作畫監督近藤勝也,為宮崎駿參訪近藤家後所想的靈感。[17][18]

聲演

配音 角色
日本 台灣 香港 美國
奈良柚莉愛 陳若甄 金貞彤 諾亞·塞拉斯 波妞(ポニョ)
土井洋輝 唐天 王樹熹 法蘭奇·裘斯 宗介(そうすけ)
山口智子 馬君珮 謝安琪 蒂娜·菲 理莎(リサ)
長嶋一茂 夏治世 马特·戴蒙 耕一(耕一)
所喬治 李香生 高翰文 連恩·尼遜 藤本(フジモト)
天海祐希 李直平 杜雯惠 凯特·布兰切特 珂藍曼瑪蓮(グランマンマーレ)
矢野顕子 使用原音 波妞的妹妹(ポニョの妹達)
所喬治 使用原音 水魚(水魚)
吉行和子 陳季霞 莉莉·湯姆琳 辰婆婆(トキ)
奈良岡朋子 崔幗夫 貝蒂·懷特 芳江婆婆(ヨシエ)
左時枝 陳季霞 克蘿麗絲·利奇曼 嘉代婆婆(カヨ)
柊瑠美 謝佼娟 莫娜·馬歇爾 婦人(婦人)
羽鳥慎一 柯特·努特森 氣象播報員(アナウンサー)
平岡映美 潔西卡·羅斯 久美子(クミコ)
大桥望美 可憐(カレン)
神木隆之介
柳橋朋典
手塚祐介
澀谷遙
山本郁子
つかもと景子
田中明生
石住昭彦
斎藤志郎
金沢映子
山本道子
佐々木睦
田畑ゆり
片岡富枝
山本与志恵
竹口安芸子
脇田茂
沢田冬樹
川辺邦弘
塚本あい
林美秀
劉傑
梁興昌
何志威
康殿宏
其他聲優(その他の声優)

工作人員

  • 原作、分鏡劇本、導演:宮崎駿
  • 監製:鈴木敏夫
  • 出品人:星野康二
  • 音樂:久石讓
  • 作畫監督:近藤勝也
  • 作畫監督補:高坂希太郎、賀川愛、稻村武志山下明彥
  • 原畫:田中敦子、山田憲一、芳尾英明、山森英司、二木真希子、大塚伸治/小西賢一、本田雄
  • 動畫檢查:館野仁美
  • 動畫檢查補:、藤井香織
  • 作畫協力:AnimeToroToro中村ProductionStudioTakurankeStudioCockpit動畫工房GONZOBrain's・Base龍之子ProductionKhara
  • 美術監督:吉田昇
  • 美術監督補:田中直哉、春日井直美、大森崇
  • 背景:伊奈涼子、芳野滿雄、、福留嘉一、武重洋二男鹿和雄
  • 色彩設計:保田道世
  • 映像演出:奥井敦
  • 編輯:瀨山武司
  • 整音:井上秀司
  • 音響效果:笠松廣司
  • 錄音演出:木村繪理子
  • 指揮、鋼琴演奏:久石讓
  • 演奏:新日本交響樂團
  • 聲:麻衣
  • 合唱:栗友會合唱團
  • 特別協贊:
  • 特別協力:LAWSON讀賣新聞
  • 製作擔當:奥田誠治、福山亮一、藤卷直哉
  • 制作:吉卜力工作室

主題曲

  • 海的媽媽()
歌:林正子 作詞:覺和歌子、宮崎駿(覺和歌子「」(魚)改編) 作曲、編曲:久石讓
  • 崖上的波妞()
日語版
歌:藤岡藤卷大橋望美 作詞:近藤勝也 補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主題曲異常地在電影公開半年多前(2007年12月5日)就已先行發售。發賣首週排名115名,在電影上映首週急升到第6名,在8月4日時升到第3名,創下歷代吉卜力主題曲紀錄[21]。另外是Oricon2008年單曲排行第14名[22]
粵語版
歌:何鎂沂、區瑞強 作詞:謝安琪[23] 作曲、編曲:久石讓
中文版
歌:吳青峰、李樂祺 作詞:藍小邪[23] 作曲:久石讓

