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杰茨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苏杰茨俄語:1904年10月23日-1981年5月6日苏联空军苏联国土防空军领导人。空军元帅军衔。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苏杰茨
原文名
出生(1904-10-23)1904年10月23日
沙俄帝国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逝世1981年5月6日(1981歲-05歲-06)(76歲)
莫斯科
效命 蘇聯
服役年份1925-1981
军衔航空兵元帅
统率
  • 1938年1月-1939年2月:飞行大队大队长
  • 1939年2月-1940年2月:重轰炸航空兵旅旅长助理
  • 1940年3月-1940年8月:重轰炸航空兵第27旅副旅长
  • 1940年8月-11月:航空兵师师长
  • 1940年11月5日-1941年8月18日:远程轰炸航空兵第4军军长
  • 1941年8月-10月:(在克里木半岛的)独立第51集团军空军司令
  • 1941年10月-1942年6月:伏尔加军区空军司令
    • 1942年7月1日-9月10日:轰炸航空兵第1集群指挥员
  • 1942年9月10日-1943年3月:轰炸航空兵第1军军长
  • 1943年3月27日-1946年4月2日: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
  • 1946年4月-1949年9月:苏联空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 1949年9月-1951年9月:总参军事学院学习
  • 1951年10月-1953年6月:利佩茨克高级军官战术飞行训练学校校长
  • 1953年6月-1955年3月:白俄罗斯军区空军第26集团军司令
  • 1955年3月-1962年4月:远程航空兵司令
  • 1962年4月24日-1966年7月1日:国防部副部长兼国土防空军总司令
  • 1966年7月1日-1981年5月:国防部总监组军事顾问监察员
参与战争

生平

生于沙俄帝国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一个工人家庭。[1]

七年制学校毕业后,在扎波罗热进入一家工厂当工人,1924年加入联共 (布)。1925年9月参加苏联红军到空军技术学校学习,1927年毕业。在基辅军区空军任航空机械师。1929年任机务中队长、大队长兼大队政委。1931年入卡恰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指挥员进修班学习。1933年至1937年底,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帮助组建空军,任蒙古人民革命军航空兵旅旅长顾问兼苏联驻蒙空军集群指挥员。

1940年2月至4月作为重轰炸航空兵第27旅副旅长参加苏芬战争。1943年8月起指挥空军第17集团军转战各个方面军,受到最高统帅34次通令嘉奖。

1942年6月3日晋升空军少将。1943年3月17日晋升空军中将。1944年3月25日晋升空军上将。1945年4月28日因“在反对纳粹侵略者的斗争中,展现出高超的组织能力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55年3月11日被授予航空兵元帅军衔。1961—1966年为苏共二十二大中央候补委员。

1981年去世后安葬在新圣女公墓

荣获4枚列宁勋章(1940年4月7日、1945年4月28日、1964年10月22日)、1枚十月革命勋章(1974年10月22日)、5枚红旗勋章(1937年1月28日、1943年2月22日、1944年11月3日、1968年2月22日)、1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3月19日)、1枚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944年3月19日)、1枚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红星勋章,1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1975年4月30日)。1964年10月获得南斯拉夫人民英雄称号,1971年5月7日获得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获得卫国战争游击队员奖章蘇赫巴托勳章[2]

参考文献

  • . [28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June 2015) (俄语).
  • . The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28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August 2011) (俄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