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沃納女獵龍屬

巴利沃纳女猎龙属学名:,意为“巴利沃纳的女猎人”,以化石发现地附近的巴利沃纳命名)是一棘龙科恐龙,生存于1.294亿至1.25亿年前早白垩世西班牙模式种和唯一的物种加诺氏巴利沃纳女猎龙Vallibonavenatrix cani)。正模标本是部分骨骼,发现于卡斯特利翁省莫雷利亚组。该属被发现与北非棘龙关系密切,因此分配到棘龙亚科[1]

巴利沃纳女猎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早期,巴列姆阶
129.4–125 Ma
PreЄ
复原图,根据化石及其亲缘动物绘制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棘龙科 Spinosauridae
亚科: 棘龙亚科 Spinosaurinae
属: 巴利沃纳女猎龙属 Vallibonavenatrix
Malafaia et al., 2019
模式种
加诺氏巴利沃纳女猎龙
Vallibonavenatrix cani

Malafaia et al., 2019

发现与命名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业余化石猎人胡安·加诺·福尔纳(Juan Cano Forner)在西班牙卡斯特利翁省埃斯波特斯自然公园(Els Ports Natural Park)采集化石。他在巴利沃纳的圣塔盖达地(Santa Águeda locality)挖掘了许多中生代脊椎动物遗骸,其中包括恐龙化石。福尔纳将这些化石作为私人收藏,1994年,该化石被确认为博物馆收藏。2007年,西班牙古生物学家费尔南多·戈麦斯·费尔南德斯(Fernando Gómez-Fernández)和他的同事发表了福尔纳收藏的兽脚亚目动物骨骼的临时描述。标本中的其他化石包括一个颈椎(颈部)、六个背椎(背部)、一个几乎完整的骶骨、神经突碎片、四个尾椎(尾部)、十根肋骨和部分碎片、三个不完整的人字骨、一个几乎完整的左髂骨(髋骨)、右髂骨碎片、不完整的右侧和左侧坐骨(下部和最后侧髋骨),以及一些被认为属于耻骨近端部分的碎片(耻骨)。[1]

2019年,Elisabete Malafaia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他们对棘龙科恐龙一新、新的描述,此标本中的部分骨骼被作为该属的正模标本,并正式命名为加诺氏巴利沃纳女猎龙Vallibonavenatrix cani)。属名中的Vallibona指化石发现地巴利沃纳,拉丁语后缀"-venatrix",意思是“女猎人”;种名是为了纪念加诺·福尔纳。巴利沃纳女猎龙代表了从伊比利亚半岛发现的化石最完整的棘龙科。[1]

叙述

巴利沃纳女猎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两足食肉动物。脊椎上的神经棘向上突出且高度中等,一根已知的神经棘从底部到顶部呈梯形展开(呈扇形),类似棘龙科鱼猎龙。这两个分类群的神经棘之间形态的相似性可能表明巴利沃纳女猎龙具有由细长的神经棘形成的背帆,这在棘龙类中很常见。巴利沃纳女猎龙的骶骨具有较深的侧凹气腔。骨盆中的坐骨也是高度气腔化的,并有较大的空腔。[1]

分类学

激龙的骨骼重建,位于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

2019年,Malafaia和她的团队将巴利沃纳女猎龙归入棘龙科,这是一个大型坚尾龙类中的一,传统上分为两个亚科:棘龙亚科和重爪龙亚科。虽然它的外形很像是欧洲的重爪龙亚科,如来自巴列姆阶的西班牙和英国的重爪龙;但研究发现其与棘龙亚科,如南方超大陆冈瓦纳上的棘龙激龙,以及亚洲的鱼猎龙更为接近,因此叙述者将其归入棘龙亚科。以下演化树根据Malafaia等人(2019年)的研究:[1]

棘龙科
棘龙亚科

崇高龙

鱼猎龙

棘龙 (MSNM V4047)

棘龙 (正模标本)

巴利沃纳女猎龙

重爪龙亚科

重爪龙

斯基玛萨龙

似鳄龙

古生态学

巴利沃纳女猎龙来自于莫雷利亚组,该地层可追溯到1.294亿至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巴列姆阶[1]此生态环境中与它共存的恐龙包括鸟臀目贝尼萨特禽龙贝氏莫雷利亚齿龙、一种不确定的蜥脚类以及一种不确定的重爪龙亚科。[2][3]

参考资料

  1. Elisabete Malafaia; José Miguel Gasulla; Fernando Escaso; Iván Narváez; José Luis Sanz; Francisco Ortega (2019). "A new spinosaurid theropod (Dinosauria: Megalosauroidea) from the late Barremian of Vallibona, Spain: Implications for spinosaurid diversity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Cretaceous Research. in press: 104221. doi:10.1016/j.cretres.2019.104221.
  2. Weishampel, David B; et al. (2004). "Dinosaur distribution (Early Cretaceous, Europe)." In: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562. ISBN 0-520-24209-2.
  3. Verdú, F.J.; Godefroit, P.; Royo-Torres, R.; Cobos, A.; Alcalá, L. . Cretaceous Research. 2017, 74: 65–86. doi:10.1016/j.cretres.2017.02.0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