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阿萨德

巴沙尔·阿萨德阿拉伯语 1965年9月11日),现任叙利亚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元帅军衔[1]。他是已故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之次子,曾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三次當選總統。

巴沙尔·阿萨德
阿萨德2018年在俄羅斯
 叙利亚总统
现任
就任日期
2000年7月17日
总理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米鲁
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
阿德尔·萨法尔
利亚德·法里德·希贾布
欧马·加拉瓦基(代理)
瓦埃勒·納德爾·哈勒吉
伊馬德·哈米斯
侯赛因·阿尔努斯
前任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代理)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叙利亚地区书记
现任
就任日期
2000年6月24日
副职法鲁克·沙雷(2006年-)
纳贾·阿塔尔(2006年-)
(副书记)
前任哈菲兹·阿萨德
个人资料
出生巴沙尔·哈菲兹·阿萨德
بشار حافظ الأسد

(1965-09-11) 1965年9月11日
叙利亚大马士革
政党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其他政党全国进步阵线
配偶阿斯玛·阿萨德2000年結婚)
儿女3名子女
母校大马士革大学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阿拉维派
军事背景
效忠 叙利亚
服役叙利亚武装力量
服役时间1988年-
军衔元帅
部队叙利亚共和国卫队(2000年以前)

早年

1965年9月11日,巴沙尔·阿萨德出生于大马士革。家鄉位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卡尔达哈区。

阿薩德在大馬士革大學學習醫學,並於1988年畢業。然後他在軍醫院眼科行醫,於1992年到英国倫敦西區眼科醫院學習,并结识了后来成为其妻子的阿斯玛·阿萨德。巴沙尔原来想成为一名眼科医师,在政治则并没有太多抱负。

但在1994年,因其父原本培养的接班人巴塞勒·阿萨德(巴沙尔长兄),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他的父親希望他接替巴西尔·阿萨德擔任敘利亞領導人。因此阿薩德回到敘利亞的家,以「溫和的眼科醫師」形象出現在敘利亞公眾前並獲得支持[2]。他去到霍姆斯軍事學院,五年後成為一名上校。他作為他父親的顧問,採取行動打擊腐敗。

总统

巴沙爾和第一夫人阿斯玛·阿萨德
巴沙爾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2010年)
巴沙爾和巴西總統卢拉(2010年)

2000年哈菲兹·阿萨德去世后,根據敘利亞法律規定,總統必須至少40歲,叙利亚议会立即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年龄下限从40岁调低到34岁,6月巴沙尔顺利当选。他也任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成為敘利亞復興黨領導人。巴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上台后,主要着手于叙利亚的经济建设,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则趋向停滞。

巴沙尔·阿萨德家族属于阿拉维派教徒(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支派,占什叶派人口的13%)。由于穆斯林占叙利亚人口的87%,其中逊尼派占74%,什叶派占13%,所以阿拉维派仅占叙利亚总人口的6%。[3][4]不过,阿拉维派人士控制着该国的安全部队,叙利亚政府也一直完全依靠着阿拉维派控制的军队来打击反对政府的人:巴沙尔的弟弟,马赫尔·阿萨德领导着该国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和第四装甲部队;巴沙尔的姐夫,阿瑟夫·沙乌卡特(巴沙尔的姐姐布舒拉·阿萨德的丈夫)是军队的副总参谋长。

这些都使得逊尼派民众产生了深深的怨恨。[5][6]作为该国少数种族的库尔德人也为此产生许多抱怨和抗议行为。[6]他維持其父過去的世俗伊斯蘭路線,反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巴沙尔坚决反对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2007年,巴沙爾在全民公投中以99%得票率,成功連任,開始第二個七年的總統任期。2014年,巴沙爾成功連任,開始第三個七年的總統任期。

内战

2011年1月下旬开始,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及其政府正面临着执政危机。2011年1月31日,《华尔街日报》采访了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他表示现在是时候开始改革了;对于发生在突尼斯埃及也门等国的运动的看法时,他说中东已经到了一个新时代,阿拉伯统治者需要做更多改变以适应民众不断崛起的经济需要和政治诉求。[7][8]

巴沙尔曾表态叙利亚不会受到埃及示威运动的影响。[9]阿萨德的顾问夏班指责逊尼派教士们煽动了逊尼派民众的叛乱。[10]

2012年3月15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敘利亞衝突爆發一周年之際再次發出呼吁,要求敘利亞各派結束一切暴力行為,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危機。潘基文在3月15日發表的一份書面聲明中指出,一年前的今天,敘利亞民眾走上大馬士革街頭,他們呼吁權利和自由的和平示威運動,在幾天內得到了來自其他城市民眾的響應。然而,敘利亞當局卻對此予以鎮壓,加上不明武裝分子多次策動襲擊,導致遠遠超過8000人死亡,包括大量平民與一部分士兵。[11]

2014年6月3日,敘利亞舉行自阿萨德家族1970年執政以來首次舉行的差額總統選舉,結果,巴沙尔·阿塞德以88.7%當選,成功連任。

6月4日,叙利亚人民议会议长拉哈姆宣布,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3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胜出,成功连任。[12]《紐約時報》認爲,這場選舉「不過是阿薩德進行自我炫耀的一場把戲」,該投票缺乏公正性。[13]

另外,敘利亞反對派還針對這次投票上傳了一段影片,在影片的末尾,一名男子把垃圾丟進了一個外觀與投票箱相似的垃圾箱裏。[14]

2019年11月,阿薩德在鲁普雷訪問中再度指控美國“資助恐怖份子”打擊敘利亞政府與其盟友。[15]

关联条目

延伸阅读

  • Bashar Al-Assad (Major World Leaders) by Susan Muaddi Darraj, (June 2005,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 ISBN 0-7910-8262-8 for young adults
  • Syria Under Bashar Al-Asad: Modernisation and the Limits of Change (Adelphi Papers) by Volker Perthes, (200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56750-2
  • Bashar's First Year: From Ophthalmology to a National Vision (Research Memorandum) by Yossi Baidatz, (2001,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ISBN B0006RVLNM
  • Syria: Revolution From Above by Raymond Hinnebusch (Routledge; 1st edition, August 2002) ISBN 0-415-28568-2
  • 奉阿拉之名Syria:Behind The Lines 美國公共電視PBS紀錄片

参考文献

  1. . 新华网. [2012-08-08].
  2. Frank, Dikotter. . 聯經出版. 2021: 256–257. ISBN 978-957-08-5677-4.
  3. . State.gov.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4. . The Economist. 24 March 2011 [1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4).
  5. "Syria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6".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6. http://www.state.gov/g/drl/rls/irf/2006/71432.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2009-06-28.
  6. . The Jerusalem Post. [201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7).
  7. . wsj.com. [201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8. . wsj.com. [201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9. FOX News opin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US will not intervene in Syria as it has in Libya, says Hillary Clin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Guardian, 27 March 2011
  11. .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12. 叙利亚宣布巴沙尔阿萨德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连任
  13. .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14. .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15. Assad accuses US of 'supporting terrorism' in rare interview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巴沙尔·阿萨德

参见

政党职务
前任者:
哈菲兹·阿萨德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
2000年-至今
現任
政府职务
前任者:
哈菲兹·阿萨德
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
(代理)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总统
2000年-至今
現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