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苏华
巴苏华(1912年3月1日-1986年10月12日)又名巴思华,本名比乔埃·库马尔·巴苏(Bejoy Kumar Basu),生于英属印度达卡(今孟加拉国首都),印度医生,曾为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后来率先将中国针灸传播到印度。[1]
生平
1912年3月1日,巴苏华出生于达卡。1936年,自加尔各答大学医科毕业,此后在大学的附属医院担任住院大夫。[1]
1938年印度援华医疗队成立之初,因名额有限,巴苏华未能参加,后来由于一位已定队员(是位政治鼓动家)受当地警方干预,巴苏华补缺成为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启程赴中国时,新婚的巴苏华正在度蜜月。[1]
来到中国后,巴苏华曾和爱德华、柯棣华在延安八路军医院工作,后来又一起到山西前线,回到延安之后曾经参加“东方国家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当选陕甘宁边区参议员。[1]
1943年7月,巴苏华离开中国返回印度。回国以后,巴苏华向印度人民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情形,并提议派第二支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但是由于印度发生灾荒而未能成行。[1]
1943年10月,巴苏华发起成立全印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1944年到1946年,巴苏华与印度电影导演桑塔拉姆合作拍摄了电影《柯棣尼斯大夫永垂不朽》。[1]
195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巴苏华与当年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其他三名健在的成员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应邀到中国访问。其间,巴苏华对中国针灸产生兴趣。1958年冬至1959年5月,巴苏华再到中国,在北京的中医研究院学习针灸。学成回到印度后,用针灸为印度人治病,效果良好,不少医生和学生向巴苏华学习针灸。巴苏华在加尔各答诊所开办针灸学习班,每期三个月。1973年4月到7月,巴苏华再到中国学习针灸三个月。回到印度后,巴苏华向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全印医学科学院、加尔各答医学院介绍中国针灸,引起印度医学界重视。到1970年代末,印度已经有30余家针灸诊所,主要设在加尔各答、孟买、新德里、高哈蒂、昌迪加尔、卢迪阿纳,仅西孟加拉邦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便在加尔各答市郊建立19个针灸诊所,培养出150名针灸医生。1979年6月,巴苏华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针灸疗法在印度20年》的报告。[1][2]
1976年12月、1978年8月、1979年6月、1980年9月、1982年12月、1983年8月、1985年10月到12月,巴苏华分别率友好代表团或以个人身份访问中国。1986年8月,印度出版了巴苏华1938年至1943年在中国期间所写的日记《延安的召唤》。[2]
1986年10月12日,巴苏华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享年74岁。根据巴苏华的遗愿,骨灰一半留在印度,一半送到中国安放在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87年10月12日,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举行了“巴苏华大夫纪念碑”揭幕仪式。1987年,印度外长瓦杰帕伊对来访的中国朋友说:“巴苏华大夫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之间友谊的桥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