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

廖亦武1958年8月4日),筆名老威,出生於中国四川省盐亭县,為中國有名的詩人、流亡作家與底層歷史記錄者。他也是2012年德國書商和平獎得主[1]

廖亦武
廖亦武,2010年
出生 (1958-08-04) 1958年8月4日
 中国四川省盐亭县海门寺村
筆名老威
現居地德国柏林
職業诗人作家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創作時期1976年至今
體裁诗歌 《小說》《紀實》
文學運動新诗潮
代表作《死城》《大屠殺》
《中國底層訪談錄》
《我的證詞》《子彈鴉片》《上帝是紅色的》《輪回的螞蟻》
獎項美国世界人权观察“赫尔曼-哈米特人权写作奖
1995年和2003年
美国《倾向》“倾向文学奖
2002年
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
2007年
澳洲齐氏基金会“推动中国进步奖”
2009年
当代基督教》杂志“最佳图书奬
2011年
德国图书行业协会“绍尔兄妹奖
2011年
德国广播协会“最佳广播剧奖
2011年
德國書商和平獎
2012年6月21日
卡普钦斯基国际报道文学奖《吆屍人:来自中国底层的真实故事》
2012年5月
法蘭西文學和藝術軍官奬章
2013年9月
德國阿夏芬堡“公民勇氣奬”
2013年9月9日
法國Mouans-Sartoux書展頒發的“法國抵抗詩人奬”
2015年
前東德秘密警察監獄政治犯基金會頒發的“霍恩舍恩豪森奖”
2016年
=美國紐約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基金會頒發“擾亂安定-無懼危難作家奬
2018年

生平

1958年8月4日(農曆6月19日),廖亦武生於四川省北部縣城鹽亭境內,一個叫“海門寺”的鄉村,其生活与当时社会脱节,1980年代,廖亦武經常在中國官方文學雜誌上發表現代詩歌。但多數具有西方創作風格的反叛性前衛作品,曾多次在“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等政治運動中,受到嚴厲批判。於是憤怒的他,選擇在自己參與的多種地下雜誌上,隨心所欲地發表,於是遭到查禁和搜查,甚至有逃跑的經歷。他是中共當局“黑名單”上的嫌疑份子,雖然他自認為不關心政治,是個“無政府主義者”。

1986年至1989年,他相繼發表了《死城》、《黃城》、《幻城》、《偶像》等長詩。

1989年3月開始,中國幾十個城市爆發街頭抗議,隨後的6月3日下午,在天安門廣場集體悲劇征兆頻頻顯示之際,他寫下《大屠殺》這首詩。預測並在詩行裡“親身經歷”了中國軍隊對示威抗議者的清場圍剿。因爲毫無發表渠道,他就在6月4日凌晨,在天安門大屠殺進行之際,同步朗讀了這首詩,並與加拿大公民戴邁河一起,製作並複制成錄音帶,傳遍了全國許多城市。這是當時的血腥鎮壓和瘋狂搜捕中,唯一來自於文學的公開反抗。

1990年3月初,廖亦武組織劇組,籌備並拍攝了《大屠殺》的姐妹篇,詩歌電影《安魂》,主題仍然是對死難者的悼念。再接下來的3月16日清晨,他和整個《安魂》劇組,大約10人左右,在重慶被國家安全局抓捕。隨後,在全國,警察抓捕了幾十個詩人和作家,都是《大屠殺》詩歌的傳播者。其中包括他已懷有身孕的妻子。後來他被判定為“政治犯”,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的罪名,坐牢4年,輾轉了四個監獄,自殺兩次,九死一生。

廖亦武在監獄裡,始終反抗獄守,反抗獄規,經常面臨監獄當局處罰。之後他回憶當時的狀況,寫下手稿,闡述其他囚犯根據嚴格階級之別而組織處罰的規則和儀式,他面臨疾病,折磨和自殺未遂。由於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官方説法乃是基於「表現良好」,廖亦武於1994年1月31日,提前43天出獄。

