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

当事人(party)是指组成一个可识别的单一(法律实体或基本行政单位的个人团体法人[1]。当事人在法律上可以被认定为一个实体。

当事人包括:

  • 原告(提起诉讼的人)
  • 被告(被起诉或被指控犯罪的人)
  • 请愿人(提交请愿书要求法院裁决)
  • 答辩人(通常是反对请愿书或上诉)
  • 交叉原告(在同一诉讼中起诉他人的被告)或交叉被告(被交叉原告起诉的人)[2]

但是,仅作为证人出现在案件中的人不被视为当事人。

法院使用各种术语来确定某一方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通常将提起诉讼的一方确定为原告,在较早的美国案件中,则被称为“甲方当事人”(party of the first part)[3];将被起诉的一方称为被告,在较早的美国案件中,则被称为“乙方当事人”(party of the second part)[4]尼日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被称为检察官和被告。

文献资料

  1. Wolfgang Kresse; David M. Danko.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1 February 2012: 1021– [2020-07-24]. ISBN 978-3-540-726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2. Anna V. Shashkova. .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12 January 2015: 352–. ISBN 978-1-4438-7402-1.
  3. Prof. Dr. K. L. Bhatia. . Universal Law Publishing. 2010: 299–. ISBN 978-81-7534-894-3.
  4. . 1900: 14–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