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奎恩·库克

戴奎恩·库克英語:1987年4月28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現效力於芝加哥公牛

戴奎恩·库克
No. 14 芝加哥公牛
位置得分后卫
聯盟NBA
個人資料
出生 (1987-04-28) 1987年4月28日
 美國俄亥俄州代顿
國籍 美國
登錄身高6英尺5英寸(1.96米)
登錄體重210磅(95)
職業資料
高中邓巴高中
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学
NBA選秀2007年/第一轮第21顺位
费城76人選中
職業生涯2007–至今
生涯焦點與獎項
NBA三分球大賽冠軍:2009

高中生涯

库克进入代顿的邓巴高中,高年级时领衔邓巴高中夺得俄亥俄州二级联赛的冠军。他每场比赛出场30.5分钟,得到场均24.5分、6.0个篮板、5.0次助攻和3.5次抢断,库克在二三年级的时候都入选联赛第一阵容并且取得了联赛的最佳球员,2006年被选入麦当劳全美明星队,代表西部出场独得17分,三分球9中5,最终他所代表的西部对取得了胜利。

库克也和格雷格·奥登与小迈克·康利一起参加SPIECE Indy Heat高中的AAU队,在2004年拉斯维加斯的Big Time赛事中他是球队中的最高得分者,球队最后以不败的战绩取得了冠军。

大学生涯

库克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主教练萨德·马塔著名的“Thad Five”五虎成员之一,比赛中得到每场20.4分钟的上场时间,取得场均10.2分、4.5个篮板、1.1次助攻和0.7次抢断,在队中头号球星奥登因伤缺席的7场比赛中,库克每场有着17.2分的表现。他以纯粹的跳投和良好的上篮能力著称,是一位很有潜质的新星。2007年4月20日,库克宣布他将和球队中的队友格雷格·奥登和小迈克·康利一同参加2007年NBA选秀大会。

NBA职业生涯

2007年6月28日,戴奎恩·库克在选秀大会第一轮第21顺位被费城76人选中,但随即被交易去迈阿密热火,76人从中得到杰森·史密斯和現金,热火總教练帕特·莱利相信库克将成为球队中需要的三分神射手[1]。2010年6月23日,库克被热火队交易至雷霆队,在接下来的2010-11赛季,库克成为了雷霆队的板凳球员,并主要作为一名三分球神射手[2] 。2011年12月,库克与球队续签两年合同。2012年10月27日,在涉及到凯文·马丁詹姆斯·哈登的交易中,库克被雷霆队送到休斯顿火箭队[3]。2013年1月2日,为了签约自由球员詹姆斯·安德森,火箭队宣布裁掉库克[4]

NBA生涯数据统计

籃球數據縮寫說明
  GP 出賽場次   GS  先發場次  MPG  場均上場時間  FG%  投籃命中率
 3P%  三分命中率  FT%  罰球命中率  RPG  場均籃板  APG  場均助攻
 SPG  場均抄截  BPG  場均阻攻  PPG  場均得分  粗體  最高紀錄

常规赛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2007-08 热火 591924.4.381.332.8253.01.3.4.28.8
2008-09 热火 75424.4.375.387.8752.5.9.5.19.1
2009-10 热火 45315.4.320.317.8401.81.0.3.25.0
2010-11 雷霆 43013.9.436.422.8001.7.5.3.05.6
2011-12 雷霆 572217.4.368.346.6362.1.3.4.25.5
2012-13 火箭 16110.3.356.367.6671.1.6.4.13.4
2012–13 芝加哥 3308.4.278.246.7781.3.3.1.22.5
职业生涯 3284918.3.369.359.8132.1.7.4.16.4

季后赛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2009 热火 7023.0.310.3001.0002.4.6.3.05.3
2011 雷霆 17011.5.393.3481.0001.6.1.2.03.8
2012 雷霆 1606.8.378.333.000.6.3.2.02.3
2013 芝加哥 606.0.100.125.000.5.7.2.0.5
职业生涯 46010.9.345.315.7501.2.3.2.03.0

参考资料

  1. . [2007-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5). - Pat Riley - The Huffington Post - 2007-7-2造访
  2. . NBA.com. 2010-06-23 [2010-06-24].
  3. .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4).
  4. . 虎扑篮球. 2013年1月3日 [2013年1月3日].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