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君 (廣州)

張竹君1879年-1964年),廣東番禺人,清末民初女醫師、教育家暨革命家。

生平

張竹君於1900年畢業於博濟醫學堂,並於次年創立廣州禔福醫院(位於荔灣)和南福醫院(位於河南),隨後將南福醫院改為育賢女學校。1904年廣州霍亂,她受九大善堂之邀提出遏止傳染病蔓延的方法,為政府所採納。同年,赴上海開設女子手工傳習所與衛生講習會,1905年與仕紳李平合力創辦上海女子中西醫學院。辛亥革命期間,組中國赤十字會,率一百二十餘位醫護人員赴戰場醫治傷患。[1][2]

軼事

辛亥革命另一女傑徐宗漢與張竹君私交甚篤,曾協助她在廣州建醫院、辦校,張亦曾在革命行動中掩護徐及其夫黃興

張竹君早年行醫出門總穿洋裝坐轎並手持書本,引人注目,時人遂有「張竹君坐大轎——倒看洋書」之歇後語。她又常在廣州宣講新學,愛慕者眾,受馬君武、盧少岐爭相追求,被胡漢民笑稱是「驢馬爭獐」。她雖終身未婚,但曾收養二十餘名孤兒,皆視如己出。[3]

參考文獻

  1. . 南都广州. 2006-05-16.
  2. 杨奕望、叶进. . 中医药文化. 2015, (2015年第1期): 40–43.
  3. 鈕先銘. . 中外雜誌. 1971-10, (10:4): 6–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