分別在不同監獄裏囚禁關押的遭遇,將廖亦武的生命至此徹底撕裂。他的戶籍在涪陵,他居住在省會成都,這也成為警察經常光顧他的理由。他的女兒在他入獄時出生,可一出獄,他就不得不離婚,他的妻女都走了,從此極少相見。昔日的文壇故交也躲避著他。他成了總是給人們帶來麻煩的“瘟疫”,為了謀生,他成為各地酒吧及茶館的賣藝人,他在監獄學會的洞簫演奏派上了用場。但是警察一直監控著他,視他為國家的危險敵人,因為他老是參與他的朋友劉曉波,也就是後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起的精英們的政治簽名。

1999年初夏,廖亦武先後出版過兩本書:《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故事》和《中國邊緣人採訪錄》,立即成為暢銷書,可隨即,新聞出版局宣布這是“反動書籍”,描寫了社會的黑暗。警察甚至查抄了印刷廠,他的民間出版人也被列為追捕名單。2001年初春,他再次化名“老威”,出版了《中國底層訪談錄》的60人刪節本,讓“不見天日的下水道裡的中國”浮出地面,激起軒然大波。出版社遭到整肅,高調贊揚過他的週刊《南方周末》——據說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媒體——遭到更嚴厲的打壓,主編和許多編輯被撤職。廖亦武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出版殺手”,被嚴禁在自己的祖國發表任何作品。《中國底層訪談錄》後來在2003年,走私到臺灣,出版了繁體字的三卷全本。在中國的地下市場,也相當地暢銷,由此廖亦武成了卡在獨裁喉管裡的一根魚刺。

2009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期間,這個『從毛澤東到今天,歷歷在目,好似奇珍異品般的純實的中國文化歷史蠟像舘』(赫塔·穆勒語)毫無刪減地以原貌呈現在德語世界,費舍爾出版社的書名是:《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中國底層社會》。廖亦武與殺人犯、喪樂師、竊賊、洗厠人、走私人販、鉄嘴算命、同性戀乞丐、持不同政見者、過氣鄉紳、老鴇、風水大師以及其他許多來自中國底層人群的過往訪談形成一片中國現代浮世繪。於是乎這本書成了非官方的新中國現實主義經典。

此前的2008年,他在美國推出這本書,名字叫做《吆屍人——來自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其中有27個故事,這讓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此書的波蘭文版,也於2012年,獲得卡普欽斯基國際報道文學獎。至今為止,廖亦武的許多作品已被翻譯成英、德、法、西、葡、意、波蘭、捷克、瑞典、丹麥、荷蘭、日本等20多種文字,廖亦武的紐約經紀人彼得 伯恩施坦評價道:“廖亦武不仅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优秀、最具挑战性和创新的一位,更是一位勇敢大胆的有着独立意志的人,任何时候都会捍卫自己自由言论和自由思考的权利(Liao is not only a fine writer but a courageous and brave and individual willing to stand up at every turn for his right to speak and think freely.)。他曾被身陷獄中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塔.穆勒、獨立中文筆會等屢次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廖亦武獲過的其它獎項有:1995年和2003年度,由美國世界人權觀察頒發的“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2002年,由美國《傾嚮》雜誌頒發的“傾嚮文學獎”;2007年,由獨立中文筆會頒發的“自由寫作奬”;2009年,由澳洲齊氏基金會頒發的“推動中國進步獎”;2011年,由美國《當代基督教》雜誌頒發的“最佳圖書奬”;2011年,由德國圖書行業協會頒發的“紹爾兄妹獎”;2011年,由德國廣播協會頒發的“最佳廣播劇奬”。2013年,由德國阿夏芬堡頒發的“公民勇氣奬”。2013年,由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文學藝術軍官獎章”。2015年,由法國Mouans-Sartoux書展頒發的“法國抵抗詩人奬”。2016年,由前東德秘密警察監獄政治犯基金會頒發的“霍恩舍恩豪森奖”。2018年,由美國紐約瓦茨拉夫 哈維爾圖書基金會頒發的《擾亂安定—無懼危難作家獎》。

