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的摩警察局

巴尔的摩警察局Baltimore Police Department,简称BPD)于1853年3月16日由马里兰州立法机关宣布组建,负责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警力部署。警察局下辖10个区,其中9个根据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另有一个公屋区(Public Housing Section),辖区陆地面积为203平方千米,水上面积为20平方千米。

Baltimore Police Department
巴尔的摩警察局
巴尔的摩警察局徽章
简称BPD巴尔的摩
成立时间1845
国家/地区 美國
性质
  • 地方民事警察
  • 地方行政执法部门
驻地/总部巴尔的摩
领导
局长(Commissioner)福瑞得里克·H·毕勒菲德三世(Frederick H. Bealefeld III)
人员装备
职员数4,000
警官3,100
非誓约职员900
辖区9
其他信息
辖区面积238.5 km²
辖区人口650,000
网站巴尔的摩警察局官网

历史

1784年,当时还是镇的巴尔的摩建立后近60年,当地出现了负责推行城镇法律并监禁违法者的治安官队伍,这是当地创立警局的首次尝试。1845年,根据州立法机关决议,“为巴尔的摩市提供更好的生命和财产保障”,巴尔的摩警察局成立。1861年美国内战期间,警察局被联邦政府接管,并由美国军方运作,直到次年再次交还立法机关。

根据2003年美国司法部一份于2000年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巴尔的摩警察局是美国第八大市立警察部门,共有3,034名警官。而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巴尔的摩人口为651,154,在美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17位。

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巴尔的摩警察局警官是警佐威廉姆·乔丹(William Jourdan),他在1857年10月14日举行的巴尔的摩市议会首次选举时被不明枪手射击致死。根据2006年的统计,共有118名警官因公殉职,在同时其是马里兰州最多的。

警局中的非裔美国人

由于历史原因,爱尔兰裔美国人占据着警局大多数,[1]直到1937年,巴尔的摩警察局才有了首位非裔美国人警官薇奥莱特·希尔·怀提(Violet Hill Whyte)。[2]1938年,警局雇佣了首批男性非洲裔警官,他们是小沃尔特·T·尤班克斯(Walter T. Eubanks Jr.)、哈利·S·斯科特(Harry S. Scott)、米尔顿·加顿勒(Milton Gardner)和小J·海瑞姆·巴特勒,四人都被委派便衣工作。[3]1943年,黑人警官终于被允许穿著警察制服,截至1950年,警局已有50名黑人警官。[3]1962年枪击致死的巡警小亨利·史密斯是首位因公殉职的黑人警官,他当时打断了巴尔的摩市东区米尔顿大道的一场赌博。[4]

警察部门在1966年之前都没有完全融合。[5]1966年以前,非洲裔警官被禁止使用巡逻车,只能徒步巡逻。他们没有警衔,也被禁止巡逻白人社区,而且常常被指派到缉毒或者卧底便衣任务。[5]此外,他们还常常受到白人同事以及他们巡逻的黑人社区居民的种族攻击。[6]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警局和这个大量黑人聚居的城市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因警方的粗暴行为导致的种族暴乱遍及全美国,而由于数名白人警官的不当行为使得巴尔的摩被认为是暴力的源头。当时警方还受到国际警长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efs of Police,简称IACP)的调查。根据该联合会的报告,巴尔的摩是当时美国最腐败及守旧的警局,与巴尔的摩市的非裔美国人社区完全没有互信关系。[7]该报告中要求巴尔的摩警察局作出改变,而改变几乎同时进行,新警长唐纳德·帕默劳(Donald Pomerleau)走马上任。帕默劳是前海军出身,他参与了调查报告的撰写,并承诺将革新警局,改善与巴尔的摩黑人社区的关系。[8]

帕默劳上任后,警局采取改革措施以改善同日益壮大的黑人社区的关系,在部门内部结束了种族隔离。越来越多的非裔美国人加入警局。在马丁·奥马里(Martin O'Malley)担任市长期间,警局的黑人警官比例一度达到43%。[9]尽管警局在改善与占巴尔的摩大多数的黑人社区关系方面取得进展,但在毒品等问题上依然存在冲突。[10]

合并

20世纪60年代,巴尔的摩市公园警察被吸收进巴尔的摩警察局。2005年,巴尔的摩市警察部门房屋管理局解散,交由巴尔的摩警察局管理。目前巴尔的摩校园警察部门正考虑合并进巴尔的摩警察局。

雇员

巴尔的摩警察局有接近4000名公务员和宣誓人员。其中包括调度员、犯罪鉴识科技术人员、教士以及未持枪的协警人员。

装备

巴尔的摩警察局所用直升机

交通工具

巴尔的摩警察局警用摩托车

巴尔的摩警察局警用车主要有两种:福特Crown Victoria Police Interceptor和雪佛莱Impala。还有一些旧款的雪佛莱Caprice仍在服役。警用摩托车使用的是哈雷摩托车。所有车辆都是白底,上有蓝色和银色条纹。警徽的图案印在两侧前门上。部分高层和特勤组使用无标示的道奇Chargers以及混合版Kias。

武器

基本装备是.40口径格洛克22手枪。警员还配备有Monadnock可伸缩式警棍,电击装置(Taser X26)以及胡椒催泪枪(OC pepper spray)。警方同时配置有雷明登870霰弹枪,此外还有减小杀伤力版本的870。在紧急情况下,警员还可以使用G36突击步枪,此枪发射5.56×45毫米北约制式步枪弹。

警衔

巴尔的摩警察局的警衔如下:

头衔 徽章
局长(Police commissioner)
副局长(Deputy Police Commissioner)
警长(Chief)
高级警监(Colonel)
高级警督(Lieutenant Colonel)
区警长(Major)
警监(Captain)
警督(Lieutenant)
警司(Sergeant)
警探(Detective)
警员(Police Officer)

参考资料

  1. Simon, David. . 4th. Owl Books. 2006: 85 [1991]. ISBN 0-8050-8075-9. ....a predominantly Irish force.
  2. Baltimore firsts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4).
  3. Farrar, Hayward. 1s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113 [1998]. ISBN 031330517X.
  4. . [201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0).
  5. Simon, David. . 4th. Owl Books. 2006: 111 [1991]. ISBN 0-8050-8075-9.
  6. Simon, David. . 4th. Owl Books. 2006: 111 [1991]. ISBN 0-8050-8075-9. black officers were still prohibited from riding in radio cars-legally prohibited.... limited in rank, then quarantined on foot posts in the slums or used in the fledging narcotics unit. On the street, they endured the silence of white colleagues; in the station house they were insulted by racial remarks at roll calls and shift changes.
  7. Simon, David. . 4th. Owl Books. 2006: 111 [1991]. ISBN 0-8050-8075-9. Black Baltimoreans grew up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wo offenses-talking up to a city cop, or worse running from one-were almost guaranteed to result in a beating at best, or gunfire at worst.
  8. Simon, David. . 4th. Owl Books. 2006: 110–113 [1991]. ISBN 0-8050-8075-9. Maryland's governor and Baltimore's mayor took the IACP assessment seriously: They hired the man who wrote it.
  9. ., The Seattle Times (December 7, 2006)
  10. Simon, David. . 1st. Broadway Books. 1997: 165–166 [1997]. ISBN 0-7679-0030-8. Not surprisingly, some of the most feared and most despised Western District officers along Fayette Street-Shields, Pitbull, Peanuthead, Collins-are black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