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

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韓語:)為一棟朝鮮王朝時期(西元1392-1897年)的佛教殿宇,位於韓國全羅南道康津郡,建於朝鮮世宗十二年(西元1430年),距今有超過五百年的歷史。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在1962年12月被列為韓國國寶第13號[1]

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
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
名稱강진 무위사 극락보전
譯文名稱Geungnakbojeon Hall of Muwisa Temple, Gangjin
所屬年代15世紀
時期或古文明朝鮮王朝
器型殿宇
現存於全羅南道康津郡
编号韓國國寶第13號
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在韓國的位置

簡介

康津無爲寺位於康津郡城田面[2]。據說最初於新羅真平王三十九年(西元617年)創建[1],當時稱為觀音寺,後該寺衰微。憲康王元年(西元875年)由道詵(,827-898)再度設立,改稱葛屋寺。朝鮮明宗十年(西元1555年)改為目前之名稱「無爲寺」[3]

結構與殿內文物

無爲寺極樂寶殿建於朝鮮世宗十二年(西元1430年),建築格局為面三間、側三間,屋頂採懸山式屋頂,由側面看為人字形,採用柱心包的斗拱結構作為支撐。相對於高麗王朝(西元918-1392年)後期建築多採用曲線裝飾,此建築大量採用直線裝飾,呈現簡潔的美感、並保持均衡的結構,為朝鮮王朝初期代表性的木造建築之一[4]

殿內有數件珍貴文物,包括一件韓國國寶阿彌陀如來三尊壁畫,韓國國寶第313號)[5],以及三件韓國寶物阿彌陀如來三尊坐像,韓國寶物第1312號[6]白衣觀音圖,韓國寶物第1314號[7];以及內壁四面壁畫,韓國寶物第1315號)[8]。其中,阿彌陀如來三尊壁畫創作朝鮮成宗七年(西元1476年),於原本是列為韓國寶物(第1313號)[9],於2009年9月升級為韓國國寶,編號為韓國國寶第313號[5]

逸事

傳說,在極樂寶殿修建完畢,僧侶舉行百日祈禱之時,來了一位老僧,毛遂自薦願意繪寶殿內的壁畫,他並向方丈表示49日之內不可讓人進入寶殿內,方丈便答應了。到了第49日當天,方丈感覺寶殿內沒有任何動靜,於是他就從窗縫向內窺探,結果不見老僧蹤影,卻見到一隻青鳥叼著毛筆,正專心在畫觀音菩薩的眼睛。青鳥察覺有人窺探,一驚之下就飛走了,因此現在殿內的壁畫上,觀音菩薩的眼睛是沒有瞳孔的[1]

圖集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康津無爲寺極樂寶殿
  • 韓國國寶

參考資料

  1. . 文化財廳.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韩语).
  2. . 韓國觀光公社. [2020-11-01] (中文(繁體)‎).
  3. .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韩语).
  4. .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语).
  5. . 文化財廳.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韩语).
  6. . 文化財廳. [2020-11-01] (韩语).
  7. . 文化財廳.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韩语).
  8. . 文化財廳.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韩语).
  9. . [2020-11-01] (韩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