廖亦武曾16次被阻止出境,2008年,在他寫作後來在臺灣和法國出版的《地震瘋人院——5月12日四川大地震記事》之際,他趁混亂和採訪之際,鑽政權的空子,從戶籍所在地轉回戶籍關係,僥倖地拿到護照。即便如此,2009年以中國為主題嘉賓的法蘭克福書展發給他邀請,他也被禁止出境而不能參加。2010年春的科隆文學,也有類似遭遇,廖亦武在機場被逮捕,同時接受數個小時的審問。稍後他公開向德國總理求救,可见其有深厚的政治背景,終於在2010年9月,廖亦武首度被允許出境,來到柏林參加柏林國際文學節。而在2011年2月至5月,在多次要求出境不被允許的狀況下,廖亦武終於在7月2日走過中越邊境,然後5日自越南河內登機,於6日清晨飛抵德國。

2012年,廖亦武獲得柏林DAAD年度藝術家項目獎學金。4月底,他為了營救自己的獄友,同為天安門血案的政治犯李必豐,而向全世界發出持續至今的呼籲——地方當局在他走出中國兩個月後,逮捕了李必豐,這個第三次入獄的地下詩人和作家,被關押數月之後,以所謂的「經濟犯罪」被判刑10年;

2012年6月21日,聯邦德國圖書貿易協會宣布,廖亦武榮獲德國書商和平獎。10月14日,他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在極具象征意義的聖保羅教堂(德國第一部憲法聖保羅教堂憲法》的誕生之地)發表電視直播演講。與此同時,他記述大屠殺抗暴者的新書德文版《子彈鴉片——天安門的生與死》問市。此書公佈了十幾個企圖阻止戒嚴部隊行兇的「六四暴徒」,他們像原始人類那樣可笑地對抗國家絞肉機,他們的主要「凶器」是棍棒、石塊與火。中國人面對屠殺的英勇震撼了全球。[2]

2013年1月和6月,他的監獄自傳《我的證詞》法文版和英文版相繼問世,隨即暢銷。《世界報》《解放報》《紐約書評》《紐約客》《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幾十家媒體均發表了高度贊揚的書評。他受到法國文化部長的會見,並在著名的紐約公共圖書館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法國前憲法委員會主席對電視媒體稱,這是一部能夠與《古拉格群島》併肩的不朽著作。

2013年9月9日,在法國駐德大使館舉行的有300多人參加的慶賀酒會上,法國大使代表法國政府,授予廖亦武“法蘭西文學與藝術軍官勛章”。

2013年9月18日,在聯邦德國總理府,由赫塔 穆勒倡議的“流亡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廖亦武作為首位中國作家,也是本項目發起人之一。

2013年11月9日,也就是突破柏林牆24周年,廖亦武獲得德國阿夏芬堡市民投票產生的“公民勇氣奬”。由費舍爾出版社代表彼得.塞萊門致辭。

2015年年初,廖亦武的Facebook账号被暂时封禁,原因是他上传了一张以裸奔抗议政府的示威人士的图片。对于有人猜测封禁廖亦武的动机是出于政治理念或者商业利益,Facebook表示否认。[3]

2015年9月3日晚間,廖亦武在柏林愛樂廳,在1500多名觀眾和數家媒體前,與被中國政府軟禁4年後,首次出國的藝術家艾未未進行對話,這也是艾未未的首次公開活動。結束之際,廖亦武持洞簫與大提琴手馬庫斯合奏了獻給赫塔.穆勒的歌曲《呼吸鞦韆》,以緬懷那些因政治迫害而失去生命、愛情和自由的人們:

2016年初秋,廖亦武的長篇小說《輪迴的螞蟻》德文版由法蘭克福菲舍爾出版社推出,此作第一部分寫於四川監獄,手稿曾在馬巴赫的德國國家文學檔案館長期展出。

2018年初夏,德國媒體推選出1949-2018的移民年度代表,共69位,來自各國。在 www.huffingtonpost.de 公布結果,流亡作家廖亦武入選2011年移民代表: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3080/%E5%BB%96%E4%BA%A6%E6%AD%A6-%E5%BE%B7%E5%9C%8B-%E6%B5%81%E4%BA%A1%E4%BD%9C%E5%AE%B6-13080/%E5%BE%B7%E5%9C%8B%E5%AA%92%E9%AB%94%E9%81%B819492018%E7%A7%BB%E6%B0%91%E5%B9%B4%E5%BA%A6%E4%BB%A3%E8%A1%A8-%E5%BB%96%E4%BA%A6%E6%AD%A6%E5%85%A5%E9%81%B82011