作品文宣

  • 能生在這個世界真好()──由鈴木敏夫提供。

票房

此片在日本481家戲院上映(國產電影的紀錄),上映首日票房達到紀錄保持者《千与千寻》的83%[24]。上映三日票房收入達15億日圓[25]。但在2ch上的討論指出,《神隱少女》只在336家戲院上映,而它首日票房為5.5億日圓,《崖上的波妞》相對的上映戲院較多卻只有4.5億日圓,並貼上在東京的戲院裡空的座位的照片,和之前的大排長龍與座無虛席形成強烈對比[26]。上映31日後票房則突破100億日圓[27]

台灣方面,最終票房$4170萬新台幣[28]

反應

日本時報給此作4到5顆星的評價,並讚揚它的單純主題元素和視覺效果,把它和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龍貓相提並論[29]。美國影評家羅傑·艾伯特則給予《崖上的波妞》4顆星的評價,並認為畫面上的手法表現能讓成人或幼童皆能感受到作品的奇幻魅力。[30]

2010年2月5日在日本電視台首次於電視頻道上播放時,在關東一帶曾獲得高達29.8%的收視率。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後,由于本片中有海啸拍打崖边的画面,容易让人引起災後的联想;加上宫崎骏激烈反核,後續本片遭日本各大电视台无限期禁播[31]

獲獎紀錄

  • Mimmo Rotella財團獎
  • 入選第65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競賽名單[32],最終獲得數位未來電影影展特別獎與Mimmo Rotella財團獎[33]
  • 意大利雜誌《CIAK》觀客獎[34]
  • 2008年度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獎[35]
  • 2008年電影院大獎:票選最佳電影第10名
  • 2008年第18屆日本影評家大獎:電影音樂獎
  • 2009年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第8回東京動畫獎年度最佳動畫、國內劇場部門優秀作品獎、原作獎(宮崎駿)、美術獎(吉田昇)[36]
  • 2009年第32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動畫作品獎、最優秀音樂獎(久石讓)、岡田茂獎(吉卜力工作室)[37]
  • 2009年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久石讓)[38]

音樂專輯

印象專輯

久石讓印象专辑
发行日期2008.03.05
录制时间Bunkamura Studio
ON AIR麻布Studio
Sound City
Victor Studio
音響House
吉卜力工作室
类型印象專輯
时长34:43
唱片公司Tokuma Japan Communications
久石讓
曲目[39] 創作
1.崖上的波妞() 作詞:近藤勝也 補充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藤岡藤卷&大橋望美
2.珊瑚塔() 作曲&編曲:久石讓
3.波妞來了()
4.海的媽媽() 作曲&編曲:久石讓 小提琴獨奏:豐嶋泰嗣
5.妹妹們() 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Little Carol
6.藤本的主題歌() 作詞:藤岡藤卷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藤岡藤卷
7.發光信號() 作曲&編曲:久石讓
8.波妞的搖籃曲() 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大橋望美
9.真正的心情() 作詞:藤岡藤卷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藤岡藤卷
10.向日葵之家的迴旋曲() 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藤澤麻衣

原聲帶

久石讓原声带
发行日期2008.07.16
录制时间ON AIR麻布Studio
类型原聲音樂
时长68:35
唱片公司Tokuma Japan Communications
久石讓
曲目[40]創作/演唱
1.深海牧場() 作曲&編曲:久石讓
2.海的媽媽() 作詞:覺和歌子&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林正子
3.邂逅() 作曲&編曲:久石讓
4.海灣之鎮()
5.久美子()
6.波妞與宗介()
7.空空的水桶()
8.發光信號()
9.要成為人類!()
10.藤本()
11.妹妹們()
12.波妞的飛行()
13.暴風向日葵之家()
14.海灣之魚波妞()
15.波妞與宗介II()
16.理沙的家()
17.新的家人()
18.波妞的搖籃曲()
19.理沙的決心()
20.曼瑪蓮()
21.流星之夜()
22.玩具船()
23.前往Dipnorhynchus之海()
24.船隊的行進()
25.小嬰兒與波妞()
26.船隊的行進II()
27.宗介的航海()
28.宗介的眼淚()
29.水中的小鎮()
30.母親的愛()
31.隧道()
32.辰婆婆()
33.妹妹們的活躍()
34.母親與海的讚頌歌()
35.終曲()
36.崖上的波妞() 作詞:近藤勝也 補充作詞:宮崎駿 作曲&編曲:久石讓 演唱:藤岡藤卷&大橋望美

