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
历史
根据《尚书·舜典》的描述,舜帝去世之后,全国上下不歌不乐,以示哀悼。
明代,明太祖忌日前两天,君王百官都穿着浅色素服,在宫殿西角门活动,不鸣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止屠宰。[3]
清代,在帝王和王后的忌辰,内外均穿素服,不举行宴会,不演奏音乐,不办理刑事方面的事务。[4]
参考
- “祭日”和“忌日”有何不同
- 一个人死后,如果没有人烧纸会怎么样?原来这不是封建迷信!
- 《明史·礼志》:仁祖忌日,太祖亲诣皇陵致祭。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定,高皇帝忌辰前二日,帝服浅淡色衣,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屠宰。百官浅淡色衣、黑角带朝参。至日,亲祀于奉先殿,仍率百官诣孝陵致祭。高皇后忌辰如之。
- 《清史稿·礼志》:内外俱素服,停宴会,辍音乐,不理刑名,帝诣奉先殿后殿上香行礼。如祀南郊,帝阅祝版,遇忌辰,御龙袍、龙褂、挂数珠,执事官蟒服、补褂、挂数珠。阅北郊、庙社暨各中祀祝版,则俱御龙褂、挂数珠,执事官咸补服、挂数珠。大祀斋期内,御常服、挂数珠,陪祀执事官亦如之。凡祭日遇忌辰,行礼时祭服作乐,礼毕仍素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