2017年始,廖亦武聯絡作家赫塔 穆勒夫婦和柏林牆詩人兼歌手沃爾夫 比爾曼夫婦等德國社會名流,發起持久的營救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夫婦的行動。他和沃爾夫 比爾曼曾多次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信,得到積極回應。劉曉波去世后,廖亦武等人又繼續營救劉霞。他兩次公布了自己和劉霞的電話錄音,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 https://chinachange.org/2018/05/02/china-change-exclusive-liu-xia-cries-out-for-help-in-a-phone-call-with-liao-yiwu-on-april-8-2018/ 他的呼籲也得到德國政府和民間更加積極的回應,默克爾總理多次公開提出釋放劉霞——促使劉霞終於在2018年7月10日獲釋,飛抵柏林。

2018年5月,《三個無效簽證和一個死亡護照——逃出中國的漫漫旅途》德文版由法蘭克福菲舍爾出版社推出。

思想

廖亦武在2012年柏林国际文学节的开幕典礼上,提醒各国作家关心藏区层出不穷的自焚事件,他首先回顾天安门事件那年3月发生的、已经几乎被遗忘的拉萨事件,当时寺庙的佛塔被士兵焚毁,喇嘛为了救火,在烈焰中被射杀,“给后继的自焚者开了可叹可泣的先河”。他们“一次次呼喊西藏自由,然后烧透汽油点燃自己,因为实在是忍无可忍”。“西藏人不间断地自焚,作为长期关注西藏的中国作家,一种愤怒和内疚夹杂的情感,让我迫不及待想做点什么”。[4]

在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典礼上,廖亦武称中国为“灭绝人性的血色帝国”、“地球灾难的源头”和“无限扩张的垃圾场”。他說:[5][6]

我也在這裡發佈這個帝國的死訊。因為它屠殺孩子,所以必須分裂。……
我們眼下的獨裁中國,在遠古先賢們所處的春秋至戰國前期,早已分裂成幾十個國家。幾百年裡,雖然相互吞併的戰火不斷,但國學界公認,這是迄今為止,無法超越的輝煌時代,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都異常活躍,言論異常自由,各類學術並駕齊驅,史稱「百家爭鳴」。……
以國家統一為名,中國歷史上的血案數不勝數。……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獨裁統治的終極王牌,多少罪惡借此而公然大行其道。……
在出逃前夕,我曾和一個雲南邊民聊天,他說,我們雲南,和你們四川不一樣。我們出國,比你們出省更容易,眨巴幾下眼睛,我們就到越南、老撾或者緬甸喝茶去囉。所以雲南和越南、老撾或者緬甸,合併成一個國家,還要方便些,至少比千里迢迢去北京和上海方便。我說你這不是賣國論調嗎?他說國家幾斤幾兩重?能賣得動嗎?
在古代,新疆、西藏、內蒙和臺灣,都是異域。……藏人為什麼要頻頻自焚呢?如果他們是一個與四川和雲南接壤的國家,不受到來自獨裁北京的彈壓,恐怕這個能歌善舞的高原種族永遠想不到要惹火燒身。
為了孩子不再死於無辜,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母親不再無辜地失去孩子,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中國各地的人們不再流離失所,淪為世界各地的累贅,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葉落歸根,為了將來有人守護祖宗的墓園,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全人類的和平和安寧,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主要作品

