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建筑群

慈城镇是原慈溪县的县城,1954年由原余姚县、慈溪县、镇海县3县之北部产棉区合并新设慈溪县,县城新设在浒山,而慈城镇划归宁波。由于这一变动,使慈城避免了大规模的拆迁建设,成为浙江罕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县城。城内建筑多建于明清两朝,包含民居、会馆、街区、牌坊、古井等各种古建筑。目前列入文物保护的以及共计33处。

慈城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浙江省宁波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0553-3-256
登录2006年
慈城大耐堂等古建筑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宁波市江北区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
登录1987年

慈城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是慈城镇中具有代表性古建筑的统称。

2006年6月,以孔庙为代表的慈城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09年12月,慈城古建筑群由于保护得力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2]

现将主要建筑列表如下:[3]

名称地址建造年代图片保护级别简介
慈城孔庙竺巷东路55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雍熙元年(984年),目前保存古建筑为清代中晚期,是浙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甲第世家金家井巷1号嘉靖年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靖进士钱照住处,占地1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其建筑形制是典型的明代晚期建筑。
福字门头金家井巷7号明嘉靖年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2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布政房金家井巷8~10号万历年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万历年间湖广布政使冯叔吉住处,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冯宅太阳殿路18号明~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叔吉后裔住所,占地1045平方米
冯岳彩绘台门完节坊里2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硬山木构建筑,面阔五间,是明代南方建筑彩画现存不多的典型。
朱贵祠妙湾自然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独立项目)为纪念鸦片战争中阵亡的朱贵将军及其部下而建
程氏庆余堂蔡院巷2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程颢后裔所建宗祠,五开间
大耐堂三民路34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358平方米
冬官坊民主路70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治进士赵睐立,石构,单间双柱,宽3.56米,残高4.3米
恩荣坊民主路70号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向恒升为祖父武骑将军向腾蛟立,石构,重楼,宽2.92米,高6.49米
方家砖雕台门张家园6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占地678平方米
桂花厅民族路25号明~清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766平方米
刘家祠堂刘家弄3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刘氏为慈溪望族,祠堂三开间
莫驸马宅莫家巷25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仅存门厅,占地317平方米
世恩坊永明路口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构,四柱三楼,宽7.96明,中柱高5.92米,边柱高4.46米
向宅民主路70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向恒升宅,占地1139平方米
姚镆故居民族路18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嘉靖兵部尚书姚镆住所,占地37939平方米
贞节坊尚志路4号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构,单间双柱,宽2.98米,高4.12米
彭山塔妙山村彭山顶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独立项目)楼阁式砖塔,六面七层,高22米
太阳殿路39号俞氏民居太阳殿路39号明~清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转让给俞家
师古亭慈湖村湖心堤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占地83平方米,六角重檐攒尖顶
杨家弄15号应氏民居杨家巷15号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周信芳祖祠鼎新路口1925年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符卿第民权路29号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嘉靖年间尚宝卿陈鲸住处,以雕刻见长。
太平天国兵营旧址日新路13号清嘉庆庚辰年(1820年)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公馆旧址新弄终端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路79号民宅中华路79号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路24号民宅中华路与太湖路交汇处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光华路10号民宅光华路10号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尚志路132号周氏民居尚志路132号1929年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周仰山宅
屠秉彝故里坊人民路西10米清同治明吏部尚书屠慵叔父屠珙纪念坊,单间双柱,宽2.45米,残高3.65米
冯氏节孝坊尚志路4号市文物保护点明嘉靖举人冯赞为继妻刘氏建,石构,宽4米,残高7.5米
冯氏坊民主路70号为工部主事赵胜之妻冯氏立,石构,单间双柱,宽3.28米,高4.56米
陈氏坊金家井巷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为冯若陶妻陈氏立,石构,单间双柱,宽3.45米,高4米
邵氏坊民权路46号石构,单间双柱,宽3.57米,高3.58米
彭山闸国庆村彭山塔北南宋,清重修

参考资料

  1. 国务院办公厅. . 2006年6月2日 [2010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9月23日).
  2. UNESCO. (PDF).
  3. . 文物出版社. 2009: 118–120. ISBN 978-7-5010-2395-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