雜談

  • 宮崎駿當時在擬定企劃時,向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比起製作以幼兒所為題材的動畫、他個人更希望能建立一間真正的幼兒所。之後在2008年便完成了讓已有兒女的吉卜力工作室員工;專門使用的幼兒所「三隻小熊的家」()[9][41]
  • 《崖上的波妞》在2008年7月19日舉辦的首映公開會當天,日本恰巧在海外發生3級的地震而發佈海嘯警報,因動畫劇情中有波妞在海嘯上奔跑的橋段,宮崎駿當時在會場上開玩笑表示看來是波妞現身了。[42]
  • 起初鈴木敏夫在《崖上的波妞》上未採用任何宣傳用的文宣標語。之後鈴木敏夫從波妞與小嬰兒的那一段章節中;感覺到那名嬰兒似乎很不開心被生在這世上的模樣,便逆向操作想到作品的文宣標語「能生在這個世界真好」()[43]

参考文献

引用

  1. . 亚马逊中国.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2. MovieSuper.com·崖上の波兒
  3. . [200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4. .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2013-04-26].
  5. . Netflix. [2020-12-13].
  6. . walkerplus. [201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0) (日语).
  7. 折返點 1997~2008:499頁
  8. 樂在工作:182頁
  9. :104頁
  10. 樂在工作:183頁
  11. . GhibliWorld. 2008-03-08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英语).
  12. . GhibliWorld.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英语).
  13. . 吉卜力.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5) (日语).
  14. . GhibliWorld. 2008-07-17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英语).
  15. . . 2007年3月27日. NHK綜合頻道.
  16. . 吉卜力.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4) (日语).
  17. :109頁
  18. :155頁
  19. . 2008-08-03 [201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7).
  20. . 中國時報. 2008-02-19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8).
  21. . Oricon. 2008-07-29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日语).
  22. . Oricon. 2008-12-11 [200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2) (日语).
  23. . Variety Japan. 2008-07-19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7).
  24. . 讀賣新聞. 2008-07-23 [2008-08-05].
  25. . Variety. 2008-07-21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6) (英语).
  26. . 讀賣新聞. 2008-08-20 [2008-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4).
  27. 《送行者》2009台灣日片王 踩《波妞》吞5千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9.12.23 蘋果日報
  28. . 日本時報. 2008-07-11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英语).
  29. 羅傑·艾伯特. . 2009-08-13 [201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2).
  30. . 联合日报在线. [2011-07-12] (中文).
  31.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1) (英语).
  32.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200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0) (英语).
  33. . Cinema Today. 2008-09-06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2) (日语).
  34. . 每日電影獎. 2009-01-22 [200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日语).
  35. . 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2009. 2009-02-19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日语).
  36. . 日本電影金像獎.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日语).
  37. . [200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中文(繁體)‎).
  38. . Amazon.co.jp. [2013-09-03] (日语).
  39. . Amazon.co.jp.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语).
  40. 折返點 1997~2008:471頁
  41. :144頁
  42. :107頁

書籍

  • . 日本: 德間書店. 2008. ISBN 978-4-19-720257-7.
  • . 日本: 德間書店. 2011. ISBN 978-4-19-720326-0.
  • 鈴木, 敏夫. . 台灣: 台灣東販. 2009. ISBN 978-986-176-961-5.
  • 宮崎, 駿. . 台灣: 東販出版. 2010. ISBN 978-986-251-340-8.

外部連結

 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 星期二 09:00-11:13
崖上的波兒
(2011.12.27)
多啦A夢大電影 大雄與綠之巨人傳
(2011.12.26)
狼羊物語
(2011.12.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