  1. 《死城》人民文學月刊(第一和第二期刊合刊)北京1987年
  2. 《黃城》東北文學月刊「作家」(第二期刊)長春 1989年
  3. 《偶像》開拓季刊,北京1989年
  4. 《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遺照》中文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5. 《邊緣人採訪錄》中文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6. 《中國底層訪談錄》中文刪節版,湖北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7. 《中國底層訪談錄》中文完全版,臺灣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
  8. 《L'Empire des bas-fonds(帝國底層)》法國巴黎,中國藍出版社,2003年
  9. 《中國冤案錄》第一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3年
  10. 《中國上訪村》,美國紐約,何頻編輯,明鏡出版社,2005年
  11. 《中國冤案錄》第二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5年
  12. 《監獄詩:大屠殺 – 安眠的靈魂》,法國巴黎,馬當出版社,2008年
  13. 《最後的地主》上下兩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8年
  14. 《吆屍人——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英文版,黃文繙譯,2008年5月,紐約藍燈書店;中文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15年
  15. 《地震瘋人院——四川5月12日大地震記事》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2009年; 法文版,瑪麗 侯芷明繙譯,2010年Buchet/Chastel, 巴黎出版
  16. . 巴黎: BOOKS出版社. 2013年.
  17. 《六四:我的證詞》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2011年
  18. . 臺灣臺北: 允晨文化. 2012年. ISBN 9789866274732.
  19. . 臺灣臺北: 允晨文化. 2013年.
  20. 《上帝是紅色的》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 2014年; 英文版,黃文繙譯,2011年9月,紐約哈珀柯林斯
  21. . 臺灣臺北: 允晨文化. 2015年.
  22. 《毛時代的愛情》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2016年

23 《鄧時代的地下詩人》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2017年

24 《輪迴的螞蟻》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文化,2018年

在德國出版的圖書目錄:

  1. [《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中國底層社會》]. 中文翻譯彼得·霍夫曼、白嘉琳,Brigitte Höhenrieder.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3-596-18525-2.(德文版:中國底層訪談錄)。
  2. [《爲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來自中國監獄見證》]. 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11年. ISBN 978-3-10-044813-2.
  3. [《大屠殺:古拉格情詩選》]. 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 柏林市: Hochroth出版社. 2012年. ISBN 978-3-902871-00-8.
  4.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死》]. 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12年. ISBN 978-3-10-044815-6.
  5. .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13年.
  6. .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14年.
  7. . 法蘭克福市: 漁夫出版社. 2016年.

8 《三張無效簽證和一個死亡護照——逃出中國的漫漫旅途》,全球首版,由漢斯 彼得 霍夫曼譯自中文,漁夫出版社,2018年,法蘭克福市。

9 《王先生,那個擋在坦克前面的男人》,全球首版,由漢斯 彼得 霍夫曼譯自中文,漁夫出版社,2019年,法蘭克福市

奖项

年份奖项
1995年美国世界人权观察“赫尔曼-哈米特人权写作奖"
2002年美国《倾向》杂志“倾向文学奖”
2003年美国世界人权观察“赫尔曼-哈米特人权写作奖"
2007年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
2009年澳洲齐氏基金会“推动中国进步奖”
2011年美国《当代基督教》杂志“最佳图书奬”
2011年德国图书行业协会“绍尔兄妹奖”
2011年德国广播协会“最佳广播剧奬”
2012年卡普钦斯基国际报道文学奖, 作品《吆尸人:来自中国底层的真实故事》
2012年德國書商和平獎
2013年德國阿夏芬堡“公民勇氣奬”
2013年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勛章
2015年法國Mouans-Sartoux書展“法國抵抗詩人奬”
2016年前東德秘密警察監獄政治犯基金會“霍恩舍恩豪森奖”
2018年美國紐約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基金會"擾亂安定—無懼危難作家獎"

參考資料

  1. 廖亦武德国获奖,中国不高兴,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2年10月14日
  2. . 《中國人權雙週刊》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4年6月3日.
  3. . 凤凰网. [2015-01-08].
  4. 廖亦武吁世人关注藏人处境,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2年5月9日
  5. 廖亦武. . 德国之声.
  6.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開放雜誌, 2012-11-05

外部链接

  • 燕子采访廖亦武:关于《中国底层访谈录》
  • 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ISBN 978-7-5354-2126-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