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本恩
安東尼·尼爾·韋奇伍德·「托尼」·本恩,PC(英語:;1925年4月3日-2014年3月14日),前稱第二代斯坦斯蓋特子爵(2nd Viscount Stansgate),英國工黨政治家,1950年至1960年、1963年至1983年和1984年至2001年任下議院議員,20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曾在工黨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和詹姆斯·卡拉漢的內閣歷任郵政總局局長、技術部長、工業大臣和能源大臣等職。
阁下 托尼·本恩 | |
---|---|
Tony Benn in 2007 | |
停止戰爭聯盟總統 | |
任期 2001年9月21日-2014年3月14日 | |
副总统 | Lindsey German |
主席 | Andrew Murray 傑瑞米·柯賓 |
能源大臣 | |
任期 1975年6月10日-1979年5月4日 | |
总理 | 哈羅德·威爾遜 詹姆士·卡拉漢 |
前任 | Eric Varley |
继任 | David Howell |
工業大臣 | |
任期 1974年3月5日-1975年6月10日 | |
总理 | 哈羅德·威爾遜 |
前任 | Peter Walker |
继任 | Eric Varley |
工黨主席 | |
任期 1971年9月20日-1972年9月25日 | |
领袖 | 哈羅德·威爾遜 |
前任 | Ian Mikardo |
继任 | William Simpson |
技術部長 | |
任期 1966年7月4日-1970年6月19日 | |
总理 | 哈羅德·威爾遜 |
前任 | Frank Cousins |
继任 | Geoffrey Rippon |
郵政總局局長 | |
任期 1964年10月15日-1966年7月4日 | |
总理 | 哈羅德·威爾遜 |
前任 | Reginald Bevins |
继任 | 愛德華·肖特 |
英國下議院議員 切斯特菲爾德 | |
任期 1984年3月1日-2001年6月7日 | |
前任 | Eric Varley |
继任 | Paul Holmes |
英國下議院議員 布里斯托爾東南 | |
任期 1963年8月20日-1983年6月9日 | |
前任 | Malcolm St Clair |
任期 1950年11月30日-1960年11月17日 | |
前任 | 斯塔福·克里普斯 |
继任 | Malcolm St Clair |
英國上議院議員 俗職議員 | |
任期 1960年11月17日-1963年7月31日 世襲貴族 | |
前任 | 威廉·韋奇伍德·本恩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Anthony Neil Wedgwood Benn 1925年4月3日 馬里波恩 |
逝世 | 2014年3月14日 倫敦 | (88歲)
国籍 | 英國 |
政党 | 工党 |
配偶 | Caroline DeCamp(1949年結婚;2000年died) |
儿女 |
|
母校 | 西敏公學 牛津大學新學院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英國 |
服役 | 英國皇家空軍 |
军衔 | 少尉 |
参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本恩出身政治世家,1960年因襲取父親的世襲貴族爵位,被迫放棄下院議席,後來他發起行動爭取放棄其世襲貴族身份,終促成國會通過《1963年貴族爵位法令》,從而成功重返下院。[1]此後本恩在歷屆工黨內閣供職,並於1971年至1972年出任工黨主席。1979年工黨政府在大選中落敗而垮台後,本恩退出內閣,立場日益傾向左翼,到八十年代工黨在野期間更被視為該黨左翼領袖之一。由他衍生的「本恩派」(Bennite)一詞,就是在英國政壇用來形容持激進左翼政見的人士。[2]
1991年,本恩提出主张废除英国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的《英联邦法案》草案,得到杰里米·科尔宾等少数议员的支持。
本恩在多次民意調查中被評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政治家,[3]也被形容為「英國罕有地出仕政府以後立場更傾左翼的政治家」。[4]2001年退出英国议会後,本恩投身平民政治運動,提倡反戰和反全球化,並由2001年起出任停止戰爭聯盟主席,直到去世。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R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for Bristol South East [1964] 2 Q.B. 257, [1961] 3 W.L.R. 577
- Renton, Dave. . Socialist Review. February 1997 [2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9-11).
- . BBC News (BBC). 12 December 2006 [4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0).
- . Art in Parliament. UK Parliament.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