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八重奏 (孟德爾頌)

E大調弦樂八重奏,作品20,作於1825年10月15日[1],是費利克斯·孟德爾頌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知名度最高的室內樂作品之一。此外,在室內樂文獻當中,孟德爾頌亦是首先採取此一樂器編制的作曲者之一。

創作過程

如同孟德爾頌其他的早期創作,弦樂八重奏亦是在每週日的例行音樂活動時所作。包括(如今已較少被演奏的)鋼琴四重奏、弦樂四重奏等作品在內,都是在孟德爾頌家中,由每個週日午後、音樂家們的演奏當中所激發的靈感所累積而成的,情況類似的還有一些早期的鋼琴獨奏小品、歌曲⋯⋯等[2][3]。不同於其他作品,這首弦樂八重奏的特點在於它的開創性:孟德爾頌受到路易斯·施波尔的啟發[lower-alpha 1][4],以兩組弦樂四重奏、共八人的編制演奏,是前所未有的做法,也標誌著孟德爾頌的早熟。如是的編制與效果,也刺激了作曲後輩進行相同的挑戰與嘗試。又,弦樂八重奏與緊接而後的《仲夏夜之夢》亦有高度連結,許多跡象皆可發現兩者間的共通性。

這首弦樂八重奏是因作曲家的友人、小提琴家愛德華·利茲的生日所特別創作的,1836年1月30日於莱比锡布商大厦公開首演[lower-alpha 2],作品在首演前曾稍事修改[3]。1832年,各聲部的分譜由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音乐出版社出版,總譜的出版則推遲至1848年(彼時孟德爾頌已逝世)。

分析

配器

小提琴(4)、中提琴(2)、大提琴(2)

孟德爾頌特別在手稿中提及,這首八重奏意圖以小編制「取代」大樂團的演奏效果:「所有人都必須以管弦樂團的份量演奏,嚴格遵守並落實強、弱力度的對比,甚至(較一般作品而言)更誇張地被強調。」[lower-alpha 3][2] 在部分的現代演奏和錄音當中,亦有使用大型弦樂團的例子,通常亦會加入低音提琴的角色[lower-alpha 4]

本曲的演奏時長約30分鐘。

作品架構

第一樂章

E大調,中庸的快板,熱情似火(Allegro moderato ma con fuoco)

第一樂章的架構與份量是四樂章之首,僅這一樂章的用時就佔去全曲的一半。

第二樂章

C小調,行板(Andante)

第三樂章

G小調,詼諧曲,輕鬆無比的快板(Scherzo: Allegro leggierissimo)

第三樂章據信受到了歌德浮士德》中〈女巫夜夢〉(德語:)詩句的啟發[lower-alpha 5][5]。在風格上,這個樂章可以說是孟德爾頌「精靈風格」的展現,音樂短小、輕快且緊湊;孟德爾頌在自己的第1、第2號鋼琴三重奏的第三樂章,也使用了類似的寫作風格。

第三樂章另有一個管弦樂配器的改編版本,用於孟德爾頌第1號交響曲的首演(1827年2月1日,取代該曲的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E大調,急板(Presto)

第四樂章以縝密的對位手法為其特色,在嚴謹的賦格當中,孟德爾頌還引用了《彌賽亞》著名的〈哈雷路亞〉的一句[lower-alpha 6][6][7]。第三樂章的一些片段在此被引用,反映了十九世紀作曲家的「循環曲式」(cyclic form)手法[lower-alpha 7]

評價

  • 「其青春洋溢、燦爛和無暇的渲染力,使其得以名列十九世紀音樂的奇蹟之一。」[8] 評論人康拉德·威爾遜(Conrad Wilson)

商業錄音

注釋

  1. 施氏作有四首「雙四重奏」(作品65、作品77、作品87、作品136),同為兩組弦樂四重奏共八人的編制。
  2. 孟德爾頌本人於首演時親自負責第二中提琴演奏。
  3. "Dieses Oktett muss von allen Instrumenten im Style eines symphonischen Orchesterwerkes gespielt werden. Pianos und Fortes müssen genau eingehalten und schärfer betont werden, als gewöhnlich in Werken dieses Charakters."
  4. 在沒有進行改編的前提下,低音提琴通常重複第二大提琴的部分(低八度)。
  5. "Wolkenzug und Nebelflor erhellen sich von oben. / Luft im Laub und Wind im Rohr - und alles ist zerstoben." 引自孟德爾頌致姊信。
  6. 指「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And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
  7. 指作曲者以單一的樂念、旋律等貫穿全曲數個樂章,特別是在後面的樂章引用前面曾出現的元素,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孟德爾頌的第2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亦是「循環曲式」的應用。

參考資料

參照

  1. Todd, R. Larr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3: 148. ISBN 0-19-511043-9.
  2. Alberti, Max. Edition Eulenburg No. 59. Foreword.
  3. (PDF). NY Philharmonic. [2011-06-13]. – NY Philharmonic program notes PDF
  4. Hefling, Stephen E. . Nineteenth-century chamber music. 2003: 181. ISBN 0-415-96650-7.
  5. Program notes 存檔,存档日期2013-06-16. from a concert at the Kennedy Center
  6. LA Phil, Program no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19 October 2017
  7. Todd, R. Larry, Mendelssohn, p. 152. Retrieved 19 October 2017
  8. Wilson, Conrad. .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5. ISBN 0-8028-2995-3.
  9. Everson, Stephen. . The Guardian. 2005-03-11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英语).

樂譜

  • Edition Eulenburg No. 59. E. Eulenburg Ltd. Plate E.E. 1159. (Foreword by Max Alberti)

参见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